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180)

作者: 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雅利奇也很好奇,想跟着哥哥们一起玩儿。

玄烨对此没什么意见,还和沈菡说让她也去。

一大清早,玄烨就要带着亲兵出发,据他说这次想往更深的山林里去转转:“朕这次去得远,要是晌午回不来,你和雅利奇就先吃饭吧,不要饿着肚子等朕。”

沈菡一边点头,一边给他整理袖子:“行,我给你的腰包里放了点心,用油纸包着。这几种冷着吃也好吃,不会掉渣滓,都是一口一个的量,你悄悄吃不会被发现的。”

玄烨一笑,在她脸颊上轻轻亲了一口:“知道了,朕会吃的,你要是无聊,就带雅利奇去南怀仁那边玩儿吧,虽然你听不懂,不过他那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打发时间。”

沈菡:“……”

她已经习惯了他的‘开放’,不过看来他对她的知识量认知也就和雅利奇差不多,还不如被他吩咐‘要好好跟着南怀仁学习’的太子和大阿哥,属于‘只能去看看热闹’的范畴。

沈菡有点儿沮丧,其实她觉得她比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懂得都多来着。

——不过,当她亲眼见到南怀仁正在做的事情后,这个认知就有点儿动摇了。

南怀仁很好找,不光是因为他身边站着太子和大阿哥以及一堆护卫,还因为他的身边放着很多巨型仪器,在荒山野地里非常显眼。

沈菡走近后打量这些仪器,然后很沮丧地发现自己一个都不认识。

南怀仁热情地给她介绍:“回禀娘娘,这个是赤道经纬仪,这个是黄道经纬仪,那边那两个是纪限仪和天体仪。”

他说他在玄烨的吩咐下一共铸造了八种天文仪器,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钦天监还有一座地平经纬仪,非常巨大,无法带到这里来。”

沈菡:“那这些都是怎么运过来的?”

南怀仁:“皇帝陛下指派了一位官员主管我的仪器安全运输,这些都是用马驮来的。”

雅利奇对仪器不感兴趣,但对这个长得不一样的大胡子很感兴趣,好奇地问他这是在做什么。

南怀仁:“公主殿下,我在遵照伟大的皇帝陛下的吩咐,记载大气和土地的各种现象,测算纬度、磁针差度以及山的高度。”

沈菡:“……”

这个事情要怎么算?

完了,她竟然不会!

输了orz。

太子和大阿哥是被安排来学习的,但显然他们两个没有一点儿西学或者说数学、天文学的基础,乍一接触这些知识,和听天书一样。

大阿哥还算平静——他本来就不感兴趣。

太子看起来却像是受了很大的打击。

他从小在众人的夸赞中长大,文治武功都学得不错,师傅们也都夸他学得好。

这还是头一次遇到他完全无法理解的知识。

而且这还是汗阿玛指定让他们学的,他身为太子,怎么能学不会呢?

沈菡见太子整个人都有些烦躁了,安慰道:“这个大概是要有基础才能明白的,你一时不理解不代表什么,等你学过基础课之后很快就能理解了。”

南怀仁听到她的话反应过来,也安慰太子:“是的,太子殿下,德妃娘娘说得对。您没有学过数学和天文学的课程,无法理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太子心里稍感安慰:“是,德额娘,我明白了。”

只是他仍然难以摆脱惶恐的感觉,特别是当汗阿玛回来以后。

胤礽很害怕汗阿玛问他学会了什么,他却回答不出来。

不过玄烨自己学过这些课程,当然知道基础课的重要性。

他让两个孩子跟着,只是希望他们先对这些有个概念,熟悉了解一下,具体的课程肯定要回京后再安排的。

玄烨嘱咐太子:“南怀仁是有真学识的,天文地理与数术之中,大有机窍真理。你为大清太子,当明白天下之大,清楚疆土之边,方能心怀警慎,不妄自尊大。其中的学问,待回京后,阿玛再找师傅为你分说。”

太子松了一口气,恭敬应下:“是,儿子一定勤奋向学。”

……

作者有话说:

①本章参考文献:南怀仁回忆录,康熙著作《几暇格物编》地球一篇,《论语·为政》等。

康熙这个地球仪,是中国最早的,也属于世界上很早的之一。

康熙对西学的研究在那个时代看是很广泛也比较深入的,虽然因为时代局限性,他只研究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还因为三藩之战中断了数年,不过以他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这个学习速度和广度,足以说明他极高的智商和充沛的精力。

②明清沿袭“内中外夷”的华夷世界观,有时也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中国”一词,但仍未以之作为正式国名。康熙本人所写的书中使用了这个词。

康熙和南怀仁对地球的理解只是站在那个时代上的理解,不是很正确,不过已经很进步了。

第104章 眼界

◎真实的我。◎

太阳渐渐落下山去, 漆黑的夜幕开始笼罩,营地中燃起星星点点的篝火,照亮了原本暗沉的河岸。

不用整天赶路后, 整个营地的氛围都显得轻松了不少,不当班的侍卫围着火堆烤肉、喝酒, 肆无忌惮地大说大笑。

玄烨并不禁止, 反而觉得如此做派才能体现满洲精神, 因此常与将士同乐。

御驾驻跸的屋子前也燃着一架篝火, 玄烨与沈菡带着雅利奇从屋里出来。

篝火前站着几个人,太子、大阿哥、南怀仁和两个不认识的大臣。

众人互相见礼,两人给皇上行完礼, 又给沈菡见礼道:“奴才索额图(明珠),参见德妃娘娘, 五公主。”

沈菡让这两个名字吓了一跳, 勉强保持镇定道:“免礼。”

这两个人名可真是如雷贯耳啊!

沈菡不免悄悄打量了一眼。

纳兰明珠现任武英殿大学士,从长相和气质上看, 他不太像满洲人,更像汉人。

不过想想能养出纳兰性德那样的文人,有这个气质倒也不意外。

但纳兰性德今年五月刚刚过世,失去了最骄傲的长子, 纳兰明珠显得十分清癯,面上犹带憔悴。

玄烨关怀地询问了几句, 虽并未提及纳兰性德,但语意真挚。

明珠感怀道:“劳万岁惦念,奴才不妨事。”

沈菡知道玄烨对纳兰明珠的才能一直是比较认可的。

穿越前她了解的比较片面, 以为康熙重用明珠是为了打压索额图。

但自从玄烨和她叨叨的事情越来越多后, 她渐渐明白了。

不管是索额图还是明珠, 二人都是很有才能和眼光的能臣,并不是完全凭借玄烨对平衡权势的考量才坐上高位的,主要还是靠他们自己。

特别是纳兰明珠。

如果说索额图的晋升和权势还有太子的原因在,那纳兰明珠的崛起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他的能力和眼光确实出众——沈菡并没有听说他与大阿哥有关联。

明珠和惠妃并无亲属关系,大阿哥现在整天在畅春园读书,偶尔出去跑马围猎,身边也跟着无数的侍卫,一举一动都在玄烨的监管之下,两人根本无从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