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同人)清穿之康熙风云(57)

作者:晓桥琉水 阅读记录

丰宁一窒:“阿玛他,他不过是……”

胤礽眼波一转,冷冷地道:““他做了什么好事,想来你是很清楚了。”

“奴才该死。奴才回去后一定会劝阻阿玛,请太子爷再给阿玛他一次机会。”丰宁直通通地双膝下跪,边说边磕头。

“连我都收到风了,其他人还指不定怎么想呢?弄不好明天就有一本参他的折子摆在皇上面前。如果皇上问起,你说我该怎么回答?”这时胤礽却是放缓脸色,坐回了椅子上,甚至还有心情吃起桌面上放着的山药凉糕

“请太子爷就帮阿玛这一次,奴才发誓,日后一定唯太子爷马首是瞻。”丰宁再次磕头道。

胤礽慢慢地吃完一块糕点,才凉凉地开口道:“哼,照你的意思,那你以前是还有另外一个主子,所以才会在‘日后’对我马首是瞻?”

“是奴才嘴笨,奴才罪该万死。奴才的意思是无论以前还是日后,奴才的主子只有太子爷一个人,绝无……”丰宁听了,不由得急急为自已辩解。正说着,他无意中抬头一看,却见到太子也似笑非笑地在看着他,那表情、那眼神像是在看戏一般。丰宁心一冷,他紧咬下唇,接下来的话全部卡在喉间,心头百般挣扎。

“绝无什么?继续啊,怎么不往下说了?”胤礽用茶盖子轻轻拔着碗边,细细的瓷器碰撞声竟带给听者刺骨的冰冷。

“奴才,奴才只是……”

“只是什么?”胤礽很有耐性地继续追问。

丰宁挣扎半响,终于松了口,“只是听命行事,还请太子爷开恩。”

“说吧,你背后的主子是谁?”胤礽放下茶碗,有趣地看着他,犹如猫儿在逗鼠。

“回太子爷的话,是,是法喀大人。”丰宁一咬牙,将法喀的名字说了出来。

胤礽嗤笑一声:“果然是他们家。钮佑禄贵妃是康熙二十年入宫的,想必不会是她。这么看来,应该是孝昭皇后的手笔了。”

丰宁脸色一变,重新低下了头。

“倒是个有远见的,可惜就是命短了点。”胤礽最后为孝昭皇后下了评论。

“奴才自知罪无可赦,但是奴才的家人是无辜的,还请太子爷放过奴才一家。”丰宁重生磕头。

“丰宁,你所说的家人,不知道是否包括你的阿玛在内?”胤礽站起来,慢慢踱至丰宁的身前,俯□子状似认真地问道。

丰宁看着近在咫尺的俊美容颜,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胤礽挑了挑眉,有些疑惑地看着丰宁,怎么突然间安静下来了?他还以为会收到一连串恶心的求饶声呢!

“罢了,看在你伺候了我这么多年,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你的家人我就不追究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也是个聪明人,就不用我找人教你怎么做吧?”胤礽站直身体,漫不经心的语气里有一丝惋惜——丰宁,也算是一个人才,可惜不是站在自已这边的。

丰宁全身僵硬地看着胤礽,随后失魂落魄地道:“奴才谢太子爷恩典。”没有求饶,没有痛哭。这么多年,他早该明白的,在太子尊贵优雅的笑容下,更多的却是翻脸无情的狠辣。

“恩,下去吧。别忘了提醒萨特库,将帐面补全了。我听说上个月他还为他的小儿子举办了一次满月酒,是吗?”胤礽好奇地歪了歪头,似乎对萨特库的小儿子很感兴趣。

“……是。”良久,丰宁才哑声回道。

解决完萨特库和丰宁的事情后,胤礽提笔写了几行字,唤来何玉柱,让他将这封信送到索相府中。

三天后,内务府广储司朗中萨特库急病而逝,其子丰宁因忧伤过度,当天也跟随亡父而去。家人悲痛不已,太子体恤他们孤儿寡母无人照顾,便使人按排全家回盛京老家居住。故此,萨特库一家对太子的恩典更是感激不已。

正文 37、出手

37、出手

西暖阁内,胤礽正在看着前线刚刚递上来的折子。过了一会儿,他放下折子,笑着对还在暖阁中的数位辅助大臣道:“皇上昨天已出古北口,想是再过几日就可以进驻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了。”

“皇上此次行军速度甚快,居然才两日就出了北口。”索额图抚手叹道。

胤礽“恩”了一声,道:“这几天还请索相、明相和佟大人将相关物什准备好,只等大军入驻阴山之时,你们便与恭亲王一同前往阵前与皇上会和。

索额图等人纷纷行礼道是。

随后,胤礽处理了京中的一些政务,同时还要抽调入手准备护送第二批粮草前往战场。

胤礽思索了一会,道:“护送粮草之事,就由马齐负责。”

兵部尚书纪尔他布应了下来,只等回去就通知马齐让他做好准备。

胤礽接着又说了一些细节,直到相关的人都明白了自已的任务,他才道:“今天就到这儿吧。”

索额图留在最后面,直到所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走近胤礽身边轻声道:“您交待下来的事儿奴才都已经安排好了,那笔款子真要查起来,其他人也只会查到法喀的头上。”

胤礽点了点头,“有劳索相了。”

这时,何玉柱进来报道:“太子爷,太后派人来传话,说若是您忙完了,请您过去慈宁宫一趟。”

太后?!

胤礽奇怪地问道:“太后可有说是因何事召我去慈宁宫?”

“回太子爷的话,传话的人说他也不清楚。”

“我马上过去。”

胤礽跟索图寒暄了几句后,便去了慈宁宫。

一进到东侧殿,胤礽嘴角直抽地看着在桌子上面那一叠厚厚的纸张,记载的全是京中待字闺中的女子。

“请太后安。”胤礽恭敬地行完礼,然后问道:“皇玛嬷,您这是……”

太后招手让胤礽上前,笑道:“皇帝在出征前曾跟我提过,在明年的秀女大选中他要帮你挑一个好福晋,要我也帮着掌掌眼。这不,我正在帮你相媳妇呢。”

胤礽实在无语,那几天康熙不是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吗?他怎么还有心思关注这些小事?想归想,不过胤礽还是挺感动康熙能在百忙中抽空忙起他的婚姻大事。

“我信得过皇玛嬷的眼光,您看着好的,那就一定是好的。”胤礽亲呢地靠在太后肩上说道。

太后被哄得心花怒放,道:“我可是听皇帝说了,他说你比较中意性子温柔、知书达理的女子,可是如此?”

胤礽不答话,只是轻轻点了头。

太后一看,慈爱地拍了拍胤礽的肩膀,“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我一会为你挑个最拔尖的。”

胤礽先是一笑,然后叹了口气,“父皇出兵噶尔丹,我身为儿子,不能随侍身边已是不孝之极。现在却还要劳动父皇为我的婚事担心,胤礽心里实在是不安。”

“你说的极是。秀女一事其实也不急,还是等皇帝回来再好好看看吧。”后宫不能干政,太后也不好对康熙亲征发表看法。不过被胤礽这么一说,倒是勾起了她的担心,于是也没心情查看那些秀女的资料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