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同人)清穿之康熙风云(80)
“说什么呢。”石氏心里也是高兴,虽然今天是她第一天跟太子相处,但是从太子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得出来,他并不讨厌自已。
皇子大婚的三天假期中,胤礽时不时地就带着石氏在宫里转悠,并跟她一一说明宫里特别要注意的禁忌和事物。
“……基本上就这些了,太后她在宫中多年,难免寂寞,你可以经常去慈宁宫给她老人家请个安。还有……”胤礽细细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给石氏提个醒,“你以后遇见良嫔的时候,客气一点。”
石氏微微一愣,也没说什么,只是含首称是。
“辛苦你了。”说这话时,胤礽难得有一丝内疚地看着她。
“可以为爷分忧,是我的本分,哪说得上辛苦。”石氏温柔地笑了起来。
三天后,石氏一大早起来服侍胤礽更衣出门后,便唤来了凌氏,问起了毓庆宫的内务。因为太子早有交待,凌氏回报得也是爽快。
石氏将重要的事情问完后,才道:“我想见见以前侍候爷的妹妹们,嬷嬷让她们现在过来我这儿一趟吧。”
凌氏明显地愣住了,不过很快就回道:“回太子妃的话,太子爷以前只有一名宫女,名叫欣若的一直随身伺候着。现在主子大婚,奴婢已经安排她住进了侧院,还请太子妃稍待,奴婢这就让她过来给您请安。”
这回轮到石氏呆住了:“你说,只有一名宫女伺候太子爷?”
凌氏恭敬地答道:“是的。太子爷还特意吩咐了,欣若的名分等您进门后再另行安排。”
石氏双手不由得绞紧手中的帕子,尽量平静地道:“也不用特意在这个时候宣她过来,明儿再让她过来侍候吧。”
“是。”凌氏见太子妃没有其他吩咐,便行礼退下了。
锦绣一见凌氏退下,便迫不及待地开口:“恭喜主子,您看太子爷对您多好。”
“好了。现在是在宫里,你再不改改你这性子,日后冲撞了哪位贵人我也保不住你。”最初的惊喜过后,石氏已经恢复了往常的冷静。就算现在没有其他女人又如何?太子已经大婚,以后少不得会被皇上或者太后指下侧福晋或者格格,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婚前或者婚后根本就没区别。
“奴婢明白。”听见斥责,锦绣也跟着收起了笑容。
十月底,顺天府众多仕子奔相走告,徐乾学曾在这次科举中提前圈定名单一事。流言像是滚雪球一样越闹越大,几天功夫就传到了京城。
此事很快就被御史参上了金銮殿,康熙三十年年底,科举舞弊案正式拉开了惟幕。
作者有话要说:太子殿下大婚了。
话说,有筒子们知道为什么太子会对石氏感到内疚吗?
正文 51、风起
51、风起
胤礽接到康熙的急召,匆忙间换好衣服后赶往南书房。想起这些天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的话题,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胤礽多少猜到了一些。不过从顺天府闹到京城,就不知道是谁在后面推波助澜……
胤礽将大半的心思放在理清科举舞弊案的头绪上面,对于路况的注意难免有些放松,结果一不小心就跟正在上台阶的胤褆撞在了一起。
胤褆轻轻扶住胤礽,托住他的左手,道:“走路时,还请太子多注意一下旁人,否则极容易发生意外。”
“多谢提醒!”胤礽先是看了看还捉着他不放的那只手臂,而后才抬起头看向胤褆。
胤褆挑了挑眉,松开手后就向旁边侧了侧身体,让胤礽先行。这里已经是乾清宫的范畴,胤礽是君,他是臣,理应是他跟在胤礽后面去面见皇父。
胤礽点了点头,算是还了个半礼,然后就不客气地越过胤褆走在前面,胤褆则是紧跟在他后面,两人的距离仅有半步之遥。
两人一起来到南书房,却赫然发现不但索额图、明珠、李光地等人在此,就连陈廷敬、李天馥也被宣来议事,三阿哥也位列其中。胤礽心里一紧,看来这次康熙是真的准备动手清除徐元文和徐乾学等人了,就不知道索额图那边的安排会不会起作用?
“你们先看一下这个折子。”康熙待众人相互行完礼,便示意陈廷敬将折子交给太子和大阿哥。
胤礽接过折子,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越往下看越是心惊。上面将徐乾学等人买卖科举名额的经过写得巨细无遗,就连交易的具体金额也列举得清清楚楚,索额图这边的亲信也有好几个牵涉其中。不过万幸的是索额图脱身得算早,折子上倒是没有明确地提起他的名字,只说了一句“疑奉索额图之意”。
看到这句话,胤礽心里稍定,这才将折子递给了胤褆。
胤褆接过后,也很快地看完里面的内容,期间他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上位的帝王,只见康熙的脸色阴沉得摄人,犀利的凤眼里全是狂怒的风暴。
“看完了?”康熙扫了全场一遍,然后将视线落在太子身上。
胤礽硬抗着落在他身上的阴冷怒气,道:“回皇上的话,儿臣已经看完了。”
康熙“恩”了一声,却问起了他的长子:“胤褆,这桩舞弊案你有何看法?”
众人心里咯噔一响,这是第一次康熙在朝廷大臣面前直接跃过太子,问起大阿哥对政事的看法。这一刻,几乎房里的所有人对朝廷中的流言信了几分,明珠更是脸上一喜。
胤褆一怔,忙道:“皇上,此次舞弊案涉案的都是朝廷大臣,难免会有人在背后煽动那些仕子们起哄闹事。儿臣认为,还是请皇上下旨让刑部和九门提督查清楚事情的经过再行论罪也不迟。”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不过康熙的脸色反而和缓了不少。
明珠听后,暗暗着急。折子他也看过,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索额图那边已经有好几个人渗和进去,徐乾学那些罪证确凿的最轻也得被判罢官论处,不可能再有起复之日。明明这是个极好拉索额图下台的机会,说不定还可以将太子……
康熙此时看向三阿哥:“胤祉,你现在主管礼部,说下你的看法。”
三阿哥上向行了个礼,道:“回皇上,此次科举的会试和殿试完成多时,皇上也已钦点出三甲进士,木已成舟,实在是不宜做全盤改动。儿臣以为,可将会试的所有卷子再次取来,重新遴选大臣阅卷。若证实这些人是有真材实学的,仍可留职待用。不然,则可革去其功名,再细细彻查其人是否真的跟徐乾文等人暗中勾结。”
康熙轻轻地敲着桌子,对于三阿哥的话没有发表看法。他突然问道:“太子认为如何?”
一直将自已当成摆设的胤礽一愣,他没想到康熙还会点他的名,毕竟无论折子上面的内容是真是假,他都应该避嫌的。只是皇帝问话,他却不能不答,“儿臣也以为,当务之急是将今科会考的卷子全部密封重阅,安排新科进士再次进行殿试,以安天下仕子之心。”
太子这一开口,众人像是解了封印似的,一一列举自已的看法,有隐射索额图也参与其中的,也有支持太子和三阿哥说法的。一时间,个个畅所欲言,似乎刚才的肃杀气氛只是幻觉。相对之下,一直保持沉默的大阿哥就显得有些不起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