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264)

作者: 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索额图烦躁地翻动着眼前的各种消息,如今朝中明珠势大,他能第一时间得到的消息很少,这让他们显得很被动。

就像这次,汤斌、耿介都是汉臣、太子师,为何突然失去皇上的信任被针对,他们毫无头绪。

常泰也急:“此事拖不得,再这么下去,万一两人出了事,太子的处境将极为尴尬。”

两人都是纯臣,尤其是汤斌,在汉臣中一向有人望。

今受此大辱,虽然不是出自太子的授意,但外人不知内情,只会认为太子不尊师重道。

作者有话说:

参考文献:同上章。

第156章 旧症

◎重归紫禁。◎

索党本就与满洲勋贵一派不对付, 若再失了汉臣和中立派的支持,太子还剩下什么?

索额图冷静下来想了想:“我看此事必有明珠等人从中作梗,不然皇上绝不会突然发难汤斌。”

皇上比任何人都重视自己在汉臣中的圣誉, 又一向优待汉臣,示下以宽。

现在竟用上这种手段, 可见怒极, 必定是有人对圣上说了什么于汤斌极不利的言论。

常泰:“叔父的意思是, 明珠等人设计馋陷?”

索额图摇头:“他们究竟跟皇上说了什么, 咱们无从得知,但我估摸着八九不离十。”

对皇上而言,‘谕教元良’四个字, 绝比不上‘慎简宰执’的触动大。

如今内阁学士是两满三汉,满人是明珠和勒德洪;汉人是王熙、宋德宣、余国柱。去掉已回苏州养病, 遥领虚衔的宋德轩, 实际上为两满两汉。

明珠现为大学士的首脑,余国柱是其死党, 对其言听计从;王熙见风使舵,依附无为,勒德洪无足轻重,因人成事。

——内阁可谓明珠一人的天下。

因此, ‘宰执’一词出来,想必他们格外刺心害怕。

常泰未解其中逻辑, 那这和汤斌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若是害怕,自去向皇上请罪就是,搞死汤斌, 皇上也不会从轻发落他们啊?

索额图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问问问!就知道问!我哪知道明珠那老家伙怎么想的?!”

他要是事事都知道, 不早就把他们那伙人干掉了!

索额图:“你管他们和汤斌有什么矛盾, 为什么要针对他。现在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先把太子摘出来,可别汤斌没玩完,太子先被卷进去了。”

原本汤斌作为太子的老师,该是铁杆的‘太子党’。

谁知这家伙软硬不吃,一心只做纯臣,索额图正好也看他不太顺眼。

没了汤斌,有的是能做太子老师的人。

不过他倒归倒,可万万不能牵连了太子。

索额图:“太子一向规行矩步,我猜皇上不见得有牵连太子之心,许是一时怒极没顾上。”

他得上个折子给皇上,提醒一二才是。

果然,折子呈上不过两日,无逸斋便接到了皇上的谕旨:“向来讲书,尔等皆坐,今以皇太子委付尔等,应坐应立,宜自言之。尔等侍立,朕焉得知?皇太子欲赐坐,未奉谕旨,岂敢自主?”

索额图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管汤斌等人敢不敢坐,至少皇上的旨意在那明摆着,这罪过不用太子担着了。

*

畅春园的讲书,对汤斌来说当然是极难容忍的。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了皇上,是以也无法辩驳,只能以病请辞教导太子一事。

然而这却给了满汉臣工竞相弹劾的借口,认为他并无疾病,却以病请辞,更显得不真不诚,有欺君之嫌。

还有人弹劾他在教导太子之时“擅执朱笔”,但汤斌当时不过是应太子所请,接过太子给他的朱笔,将太子书法功课内写的较好的字圈出来罢了。

总之,汤斌突然被群起而攻之,一时应付不暇,名声日坏。

之前曾赞其为恺悌君子之人大多转了口风,认定其为‘假道学’,自己只是为其虚名所无误,离他而去。

引人唏嘘。

*

前朝风云变幻,后方一无所知。

玄烨之前一副再也不想提起汤斌此人的样子,沈菡当然不会没眼色地再去追问。

倒是后来胤禛来请安时,沈菡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一点儿新的端倪:“你说太子的先生出事了?”

难道汤斌短短不过几日便过世了?

胤禛说起此事也很困惑:“并非过世,太子原本一直受教于工部尚书汤斌,却不知为何,前些日子汤先生突然自请归山。”

胤禛等人年纪渐长,虽然功课进度不一,导致众人不方便在一起上文课。

但前段时间玄烨在无逸斋新建了皇子的演武场,骑射还是可以同上的。

现在众阿哥下午的骑射课都改到了无逸斋,众人与太子接触的频率直线上升。

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一增多,很多消息自然而然就会传到耳朵里。

胤禛:“二哥这些日子情绪十分低落,我看他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无逸斋为太子上文课的先生更换十分频繁,并无具体承教之人。”

等于说现在教导太子的官员全是临时工,所谓的东宫出阁,再没了主讲先生后,恐怕也名存实亡,难以为继了。

沈菡想起之前玄烨的愤怒,心里隐约猜出点儿什么。

之前玄烨曾与她说过,大清立国以来,直到现在,入仕朝廷的汉人,心中隐隐仍以‘道统’自居,妄图对满人,甚至对皇帝、皇子‘为师为相’……

难道汤斌作为当朝大儒,竟也不小心犯了玄烨的忌讳……

不过只是一瞬,沈菡就将这心思掩下了。

她看看眼前的儿子,斟酌提醒道:“你和弟弟平日勤习汉书并无不妥,但也不要忘了祖宗的传统,满书与骑射亦不可荒废。”

胤禛和胤祥对视一眼,起身恭敬道:“是,儿子记下了。”

他们只说这么一句也就罢了,母子自有默契,有的事情意会即可。

沈菡见儿子下巴上已经泛起青色胡渣,忍不住伸手戳戳:“长大了。”

胤禛自己伸手摸摸,有些不好意思:“这两天刚长出来的,只有这一点点。”

沈菡:“刚开始都这样,慢慢就多了。等长长了记得每天早上都要修面,修的干干净净才好看。”

胤禛点头:“我知道的,额娘。”

沈菡听他的声音好像也有点儿不太对:“回头额娘让膳房每天炖个冰糖雪梨给你吃,养养嗓子。”

她觉得儿子可能快要到变声期了。

雅利奇刚才一直在旁边安静听额娘和哥哥说正事,听到冰糖雪梨才开口道:“额娘,这是什么,我也想吃。”

沈菡摸摸女儿的小嫩脸蛋儿:“那额娘也叫人给你炖一个尝尝,不过这个其实不好吃。”

冰糖雪梨主打清热润肺对嗓子好,但味道真的一般般。

果然雅利奇和胤祥吃过后都一脸嫌弃:“太甜了,味道好奇怪。”

玄烨回来后见到这个还纳闷:“怎么吃起这个来了?是谁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