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琼瑶同人)太子重生记(72)
“这跟十六有什么关系,他又不在礼部。”
“庄亲王是不在,可庄亲王世子在啊。依你的性格,你进去后十有八九会和他儿子吵起来,倒时候折腾得大了,十六还不是得出来帮他儿子撑腰?到时候我看你怎么瞒过去?”胤禔边说边摇了摇头。
胤礽道:“有什么好瞒的,爷又不是见不得人。”言下之意,就算他被人认出来他也不会改变作风去委屈自已。
胤禔无奈地道:“我就知道……不过这样也好,以后我们见面就方便多了。”算是意外的福利吧,小四子总算做了一件好事。
胤礽忍不住说道:“我觉得我们平时见面的机会已经很多了……”
胤禔挤到胤礽身边,道:“你几天后才会去兵部,这些天我给你讲一下里面的人脉关系,省得你进去后……”
胤礽冷眼横过去,“你以为还敢有人为难我?”
胤禔笑嘻嘻地吻了他一下,安抚着快要炸毛的情人,道:“当然不会有人为难你,可是你不是想上战场吗?那么跟他们打好关系你日后有好处的,战场上的事稍瞬即逝,机会随时会走,要是你想去抓敌,可下面的人不配合,你怎么办?”
胤礽一愣,忙追问:“照你这么说,皇帝很快就要派我去战场了?”
胤禔点了点头,“极有可能。现在我军形势大好,准噶尔已是强驽之末,估计再过个两年左右就可结束这一场战事。到了后期,皇帝不会再挑将领去前线,倒极有可能挑皇子或者宗亲过去,一来是为了压场,二来也是给人长脸。现在皇帝将你弄去兵部,派你去的机会还是挺大的。”
胤礽听得频频点头,反正,道理说起来是一串串的,是不是真的,还得看以后。
“那你呢?你有什么打算?”
“舍不得我?”胤禔低下头在胤礽露出来的锁骨处吮~吻了一下。
“你想太多了……”胤礽推了推埋在他颈侧的头颅,“说话就说话,你别动手动脚的——”
“保成,我们已经大半年没有亲近过了,难道你就一点都不想?”胤禔顺着那优美的曲线吻到耳际,边吮~咬着那圆润白皙的耳垂边问道,双手同样不得闲地在胤礽敏~感的腰背游移着。
算算时间,胤礽刚过完年就护送和硕和安公主去了蒙古,一直到六月份才回京,然后两人大吵一架,等到和好后快是两个月之后的事了。
想起在密林里胤礽的热情挑~逗,胤禔就感觉到体内的欲~火蹭蹭地往上涨,他忍不住揽腰抱起胤礽,在胤礽还没来及反对之时让他面对面地跨坐在自已的腰上。
胤礽被胤禔的动作吓了一跳,因为两人的下半身紧紧地贴在一起,他很情楚地知道对方的情况,尤其是那冤家的双手还在他身体的敏感处到处扇风点火。不过一算时间,他们确实有好几个月没有欢爱过了,想要就要,又不是女人,于是胤礽很直接拉过胤禔吻了上去,揪住对方的衣物往两边一撕。
“你真热情……”
“废话真多,不想做就滚!”
“我可舍不得……”
49、远赴回疆
关于西北的军情,胤禔预估得没有相差几分,到了年底,战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两方都在相持着,准噶尔的底子已经毁得差不多了,就只剩下回疆的叛余份子在叫嚣,不过看情况,收拾起来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差别。
开年后,报捷的战报更是一封接一封传来,虽然还不是大获全胜的好消息,但是接连的告捷还是让乾隆的心情跟着好了起来,满朝文武大臣同样松了口气。
胤礽去了兵部后,这些消息他自然知道得更加清楚,不管现任皇帝是如何的不着调,大清能打胜仗,他心里也很高兴。胤禔在一旁看着,笑道:“我说形势大好,没骗你吧!”
胤礽又翻了一下公文,道:“从阿桂传回的消息,福灵安和福隆安两人的功劳不算小,估计回来后得封赏了。还有明瑞,唔,还有一个赫舍里家的……”
胤禔好笑地按住他的手,“他们的功劳再大,跟现在的你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位爷还以为自已是太子,皇帝要和他参详功臣的封赏哪!
胤礽拍了拍脑门,懊恼极了:“又忘了我们是在乾隆朝……我听老八说,皇帝有意把四格格指给福隆安。”
胤禔不甚在意地说道:“那六阿哥的筹码可是又加大了一个……”
话虽如此,不过也就这么一提,两个人都没放在心上。富察家还是傅恒当家呢,福隆安就算是上了战场经过磨练,但是对比之下还是太嫩了,如果再过个二十年,或许就还真是一个麻烦,但是就目前来说,这个阻力还真算不上任何阻力。
胤礽一挑眉,笑得颇为幸灾乐祸:“那就是老八要头疼的事了。”如果傅恒因为儿子的婚事跑去支持六阿哥,那可就真逗了。
胤禔拉过胤礽的手放在嘴边细细啃咬厮磨,“阿桂前几天传来迅报,说回疆那里还在死命撑着,就是不肯投降,弄不好皇帝很快就会选人过去压场,可能六阿哥会出来争一争。”
胤礽不屑地道:“哼,只要他够本事。”
“你这脾气真得收敛点,去了军营,人家可不吃你这一套。”
“听你的话,好像吃过苦头啊?”
“恩?哦,那倒没有……”
一个月后,乾隆看着回疆的战事一直僵持不下,据阿桂的说法,回疆内部已经有了分歧,开始有另一派势力想和大清讲和,不过可能是条件没谈拢,又或者还是主战派占上风,回疆那边还是没有明确的表明态度。
乾隆琢磨了好几个晚上,终于在大朝会的时候说出了他的想法,“朕欲再加派兵力赶赴回疆,只是这个领兵人选……你们可有提议?”
领兵人选好解决,众人一致提出老牌将领——兆惠。对于这个人选,乾隆同意得极爽快,在点了兆惠为将军后,又问起:“议和之人,当选何人?”
胤礽不再客气,直接上前请命:“臣愿往之,请皇上恩准。”
其他大臣在后面相互看了一眼,闭嘴的闭嘴,看皇帝的看皇帝,就连傅恒也保持着观望的态度。没办法,五阿哥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们同意或者是不同意都会得罪人,还是交由皇帝来决定吧。
“哦?”乾隆颇为意外地看了五阿哥一眼,“军国大事,不是玩笑,你可有把握说服得了回疆?”
胤礽低下头,压住抽死乾隆的冲动,仍然恭敬地陈述分析了回疆的具体情况,再将双方的优劣一一道来,最后又发表了一通愿意为乾隆为大清万死不辞的尽忠之语,听得乾隆高兴极了。
乾隆连连点头道:“好,很好。你有此心,朕甚感欣慰。这样吧,朕封你为副将军,行事有便宜之权。”
“谢皇上。”
——————————————————————————————-
“恭喜二哥,你终于是得偿所愿了。”胤禩笑眯眯地对胤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