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倾城(292)+番外

作者: 渐进淡出 阅读记录

晓儿一家在帝都城内生活得如鱼得水,日子更是蒸蒸日上。

升平县的沈家也是热闹非凡。

沈承光和蓝氏一回到村里便找沈老爷子谈话:

“爹!娘!玉珠可不能嫁给那地主家的儿子,他可配不上咱们家的玉珠!宝儿在帝都给静姝找了一门好亲事!就是国子监祭酒谭大人的弟弟,现在他和谭大人可是还没有分家的,玉珠嫁过去也算是官家夫人了!”

沈庄氏听了这话眼都亮了,玉珠果然是有福气的,她终于可以圆自己多年心愿嫁入官家当官夫人了,沈庄氏迫不及待地问:“那谭大人家给多少聘礼?”

“闭嘴!玉姝已经和杨地主儿子定婚了,下个月就是拜堂的日子了。聘礼也收下了!这又不是儿戏,哪能说不嫁就嫁的!而且谭大人的弟弟恐怕也不年轻了,还没有娶妻,说不定有什么忍疾。”沈老爷子摇了摇头,玉珠的性子嫁入官家也不合适,还是嫁个地主家的儿子,衣食无忧便行了。

他也不傻,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轮上他们家!说不定有什么是儿子也不知道的事。

“爹,谭大人的弟弟因为为爹守孝了三年,紧接着半年后又为娘守孝了三年,这才耽误了最好的成亲年纪,帝都富贵人家的小姐,自然是看不上他年纪大的,这一年又一年拖下去便到了二十多有余的年纪。谭大人也是急了,又想找个年轻貌美的自己的弟弟,又看在相爷的脸子上,不然哪有玉珠什么事!”

“可是这事提得太迟了……”二十多岁的确也不算老,男子年纪大,更会疼人,会让着妻儿,玉珠性子比较任性,需要一个懂得让着她的相公。

“不迟,还没出嫁!的姑娘爹,谭大人可是答应了等文儿中了秀才,可是会给文儿捐一个官的,而这得五万两,若是玉珠嫁过去,我们两家就是亲戚,谭大人提拔一下文儿,不也是应该的吗?他也不好意思提要银子。”

听了这话,面对大房沈老爷子本就不牢靠的蛋壳开始有裂缝了。

五万两,他去哪里找五万两给孙子捐官?

“爹,帝都的夫子说了,文儿因为小时候没有在好的学院受到启蒙,平白担误了上好的资质,只能止步于秀才了。若是文儿捐不了官,那么这么多年书,他算是白读了!”蓝氏专找老爷子的软肋来说。

沈老爷子听了这话震惊了,资质还有耽误一说的吗?要是这样,他光宗耀祖的希望不是没有了?可是五万两真的太多了!他得想想:

“谭大人的弟弟是怎样的人?”

听了这话,便知道有戏了,沈承光和蓝氏你一言我一语的将谭氏的弟弟美化了。

老爷子果然还是将光宗耀祖这一件事放第一位。他们就知道爹拿同意的。

“就嫁谭大人的弟弟,不嫁那地主的儿子了!”沈庄氏听了拍板定案。

第二天沈承宗一家知道这事后直接闹起来了!

李氏不管不顾坐在地上:“天啊,你咋不下一道雷下来劈死那些没良心的人,我为了小姑子,忙前忙后,磨破了嘴皮才给小姑子说下这门好亲事,现在说不嫁就不嫁,人家地主家的家丁还不得拿大刀来砍死我!”

“你这黑心肝的,一个地主家的儿子算什么好亲事!玉珠可是做官夫人的命!你就是不安好心才介绍一个地主家的儿子给她,想害了她一生?”

“我呸!什么官家夫人!我还是升平侯的二嫂呢!那又怎么样!再说现在没有分家,不代表以后不会分家,谭大人的弟弟是怎样的人都是大哥夫妻说的,是真是假谁都不知道!说不定那谭大人是个傻子呢!但是杨地主儿子的模样,爹娘和玉珠可都是见过的。当时可满意了!现在反口算什么!你去问问整个村的人,有谁觉得嫁给地主儿子是害了她的!”李氏快要恨死沈承光了!还差一个月就要成亲了,他却却想让自己的好事竹篮打水一场空!

绝对不允许!

凭空出来横插一脚,要是其中没有什么猫腻,谁信?大房一家子都是自私自利,无利不早起的人!只是山高皇帝远,他们无法查证!

“咱们家可是收了人家三十亩水田,一间铺子,还有五十两银子的!人家请贴都发给亲友了,现在又说不嫁,人家的脸子往哪里搁!我们这种庄户人家可若不起人家大地主,人家想踩死我们不是像蚂蚁一样容易吗?”

“那些聘礼退回去就是,不就是一个地主,玉珠将嫁入官家,谅他们也不敢闹起来!”

沈庄氏真的是好大口气!

“二弟,我劝你就亲赶紧去退了,地主家的儿子真有你说这么好?我怎么样也不相信!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我派人去查查就知道了。”

二房了解大房一家,大房又何偿不了解二房!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我不知道你说什么,你别含血喷人!我还没说谭大人的儿子有问题呢!要真想娶个年轻貌美的,我相信帝都穷府人家里也是不缺良家妇女的!”沈承宗眼里闪过一丝慌乱。

“承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地主家的儿子有问题吗?”沈老爷子听了也不淡定了。

第三百零九章

“爹,那天你不是亲眼看见了田地主的儿子了吗?别大哥说风便是雨的!”沈承宗气得跳脚,他爹就是偏心,他也有说谭大人的弟弟有问题,怎么不见他爹相信!

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沈老爷子越想越觉得不放心了,得找人去打探一下。

“好了,爹知道了,玉珠这两门亲事爹和你娘再商量商量。玉珠是你们的妹子,总得为她选一门最好的亲事。我不管你们有什么小心思,但却不能害了她。”沈老爷子目光如炬地看着两个儿子。

“怎么会,玉珠嫁进田地主家,绝对衣食无忧,使奴唤婢。”沈承宗拍着胸膛保证道。

“玉珠嫁到谭府,一生荣华富贵更是享之不尽。”沈承光也保证道。

“这就好,你们都出去吧,我和你娘商量商量。”

出了正房,两兄弟彼此看彼此不顺眼,都冷哼一声回自己屋里了。

“那个田地主那边有没有找人去查?”

“我已经叫我爹帮忙打探一下了,书院里有那个村的学子。下午我就去问问。”

“还是娘子想得周到!”沈承光真的是觉得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了。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学生对夫子大都是很尊敬的,如果夫子向学生打探情况,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二天一大早

蓝氏匆匆跳下马车,扔给一串钱给车夫,便大喊大叫地冲进正房:“爹,娘,不好了!田地主家的儿子早就死了,玉珠这门亲事是冥婚!”

蓝氏的声音很大,而她也是故意这样大声的。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正在准备下地,有些老人捧着一个碗坐在屋门口的岩石凳子上喂孙儿吃早饭,听见蓝氏的话有人吓得碗都掉地上了。

上一篇: 穿到七十年代蜕变 下一篇: 天师种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