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十年代蜕变(753)+番外

作者:YTT桃桃 阅读记录

季玉生努力睁了睁眼睛,暗示自己要情绪饱满,推开了家门:

“亭子,这是咱娘给寄过来的,你看看哪样喜欢就留下。”

叶伯亭瞅都没瞅,脱口而出:“都不喜欢。”

都不留?婆媳关系怎么近了吵架、远了冷淡也不成?

季玉生耐住性子:

“咱得丑话说在前头,总得留下三两样,那是咱娘当奶奶的一片心。

到时候她来看大孙子,你不说谢谢也必须当她面前用一次。为了我,懂吗?听话,啊?”

哄祖宗也不过如此。

季玉生眼睁睁看着叶伯亭扶着肚子施舍般瞧了一眼,玉葱般手指扒拉扒拉,然后对他:“哼!”

季玉生承受不住了,他还没敢严厉,只是语气上严肃了:

“不可以任性。你别不开晴了?事儿过就算完,嫂子走都走了,你难道要和我生气到她回来?到时候你哥两口子和好了,咱俩折腾疯了。”

季玉生说完也不搭理叶伯亭了,他转身蹲在门口收拾着,小孩子的奶瓶。叶伯亭生产时要用的东西,他一样一样的放好,以防万一提前发动。

叶伯亭看着这样的季玉生,沉默了。

她不欺负老季了。没什么成就感,瞧瞧,都长白发了。

“唉!我生气是你不告诉我,我没出上力。倒是我嫂子,临走临走还把小碗儿她们安排给她爹娘。

那代表什么?她不希望她的孩子们和我抢我妈。你明白吗?她总是这样,就显得我像没长心、没长大……”

季玉生平淡的回道:“没长大好,活的不累。”

我给你又宠回了二十岁本该有的模样……这一刻,季玉生心里那点儿抱怨全部消散。再说得抢丈母娘啊,这要是他亲娘来伺候月子,他得提前秃顶!

“哎呀!不行了,我要不行了!”叶伯亭忽然捂着肚子大喊。

去医院的路上,叶伯亭满头大汗,她无力地捶打着季玉生,只能用嗓子眼发音还不忘骂人:

“就怨你!我肠子都要悔青了。为什么要嫁人?!”季玉生被气的不行,他也后悔了好不好?他能生真不麻烦她!

作闹的叶伯亭被送进产房,季玉生腿肚子打着哆嗦,看见宋雅萍迈着略显凌乱的步伐,他都没力气打招呼。

“你气她了?!怎么提前生了呢?”

“妈……”

宋雅萍摇了摇头,急了:“你嘴哆嗦什么!”懒得理季玉生,直接敲产房门。

而季玉生想的是:这娘俩可不能离开他,如果又没俩,那他……他也去死!

……

这就是季玉生和叶伯亭的爱情。

他们老夫少妻的形式,即便盼天盼地迎来了七斤重的男婴小星空。也少不了以下情绪。

有时觉得冬天来了,俩人一起吃饭、钻一个被窝,心暖。得有个伴儿!

有时觉得真后悔、真眼瞎,自个儿过该多潇洒!

这是婚姻中两人无法对白的心里话。可他们一直牵手到满头白发,可有的婚姻,有的人生,却走着走着分了岔。

……

婚姻里确实不能只有爱情。

有能力爱张罗事儿的,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麻烦事儿不断,比如老丈人夏爱国。

农村的实在亲属。一个接一个的登门,说是想夏爱国和苏美丽,来看看。

那么像叶伯煊这种拒绝一切啰啰嗦嗦的,他也不能免俗。

至少他在最近的两个月中明白了,缔结婚姻,是两家人的事。

“娘,搬走不代表孩子们不回来,您说是吧?我们每周……”

苏美丽把水舀子往缸盖上一扔,摔出声响:

“甜甜让我来是照顾闹闹和小碗儿的,你可倒好,还不放心!我算是瞅明白了,你瞅瞅你最近那架势,谁都不能帮忙带,怕我们没文化耽误孩子呗……

得了,我多余废话也不说了,搬吧,你搬!”苏美丽嘎嘣溜脆说完转头就走。

这……

叶伯煊麻爪了。

即便夏天刚走那两天,丈母娘再不给他好脸吧,也没这样啊!这都摔摔打打那一套拎上桌面了。

怎么办?

叶伯煊赶紧几大步追上去,刚酝酿好的说服理由,想说那么带孩子有问题,问题如下……

但是在看见苏美丽偷着抹眼泪舍不得俩外孙时,又憋了回去,紧急调整。

“娘,我爹太忙了,他刚弄个厂房,您也搭把手,给工人们做做饭。我嫂子那你看看她每天一身泥,您也得跟着操劳,就是月芽现在是最淘的时期,启蒙阶段,我工作上完全能应付过来,我爷爷、外公来了……”

唉!还能说点儿啥?难怪当年夏天跟他抱怨过。

抱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简直不能和老人沟通,还因为屁大点儿逗孩子的事,和他母亲吵架。

叶部长脑袋有点儿发蒙。这怎么比重新写个作战报告还糟心?!

……

宋外公、叶爷爷带着一名勤务员,回到京都一出手就是买大件,买大宅子。宋外公瞧了瞧他女儿满脸笑容请假带亭子的孩子,冷哼一声。

两位老人对视一眼,当即拍板。

他们五口一起过!虽不是当年夏天看好的那个宅子,因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早已易主,但也差不离儿了。就夏天喜欢的那些,全有。

只欠东风,可叶伯煊太不给力,宋外公最近手攥核桃思考大事儿,叶爷爷只能亲自登了夏家门,臊的夏爱国和苏美丽脸通红:

“叶叔,你瞅瞅。我们就是舍不得,没有别的意思……”

“那让他们搬吧,我们老了,你们多理解。”

第七五3章 平凡的人不简单(二更)

叶爷爷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道:“巧啊,老弟!”

深更半夜的,两个老家伙不睡觉,巧什么巧?

宋外公摇了摇头无奈的笑了。

两位老人的目光同时看向前院的书房,望着那盏在凌晨一点还没关掉的灯光。

宋外公忽然心酸的要命,从叶伯煊那么点儿大,到现在他还能看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伯煊代替了他想念儿子的那颗心。

“我们还能陪他几年?“

叶爷爷笑了笑,他很乐观:“我们还有用,能多活一年是一年。即便他现在已经长大了。”

“是,有人味儿了,怨我啊,被我养出的小特性,他自己吃了亏后改了。”

两个老人边说着边往后院走。

“老弟,你买那么大的地方,是要做什么用?最近我都没人下棋了,你可倒好,还买这么大个院子。”

“七八年过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方案,七九年有位领导去了南边儿,而这位领导在七五年曾多次说改革二字。

老哥哥,他的决心有多大……

只有物资紧缺,除非全部上缴,否则又怎么可能全民经济情况相同。改革的后面跟着开放,我们京都,将要赢来更多的外地人、外国人。

我要做的是,让闹闹长大了,对我的记忆不是模糊的。”

叶爷爷想想最近被他拽着练拳脚的曾孙:“我没你心细,也没想那么多,他只要健健康康、顶天立地。老弟,是要盖宾馆吧?”

上一篇: 古代地主婆 下一篇: 农女倾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