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110)
宫女松了口气:“是,谢主子开恩,奴婢再不敢了!”
宫女退下后,宜嫔唤保姆把五阿哥抱来喂奶。
看着儿子天真稚嫩的小脸,宜嫔既开心又有些难受。
其实宫女是在为她这个主子抱不平,这些她都知道。
宜嫔自问也不是个圣人。她既不是惠嫔荣嫔,年纪大了不好伺候万岁,只能心平气和养孩子。也不是佟佳贵妃,因为自己人才不够出众,争不来宠爱,所以只能推着新人上位,自己甘作管家。
论年龄、容貌、性情、气质,她都是这宫里最能与德嫔一争之人。这几年看着德嫔一日比一日得宠,几乎要把皇上的心肝脾肺都占去,她这心里怎能不羡慕嫉妒呢?有时候心生怨气也是在所难免。
特别是每次皇上都只在德嫔怀孕产子时,才往她这儿来,宜嫔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儿就不用提了。宫女看在眼里,自然对永和宫愤愤不平,要不是她管得严,在外头指不定就会露出三分。
宜嫔不否认自己也有不甘,她也羡慕德嫔、嫉妒德嫔,恨不能钻进永和宫里学学,看她到底是怎么笼络的万岁,让他一日比一日更喜欢她?
但宜嫔知道自己不能,她不但不能像其他庶妃一样模仿德嫔,还不能露出一丝一毫对德嫔的不满,因为这只会让她连如今拥有的这点宠爱都一并失去。
皇上最喜欢的,就是她的‘懂事’和‘明事理’,正是因为她性格里的大度、伶俐、宽和,皇上才愿意交付信任,她才能坐稳翊坤宫主位的位子。而嫉妒和怨气不但会让她变得面目丑陋,变成另一个皇上完全不喜欢的样子,也会让她自己变得痛苦。
所以宜嫔一旦感觉自己心态不稳,就会想办法宽慰自己——想想和她同年进宫,人才品貌家世都不逊色于她的赫舍里氏,如今还在储秀宫后殿里窝着,不得承宠,她也该心满意足了不是吗?
不管皇上心里到底是怎么看她的,他都给了她一宫主位的名分,一个阿哥。有了这些,她就有了安稳的后半生。
至于宫女总是念叨的让她争宠……
其实她不明白,宜嫔一直在很努力地争宠!
争宠,争宠,不是和德嫔过不去才叫争宠。
真正有用的争宠,该是努力成为皇上心里最喜欢的样子才是。
宜嫔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其实她真的很努力了——皇上想要她懂事,她就懂事,想要她大度,她就大度。皇上希望主位们一团和气,不要针对永和宫,她就和德嫔做个君子之交,有来有往。
可惜……
可惜德嫔实在太厉害了,显然德嫔也知道这个道理,而且比她更清楚皇上喜欢什么样的,更摸得清皇上的脉。而皇上既然已经得了最贴心的那个,自然就看不上其他的了。
宜嫔能怎么办呢?
只能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罢了……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怜悯
◎没了额娘的孩子。◎
过了颁金节, 后宫又出了一个颇为轰动的新消息——赫舍里家和钮祜禄家又有姑娘进宫了,还是两位先皇后的亲妹妹!
现在主子在宫里地位稳固,又有两位阿哥傍身, 季纶再说起这种进新人的消息就没有什么忐忑了。
沈菡听到消息一愣,先皇后的妹子, 这两个姑娘她知道, 好像也是年纪轻轻就……
季纶见主子听到消息面露惆怅, 不解道:“主子?”
沈菡回神:“哦, 知道了。这两位格格今年多大了?”
季纶:“赫舍里格格今年十七岁,钮祜禄格格十四岁。”
沈菡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钮祜禄格格几岁?”
季纶:“十四岁。”
沈菡:“……”
哎,又一个。
这位应该就是温禧贵妃吧?据说挺得‘康熙爷’宠爱的, 高位妃嫔只有她生的最多。而且孝昭皇后她也见过,端的是美艳无双, 这一母同胞的妹妹想必也差不到哪儿去。只是不知她为何竟也像孝昭皇后一样年纪轻轻就过世了。
沈菡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感觉。她仔细分辨了一下, 想弄明白心里这点别扭到底是来自于什么,沉思了好一会儿却仍有些茫然。
福格怀七阿哥时, 她的心底毫无波澜,甚至信誓旦旦地肯定道,自己将皇上视为“君”……
觉禅氏突然冒出来的时候,她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可没几天她就悄无声息了,沈菡并没有来得及抓住心里的一点思绪。
再后来, 出了七阿哥的事。
那次之后,她与皇上的感情有了些变化,但她又要伺候皇上, 又要照顾孩子, 还要管理宫务, 一直也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这些转变。
这次,她心底骤起的波澜又是因为什么呢?
难道她……
有所动摇了吗?
宫里不乏眼明心亮之人,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的进宫,显然完全是皇上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
如果说之前的孝昭皇后是为了‘激励将士’,拉拢满洲军功集团,那么这次的钮祜禄氏,就是为了‘赏功’,弥补钮祜禄一族在内廷主位上的空缺。
至于赫舍里氏——赫舍里家已有太子,她的入宫不过是为皇上平衡之用罢了,分量比钮祜禄氏差得远。
这一点从皇上给的位份待遇中一目了然。
钮祜禄氏虽称格格,但皇上谕令内务府给予了妃之等级份例,赐居永寿宫正殿。而赫舍里氏只给予贵格格之等级,赐居储秀宫偏殿。
修葺一新的永寿宫散发着新漆的味道,正殿面阔五间,明间、次间、梢间皆装饰一新,一水的新家具,辉煌轩丽。
明间设红雕漆嵌玉石花卉宝座,座身及屏风通体以木胎剔红及镶嵌手法制成,满雕云龙纹,凸嵌各色玉石的花卉及水蓼。
两侧设红雕漆云龙纹方香几,上陈象驮宝瓶,左右另有甪端、碧玉香筒各一个。①
如此厚重奢华的宝座,本来身形就偏矮的妮楚娥坐在上面,显得更加瘦弱娇小了。
比起姐姐孝昭皇后的张扬和凌厉,她的性格显然要温柔平和许多,对着底下跪着请安的宫人,语调柔和,不疾不徐。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位主子看起来并不难伺候,家世又显耀,还是先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他们实在是有福。
妮楚娥出身大家,教养良好,对处置宫务,应付人情往来等事也不陌生。
不过她被家里教导得性情有些怯懦,表面表现得再镇定,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忐忑。
她强撑着主子范儿接见完永寿宫的宫人,等人都退下后才长舒一口气。
妮楚娥看向寿嬷嬷——她是姐姐的奶嬷嬷,额娘说寿嬷嬷当年久居宫中,熟悉宫中人事,让她有事多请教她,多听她的建议,切忌自作主张。
妮楚娥忐忑道:“嬷嬷,我刚才没有什么不妥吧?”
寿嬷嬷语气温和道:“没有,格格做得很好。”
妮楚娥放下心来:“那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