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297)
“太监?难道是宫里出事了?”
“哎,我知道!我常串的一户人家,家里老爷在步军统领衙门当差,那家的下人说这是在抓奸细呢!”
“抓奸细?难怪了,这不正打仗呢么!”
……
王二在胡同里听了一圈下来,约摸明白了,合着朝廷这是抓奸细呢,没想到这奸细能混到宫里当太监,竟还攒下钱开府当了老爷,真是不简单啊!
*
寿萱春永。
沈菡与太子、内阁及内务府的臣子正在列座议事。上首的主座空着,左右两侧的首位上分别坐着沈菡和太子。
堂下立着一人,正是昨日在京中抓了一日‘奸细’的步军统领费扬古。
费扬古将昨日查实的案情,捉拿的一干人犯逐一禀奏:“现已查实太监袁大马、袁立儿、王五、傅九、刘四等人,不但私贩宫内冰山,且数年间于各宫内盗窃财物无数。去年八月间,连毛儿、张二套、狄合儿等人曾三次混进东华门,由马道上城,至午门楼,偷出门钉四个、铜瓦四块、铜散水三块……”
沈菡听着,觉得这伙人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许是盗窃珍宝和首饰过于显眼,他们竟异想天开,把心思打到了一般人注意不到的地方。
最后更是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他们自己用绳索制成了蜈蚣梯,攀爬到了慈宁宫前殿的屋脊之上,偷出了龙口宝匣内的金钱、金银锞子若干,连檐头的铜练都没有放过,一并摘下来了。
费扬古:“今年三月初十日,袁大马又约了太监狄合儿,数次由东华门马道上西角楼,将宝顶锉出金屑,每次偷出二两有余……”
沈菡:“……”
有想法,这还真是变着法儿的捞钱啊,竟还能想到宝顶上的金子?
如此看来冰山果然是个引子罢了,真正捎带出去赚钱的东西是这些。
沈菡:“销路可已查明?”
费扬古:“禀娘娘,这些人盗得宫中财货后,都交给了京里德隆铜厂的厂长侯善祥,此人已被拿下,被捕时,手中尚有未卖出的金银铜料。”
沈菡点头:“做得好。”
——这位步军统领沈菡之前当然是不认识的,但玄烨临走之前特意单独叫了几个人让她见见,其中就有这位费扬古。
玄烨当时道:“虽说京里凡事都有内阁主理,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有这几个人,至少能保证你护住自己和孩子。”
他递给她一方从未见过的印鉴:“这是朕的密印,见此印便如见朕。朕离开后,你若有什么事需要人帮忙,可凭此印调遣他们。”
沈菡愣愣地接过来,听到他对地上跪着的几个人道:“若贵妃有事差遣,尔等侍贵妃,当如侍朕。”
“臣领命。”
……
不过沈菡虽然这次调用了费扬古,但步军统领只负责稽查城门、缉捕盗贼、申禁巡夜等事,查到这里已经完成了任务,再查下去就越权了。
沈菡:“此案案情重大,一应案卷及人犯合该移交刑部处置,由刑部审讯后定案定刑……”
费扬古听到德贵妃让他将案卷及人犯移交刑部,配合刑部办案,毫无异议:“是,臣定竭尽全力配合徐尚书查清此案。”
在座的除了太子,还有大学士伊桑阿,内务府总管大臣海拉逊,刑部尚书徐乾学、敬事房副总管李玉,但没人主动说话。
屋里所有人都沉默地听着德贵妃吩咐步军统领。
——说实话,他们可真没想到,皇上竟私下给了德贵妃指挥步军统领的权力……
这岂不是把整个京城的安危都交到了贵妃的手里?
而且德贵妃不过一介女流,竟能这般迅速地拿下人犯,放出流言,稳住局面……
伊桑阿垂首掩饰神色——此女胸有丘壑,不可不防啊。
沈菡安排完步军统领这边的事,又看海拉逊:“慎刑司里扣下的几个人犯,现今如何?”还活着吗?
海拉逊心里一紧,额上几乎要渗汗了。他恭敬地上前,小心道:“禀娘娘,昨日,太监袁大马吃不住刑,曾企图畏罪自尽,好在监刑的太监及时拦下了。臣已命狱医为其诊治,性命无碍……其他人犯目下仍在受刑。”
沈菡听完面上没什么表情,淡淡道:“嗯,没死就好。慎刑司里都是老人了,什么人能死,什么人不能死,想必海大人比我清楚,就不用本宫多说了吧?”
海拉逊冷汗连连,跪下道:“是,臣再不敢有半点儿疏忽。”
第179章 危急
沈菡没有再就此多说什么, 敲打一二就行了,过犹不及。
虽然这次的事情很可能涉及到上三旗的包衣世家,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但海拉逊作为内务府总管大臣, 身居高位,又颇得玄烨的信任,大概率不会干这种自掘坟墓的傻事。
不过最后估计也逃不了一个失察的罪名,但失察总比包庇要好, 海拉逊是个聪明人,应当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宫中律例, 慎刑司主要负责内务府包衣、匠人以及太监所犯的案件。
凡杖一百以下的一般案件,由内务府自行审理结案。涉及人命或案情重大复杂的, 则移交刑部, 敬事房同样。
所以接下来步军统领、内务府、敬事房都要移交人犯, 配合刑部办案。
前有太后和太子的大旗挂着, 后有皇上的心腹步军统领压着, 众臣当然没有意见,纷纷上前应道:“臣谨遵娘娘吩咐。”
沈菡看向太子:“太子可有什么要吩咐的?”
众臣也都跟着看向太子,伊桑阿的目光中甚至不自觉流露出几分期待, 希望殿下能说点儿什么, 至少不要被一介女流压制。
可德贵妃这样强势, 考虑得又这样周到,三下五除二就安排好了一切。
这让连政务的边儿都没摸过的胤礽,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胤礽的心里混杂着各种复杂的想法,他似有许多话想说,最后却只能恭敬道:“您是长辈, 汗阿玛在外,孤都听长辈的。”
沈菡点点头, 转向伊桑阿:“此间诸事,当速上折,禀奏万岁。”
伊桑阿面不改色:“是,臣领旨。”
*
好不容易处理完此事,紫裳扶着沈菡回了清溪书屋:“主子,用不用叫太医来看看?您这一天一夜操心劳累的,之前就没吃多少东西。您这还怀着身子呢……”
沈菡疲惫地摆摆手,踢掉鞋子往榻上一趟,疲惫道:“我没事,不过吩咐几个人,说几句话,累不着什么。再说我现在也吃不下。我先眯一会儿,等起来再吃吧。你去看看二公主和三公主回来了没有,若是回来了,即刻叫她们过来。”
宫里也得尽快压下去,免得消息传开。
该约束的要约束,该安抚的要尽快安抚,有棒子有甜枣,才能尽快平稳局势……
又想起玄烨,她得尽快把这里的事情跟他说清楚,免得朝臣上的折子不尽不实,他不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