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310)

作者: 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谁又敢把皇长子怎么样呢?

难道他还会重罚自己无官无爵的长子吗?

沈菡也无奈:“其实大阿哥站出来, 这事儿反而更好了局。明珠等人绝不敢像攻讦裕亲王那样明晃晃地攻讦他, 反而会揣度圣意帮他说话。到时这事儿处理起来, 方是进可攻,退可守, 更有操作的余地。”

况且胤褆如果能够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担当,既可向朝廷示之以忠,向伯父示之以孝, 又能向将士和大臣们示之以义,到时候尽揽人心, 或许还可因祸得福。

这才是玄烨喜欢且欣赏的处理方式,可惜大阿哥没有学到玄烨半分的手段,不仅未能好好周全此事,还上这样一封折子给全毁了。

无情无义,不孝不智,叫玄烨如何不失望。

玄烨听完沈菡的话,顿生知音之感。

他忍不住将她揽过来,埋首在她的胸腹间叹道:“这世上,真的就只有你是真的懂朕了。朕的身边要都是你这样的聪慧之人,该有多好。”

偏偏放眼望过去,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全是蠢蛋!就没几个聪明人。

沈菡摸摸他微凉的脑门儿,觉得自从上次生病,他好像变得更加敏感多思了一点儿:“我这也不是聪明,我只是已经习惯像你一样想事情了。”

他手把手教导了她这么多年,她的思维模式现在已经完全变了。

考虑事情永远从大局出发,从本质问题出发。以点及面,面面俱到,将人心、局势、未来全都细细思量过后,方才能下决断。

玄烨闻言一笑——是啊,他终于把她带到了这个位置,成功教她一步一步站了上来,有了能够与他并肩而立的坚韧。

可这其实也是她聪慧,道理人人都懂,可最后能领会精髓的,又有几人?

而且,他给了她权力,可她却并没有因此迷失自己,多么难得。

想到这儿,玄烨的心中柔情顿生。

他把她拉下来,抱在腿上搂着:“这么说来,朕这个老师还是做得不错的。”

老师……

沈菡面上一红,按住他有些不老实的手:“还不到时候呢……”猴儿急什么。

两个人的手在下面暗暗角力。

玄烨低下头亲她的脖子:“朕又没想做什么。但教导了这么多年,如今学生长成,做老师的收些束脩……不为过吧?”

他的语气一本正经,沈菡却忍不住脸色爆红——这人吧,有时候越成熟,反而脸皮子越薄,还不如年轻时候奔放了。

她想站起身逃跑,偏偏被人按住,动弹不得。

玄烨看她这羞窘的模样心中宛如有鲜花盛放:“朕记得,以前总有人爱拿这话来挑衅……”

他的手越来越不老实:“朕当时就说了,让她等着。”

沈菡的眼睛渐渐漫上氤氲的水汽——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啊,真是好一个记仇的小心眼儿!

……

一番温存过后,玄烨数日疲倦又懊丧的情绪好了许多。

沈菡给他宽心:“大阿哥还年轻,又是第一次出学堂。落到朝廷这一群人精里头,他哪里能抵得过,被忽悠了也是正常。你好好和他说说这里面的门道,他自然会懂的。”

玄烨明白她的好意,但他也有自己的道理:“你是一片慈母心肠看待这些孩子,但朕……皇子在学堂,朕可以用慈父的标准要求他们。但他们进了朝堂后,朕就只能是皇帝。在其位,便要谋其政。若是他们因为自己的智谋手段不足,而被人算计,那只能说明,他们还不适合朝堂。”

当年他登基时不过八岁,朝臣看他,可有因为他是小孩子而对他温柔过半分?

他决定擒拿鳌拜的时候才十六,若是失败了,鳌拜可会因为他‘年轻’,而放过他?

玄烨:“朝堂本就是个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地方,哪里容得下半分温情?”

沈菡:“……”也是很有道理。

算了,大阿哥自有亲爹娘教导,她只要玄烨别整天生那么大的气,气坏身子就好。

不过玄烨说完,看了看沈菡,想她也是好意,便又顺着她说道:“朕知道了,谅他这是第一次,朕会好好和他说的。”

*

大军不日凯旋,战后奖惩的一应事宜,纷纷扰扰了数日才了结。

玄烨的处置方式不出沈菡所料,真是尽显‘康熙爷’的风范,和她之前猜的几乎差不多。

像裕亲王,明面上,玄烨立刻当着群臣对着他大骂了一通。

说他本该将功补过,直接战死沙场!回来死在京里简直就是自找羞辱!

痛斥之声回荡在九经三事殿里,把裕亲王骂得是狗血淋头,众人都以为裕亲王这次算是彻底完了。

一干因为放跑噶尔丹可能会受到牵连的将军们,见位高权重的裕亲王都被骂成这副样子,这一路心里憋的怨气消散不少——好在皇上明事理,没有将这锅推给他们。

不过么……

胤禛和胤祥来清溪书屋给额娘请安,沈菡为了避免孩子们将来办差趟雷,把玄烨在此事中的思量和手段一一说给孩子们听了,希望他们能领会一二精髓。

沈菡:“你们阿玛虽然这么骂了一通,把灰头土脸的裕亲王赶回了京里,但后来群臣弹劾,要将裕王、恭王和简王全部革去王爵,其他人也都重惩的时候,他又把话往回收了收。”

玄烨把将士们的气消得差不多后,话锋一转又道——虽然这些人让噶尔丹跑了,实是大误!谬误!罪不容恕!

但。

这次的仗毕竟还是打赢了的,所以对于这些人呢,还是应该从宽处理。

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胤褆这次出来后也懂事了,在群臣推他出来做人证时,非常低调地将此事一带而过,只说自己身为晚辈,不应该指证伯父。

沈菡:“所以最后你们的皇叔和皇伯只是被罢免了议政,罚俸三年了事。”

她悄悄告诉两个孩子:“就这,你们阿玛私底下又把裕亲王叫过来,额外给了他“支领官物六年”的权限。”

也就是说,裕亲王虽然被罚了三年俸禄,好似没了进项来源。但他有个好弟弟,接下来会继续管他一家子六年的吃喝用度。

虽然这事儿明面上没人知道,也不存在。但内务府那么多人,是吧?

私底下谁会不知道呢?

而只要大家心里有数,知道皇上的这位“皇兄”圣眷犹在,那裕王府就缺不了进项。

而其他人虽然多多少少受到了惩处,但因为有军功在身,玄烨令兵部照常议功,加加减减,也没有伤筋动骨。

胤禛听完,很快就明白了:“汗阿玛考虑的是大局……噶尔丹跑了,总有一天还要卷土重来。朝廷不能在这时候寒了朝臣宗亲和将士们的心。而且这次的仗也确实打赢了。将士奋勇杀敌,阿玛若只揪着最后的过失不放,对朝廷来说并无好处。”

胤祥也跟着细想:“所以,不若外严内松,高举轻放,将帅们心中感念,下次必将奋勇杀敌,以报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