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261)

作者: 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玄烨点头:“要车裂、凌迟还是绞杀,随你的意,或者你想让他们多受些折磨和刑罚再死,也可以。”

沈菡握着这封折子,看着这上面一个个猪狗不如的人名,心里没有丝毫犹豫。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像含着冰,又带着一股明显的快意:“那我要这些人全部先受一遍宫刑,然后把他们曾经对那些孩子做的事,也对他们做一遍。”

她认真且坚定地说:“我希望他们统统变成‘赏瓶’!”

玄烨静静看着她,沈菡却没有动摇。

她知道这样的话,可能会改变玄烨一直以来对她的印象,可是她就是想这样做,她必须要这样做。

她甚至第一次感受到拥有权力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沈菡看着他一字一句坚定道:“我希望有人每天给他们喂水喂饭,擦身沐浴,治病上药。我不要他们死,我要他们好好活着,每天做一个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赏瓶’。然后把这些瓶子摆在城门口,让天下人都看着。”

也让天上那些枉死的孩子们都看一看。

安息吧。

瞑目吧。

希望你们的来生,再无苦痛与烦忧。

玄烨笑了:“好,如你所愿。”

作者有话说:

女主从独善其身到想要兼济天下需要过程,公主、生育、陋习、惨案等等,都是在铺垫,一点一点改变她的心态。

哎,长篇好累。

第154章 尊师

◎事发突然。◎

夏日的畅春园天高水长, 奉宸院引入的各种水禽、鱼鸟经过这几年的繁衍,已经颇具规模。

每到盛夏,便能看到各色水鸟在前湖和后湖中成群结伴、怡然自得的嬉戏。

玄烨半梦半醒间感觉好像有东西在自己耳边蛄蛹, 他伸手一摸……摸了一手猫毛。

玄烨无奈睁眼,枕头边窝着一坨猫。

“娘唔~”

朵朵蹬直两条后腿, 把前腿并拢向前, 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它完全没发现玄烨对猫毛的嫌弃, 伸完懒腰高兴地贴过来闻玄烨。

玄烨敷衍地摸两把, 在它伸舌头要舔他的手时迅速起身躲开了。

一直趴在床脚的花花睁开眼睛,见他走了,站起来悠哉悠哉走到他的枕头上躺下, 开始舔毛。

玄烨:“……”算了,习惯了。

沈菡听到耳边响起呼噜声, 习惯性往上一摸, 把花花搂到怀里,娘俩儿翻个身继续睡。

玄烨拿起衣服抖抖毛, 一边披上往外走一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也不嫌热。”

朵朵觉少,醒了就不爱睡了。

它屁颠屁颠跟上准备更衣洗漱“爸爸”,撒娇讨要小鱼干。

九经三事殿中已经站满了等着候见的朝臣,玄烨每天一走进正殿, 这一上午都别想闲下来。

顾问行:“皇上,工部尚书汤斌在外候见。”

玄烨一皱眉, 想起之前徐乾学交上来,汤斌离任苏州时发布的安民告示。

“宣。”

他正好有事找他。

前几日钦天监一小臣上疏言事,其中‘谕教元良’‘宜选择正人’一句, 有暗指应停止教导太子满洲旧例之嫌, 令玄烨十分不悦。

汤斌乃是他亲自指定的太子先生, 玄烨觉得有必要嘱咐他两句:“之前有在外之小人,言说教导太子,宜选择正人,令之辅导。你们在朝野皆有闻誉,是以朕才特地委任你们教导太子。尔等应体察朕意,勿使皇太子为不孝之子,朕为不慈之父,如此便是朕之大幸!”

汤斌教导太子自然不敢不尽心,皇上突发此言,他有些不甚明白:“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玄烨语气更严肃了一些:“设使皇太子入于汉习,皇太子不能尽为子之孝,朕亦不能尽为父之慈……”

汤斌一愣,恭敬道:“是,臣领命。”

又循例颂圣道皇上教谕元良,旷古所无,即尧舜莫之即。

玄烨皱眉,心中不悦:“这不过是馋谄面谀之语,你心中果真做此想法?”

汤斌惶恐,不明白皇上为何突然猜疑他:“臣……”

他待要解释,玄烨的面色却已恢复如常:“罢了,你退下吧。”

汤斌只好忐忑不安地告退。

他走后,玄烨想起告示上‘爱民有心,救民无术’四字,仍旧恼火非常。

之前明珠等人揣测‘董汉臣不识书,背后必定有代草者’,暗示这代草者便是汤斌。

玄烨对此并不太相信,汤斌一向耿直,不涉党争。

如今,他却有些迟疑了。

九经三事殿附近便是大学士的值房。

今日屋内只有明珠和余国柱二人,余国柱凑近明珠耳边小声道:“适才有人瞧见汤斌从前殿出来,神情似有不妥。”

明珠手中的笔一顿,如此看来,终于有些成效了。

余国柱:“我看大约是徐乾学呈上的告示起了作用。”

皇上对汤斌的信任实在牢固,他们使了这么多招数竟都动摇不了分毫。

没想到最后竟是靠南派切中要害,如今皇上疑心已起,他们继续推波助澜就方便了。

明珠:“汤斌此人惯常一副假道学的做派,看他不顺眼的可不止咱们。”

占了皇上的信任不说,竟还得了太子的敬重,好事都让他一个人占了。

偏此人还不识抬举,不受拉拢。不把他搞死,改日御前和太子身边,旁人如何说话。

余国柱沉思片刻道:“皇上拟召翰林、詹事进行考校,我看此事大有文章可做。”

明珠点头:“你去安排,此事不宜再拖,时间久了,恐皇上会醒过神儿来。”

余国柱只犹豫一点:“索额图……”汤斌毕竟还是太子的老师,恐索党会从中作梗。

明珠:“此事与太子无关,没了汤斌,太子还有的是老师。”

何况索额图未必对汤斌多满意,不然徐乾学下手时不会半点不顾及。

明珠:“董汉臣所言‘慎简宰执’,背后必定是汤斌在指使。此人一日不除,御前再无你我立锥之地!”

*

玄烨原本召集翰林、詹事进行考较,是因为学士德格勒在他面前言称熊赐瓒等人所学甚劣,非可用之人。

玄烨不愿听信虚言,自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满汉学士互相不满,不若当众考较,以论真假。

若真是满学士赢了,也可在汉臣面前为满洲正名,洗刷一直以来“汉人学问胜满洲百倍”的言论。

谁知,考试结果竟令玄烨大失所望,满洲侍读学士德格勒、侍讲徐元梦等人的试卷不但远远不如汉人熊赐瓒,德格勒甚至卷不成文,令玄烨大感丢脸。

——更让他生气的是,汤斌见了德格勒所作卷后,竟当着他的面大笑,笑到连手里的文章都扔了。

玄烨心中恼怒,面无表情道:“卿何事发笑?”

汤斌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请罪:“臣因彼所写词语毫无文气,不禁大笑,甚属失礼,望皇上赎罪。”

玄烨看了他两眼,没再多说什么。

*

沈菡发现玄烨今天回来后好像心情不佳:“怎么了?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