(康熙同人)清穿之康熙风云(37)
“大哥费心了,不知道惠妃娘娘那边……”胤礽试探地瞥了瞥胤褆的脸色。
“额娘那边我已经送过去了。”胤褆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那……你不用留给未来的嫂子?”胤礽有些不确定地说着。这么好的皮子,女孩子应该会很喜欢吧。
“不用,内务府那边会准备好的。”胤褆淡淡地说道。现在说起这桩婚事,胤褆的神色已经不像以前差得那么明显,反而平静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只是仍然不见什么喜色。
看到胤褆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胤礽还真不知道应不应同情一下那位未来的大福晋。
“……谢谢大哥。”胤礽拿起银狐皮看了一下,松软暖和,确实是一张完整的皮子,看来是活捉而不是射下来的。胤礽将银狐皮递给柳芸,“收好了,小心不要用坏。”
柳芸接过皮子,福了福身便将它拿去侧殿收好。
“我昨天听太皇太后说了,你的婚期就定在十月二十九,到时候我们一定要到你那儿讨杯喜酒喝。”胤礽笑眯眯地说道。
“你们?”胤褆注意到了这个用词,不由得反问。
“是啊,三弟他们都说要给你闹闹洞房呢。”胤礽半是调侃半是揶揄地看向胤褆。
胤褆喝了一口茶水,并没有就此发表任何意见。
胤礽垂下长长的睫毛,嘴角无意识地扬起一抹笑。再过几年,毓庆宫怕是不会再出现胤褆的身影了,更不会有人捧着自已打来的猎物跑到他面前来献宝。
清宫规矩,皇子大婚后,便会分府出宫,开始正式接触朝政,建功立业。
25.正文 劫后
夜色宁静,缺了一角的月亮高高地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上,莹亮的光辉让周围的星星几乎丧失了它们的光芒,只有几颗稍远的散发出点点的亮光。
忽然间,地动山摇,一声尖叫划破了寂静的空间。
胤礽自然也听见了,不过他翻了个身,一把扯过棉被盖住自已的头部,继续他的睡觉大业。
“太子爷,不好了。”就在这时,守夜的宫女从外间闯进寝殿,慌张地叫喊着。
“嚷嚷什么?没见主子正在休息吗?你……”何玉柱忙喝住闯进来的宫女,可是话没说完,地面上一阵摇晃,架子上的一个玉如意“嘭”地摔了下来,跌得支离破碎,远处更是传来了好些吵杂声。
“地,地动。快,快让主子出来……”宫女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全。
何玉柱被这么一提醒,回头朝胤礽的方向跑过去,幸好这时地动已经停止,何玉柱走得还算顺利。
“主子……”
“行了,走吧。”在地面摇晃的时候,胤礽就已经起身披上外衣,套上靴子。
胤礽朝外面的院子小跑着出去。何玉柱和报信的宫女也赶紧跟在胤礽后面,许是胤礽冷静的表情让他们有了定心骨,现在两人看起来少了刚开始的慌乱。
院子里零碎地站了一些人,胤礽皱了皱眉,“策拉旺,你马上派人将毓庆宫的人全部叫来院子里,在天亮之前不许一个人离开。”
“奴才遵命。”策拉旺马上转身安排人手将那些宫女太监全部找出来。
过了一柱香左右,一名侍卫跪在胤礽面前,“禀太子爷,毓庆宫里所有的人都在院子里了。”
看着面前这一堆黑鸦鸦的人头,胤礽第一次发现原来毓庆宫的院子是这么大,居然可以装得下几十号人。
“何玉柱,找几个人给皇上,太皇太后和太后那儿报个信,就说孤这边没有大碍,让他们放心。”胤礽吩咐道。
“是。”何玉柱马上从人群中找出几名太监去报信。
这时,地面又是一阵轻微的晃动,有些宫女拼命地捂住自已的嘴不要大叫出来,而有些已经开始呜咽出声。
“安静。”胤礽冷冷地扫过全场,不大的声音瞬间压过了那些杂乱声。在那双平静幽深的猫眼的注视下,所有人不由自主地闭上嘴看着胤礽,不敢再发出任何的声响。
“你们坐在地上,不许随意走动。”胤礽又下了一个命令,看着那些人哗拉拉地坐了下来,心里非常满意自已的太子身份,否则哪里命令得动那些宫女安静下来。
胤礽找了个干净的石敦坐下,继续说道:“策拉旺,留下几个人在这儿看着,其他人去乾清宫,看看皇上那儿是否需要帮忙。”
“是。”策拉旺暗暗佩服,没想到这个不到十五岁的太子居然可以在劫难中指挥自若,完全不见一丝惧色。(胤礽语:这种三四级的小地震有什么好怕的,如果不是担心引人注目,我早就回房睡觉了。唉,不知道明天,不,今天凌晨可不可以申请停课一天?)
然后,胤礽连着下了好几道命令,顺便还让人去阿哥所问下他的那些弟弟是否无恙。
“柳芸,你亲自去给大阿哥报个信,就说我这边无事,让他也小心点。”胤礽脸色平静地看向东方的天际,一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柔和的光线。
“是,奴婢这就过去。”柳芸匆匆行了个礼,便向阿哥所赶去。
不久,乾清宫、慈宁宫、承乾宫等全部派了人过来询问胤礽的情况。
“……太子爷那边并无大碍,请大阿哥放心。”柳芸低头恭敬地答道。
“恩,你回去跟太子说一声,我这边也一切安好。”听完柳芸的话,胤褆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是。”柳芸蹲身跪安后,便往毓庆宫的方向赶回去。
因为地动的关系,胤褆也是站在外面宽敞的空地上,并没有在屋里面。
刚从门口经过的胤禩正巧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挑了挑眉,将胤褆平静表象下的担忧一丝不漏地全看在眼里,觉得有些诧异,他还真的看不出来,这太子和大阿哥的感情挺好的嘛。
第二天一大早,康熙召群臣、宗人府府令于养心殿就昨晚地动一事进行善后,就连胤褆和胤礽也一并在场。
“回皇上,奴才已安排人去清点昨晚地动之时的受伤人数和倒塌的房屋,相信不日将会有明细呈上。”吏部尚书达哈达正在向康熙回报工作。
胤礽想了想,也上前走了一步:“皇上,儿臣以为还需派多几名太医在受灾的地方驻防几天。根据以往的经验,但凡地动过后便会下暴雨,很容易滋生瘟疫,我们还是先提前做好准备比较好。”
李光地等几名大臣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臣等附议。”
康熙想起前几次的地动,不由说道:“既然如此,就按太子所言,着太医院派人在受灾地方轮流驻守,直到那些灾民安排妥当为止。
“这……皇上,若将太医院的人调往地方,宫里怕是……”现在太皇太后的身体已经没有前几年硬朗,时不时地就会出些小病,明珠故有此一问。
康熙听了,有些犹豫,现在宫里,不只太皇太后的身体不好,就连佟妃的身子也是时好时坏……
“皇上,据儿臣所知,京里不是有一些颇具名气的药店,听说里面的大夫医术也算得上顶尖。不如,以朝廷的名义征集这些民间大夫为灾民义诊,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 胤礽将“国库”这两个字咽下去,换了一个委婉的用语,“太医院那边人手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使朝廷的名声在百姓中有所提高,不知皇上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