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倾城(113)+番外

作者: 渐进淡出 阅读记录

“好的,我这就帮妇人算算剩下的家具多少银子!”刘敏鸿高兴地回道,刚才在江海怡喊掌柜的时他便过来了,总担心这两位姑娘相争遭殃的会是自家铺子,却没想到这铺子第一日开张便来个开门红。

晓儿在心里感叹一句,有钱就是任性!

“舅舅,铺子了剩下的家具一共是七千五三十两百两!

“家具送到府里,然后再到账房结算银子。”胡夫人在账单上按下了自己的私印。

江海怡被胡夫人摆了一道,自是气不顺的,怎么可以被比下去了!刚想说剩下的家具她也买一套时,江海扬率先开了口,“掌柜的,你们这有更高档的家具吗?”

“自是有的,咱们铺子还专门设有高端定制,公子可以先选好款式,然后再选材料,咱们再帮你做出来!”晓儿笑着开口。

“高端定制,这好听起来不错!就选最贵的款式,最好的材料好了!”江海怡心里又满意了。

“姑娘,这样一套做下来得一万两千两银子。定金也得先付八千两。三个月后来才能做出来。”晓儿提醒道。

“银子不是问题,我们家有的是银子!”江海怡撇了胡悦悦一眼。

胡悦悦跟着胡夫人气呼呼地走了。

“三个月后太迟了,两个月可以吗?”自己妹子在三月底成亲,三个月后赶不及了。

晓儿看了一眼刘敏鸿,家具的生产都是靠他安排的。

刘敏鸿点了点头,一万多两啊,他就是不眠不休都要赶出来。

“高端定制的家具一般都是三个月后出货的,但既然是高端定制,自是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的。既然公子是我们的第一个高级客户,咱们就破例一次,不过下次再提前要货的话,可是要另外收取赶工费100两的。”晓儿笑着道。

江海扬觉得自己的老爹就特别会赚钱,没想到这家具铺更甚,赶工费都要100两,这银子真的太好赚了。

这世道,工钱是最不值银子的,他家的赶一赶就值一百两!

他以为这些银子是这铺子的东家赚的,后来才知道,那100两是全部都给了伙计的打赏,而凡是他们家的铺子,都是出了名的高工钱!铺子的员工也特别忠诚!很多人抢着去做,但是却要求很严格!

两兄妹一走出门口,黎府的马车便到了,看见黎家的公子小姐和这铺子的人这么熟悉都很是诧异。

今日黎哲伟主动跟着自己的奶奶和妹妹专门来这铺子看看的,他想着能不能看见某人。

黎若晴一下马车便对铺子里的晓儿和刘静姝喊道,“晓儿,静姝,我来帮衬你们啦!”

黎老夫人是最近在孙女的口中听到了静姝的名字,她想过来确认一下是不是救过她的静姝,没想到还真是!

几人相互见过礼后都去了后院的堂屋。

黎老夫人拉着谭氏的手道,“没想到这铺子真是你家开了,晴丫头说要来这铺子定成亲用的家具,她说她之前在她朋友的新家见过,很特别,很漂亮,很温馨,她嫁妆的家具一定要来这家定,我就想着来看看什么新奇的。”

静姝递给黎老夫人一本画册,“这是我们铺子的家具款式,老夫人和若晴可以挑挑看看喜欢哪套。”

黎老夫人和黎若晴都看中了一套,简约现代风的,问黎哲伟,发现他正时不时偷偷刘静姝一眼,压根便没听见自己的问话。

黎老夫人看了静姝一眼,这姑娘脸上也有点红。她挑了挑眉,自己的孙子和静姝?她觉得可行,静姝这丫头她很喜欢,热情,善良,有孝心,又不做作!

她咳了咳,引回黎哲伟的注意,“伟儿觉得这套怎么样?”

黎哲伟咳了咳,掩饰自己的走神,“孙儿觉得很好。”

选定了款式,又敲定了材料,几人再寒暄了一会儿,便告辞了。

黎老夫人知道自己的孙儿的心思,自然赶着回去想法子,不过她也没说破,就让他受点罪好了,有心上人也敢瞒着她。

今日沈承耀一家都来了县里,晚上打烊的时候,两家人统计了一下今日的收入,今日现货就卖出了一万八千三百两,净赚了一万七千五百两,简直都笑得合不拢嘴。而下定的都是收三成定金,一共八张订单,年底取货的五张,年中取货的三张,高端定制的两张,单是定金便收了一万一千两。

“我从来没想过,我这辈子能看见这么多银子!”刘林氏感叹道。

“我也没想过!”谭氏也附和。

“我觉得以后咱们能看见更多的银子!”景灏觉得姐姐是万能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咱们得赶紧做好每张单子的工作安排,也得再招些人,还有木材也要买了。”晓儿想着接单后的生产事儿,又和刘敏鸿商量出一个大概,两家人才各自睡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开学风波

每年的初八都是举贤书院入学考试的日子,而正式开学则是在初十。

沈承耀天未亮便带着三儿两女出发了。今天的天气异常的冷,简直呵气成冰,这是一个雪融化的日子。

四人来到举贤书院的门前时,四围已经停满了马车,到处都站着人。

晓儿眼尖,看见了沈承光和沈景文两父子,他们身旁还站着一个夫子打扮的老者。那老者正和沈景文

说着什么,沈景文身体站得笔直,低着头恭敬地听着。

这还是晓儿第一次从他身上看见恭敬这两个字。

“爹,大伯和大堂哥在那!”晓儿拉了拉沈承耀的衣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他们的方向。

沈承耀看了过去,发现真的是自己的大哥和大侄儿,还有他的老丈人。

几人走过去,沈承光也看见他们了。待几人见过礼后,沈承光才问:“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前几日老三家到上房说和刘氏娘家的大哥一起在县里开了间家具铺,让一家人到县里吃饭,当时天寒地冻的,大家都没有去。当然他们也是觉得一家小小的家具铺,什么时候倒闭也不一定,懒得去凑热闹。

那时老三还顺便提了一句,过了年便送几个孩子去学堂,就连方文日都送,还被沈庄氏狠狠的修理了一顿,让他不要送方文日去读书,老三当时就让自己的娘骂,自己也没出一句声。

他当时还担心老三家会让自己走走老丈人的路子,减免一些束脩。三个孩子一起读书,单单束脩每年就要三十两,然后笔墨纸砚又是一笔支出,书本杂费也是一笔支出,吃饭又是一笔支出,这些东西加起来每人每年至少要10两,还要在每个年节里给书院的夫子送礼。一年几个节礼,这样送下来每人每年同样不少于10两,又是三十两。三个孩子加起来读书一年就需要差不多一百两。

供一个秀才出来,往少了说至少十年,天资好的由五六岁开始启蒙,能够在十五六岁便中秀才的也不多!他不认为这三人比自己的儿子还更有天资,他觉得沈承耀真的是没脑子!

上一篇: 穿到七十年代蜕变 下一篇: 天师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