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377)

作者: 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而将士一旦缺乏必胜的决心和士气,打了也是白打。

胤礽也觉得事情有些棘手:“但以噶尔丹如今的做派来看,打算卷土重来之心昭然若揭,等他恢复过来,挑起战端只是早晚的事罢了。”

不能趁其弱小之际先下手为强,实在叫人不爽。

玄烨倒是早就看透了朝中的局势:“所以咱们父子才要早做打算啊!”

胤礽一愣:“汗阿玛的意思是?”他每日都在读书,打仗……他又能做什么呢?

玄烨拍拍儿子的肩膀:“你年纪也不小了,之前听你皇额娘说,你的格格已经有了身孕?这眼看你也是快要做阿玛的人了,是不是也该早点儿出来为朕分分忧?一心只顾着读书可不行。”

胤礽有些不敢相信,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理解错了汗阿玛的意思。

——这话真的是……想让他上朝理政的意思吗?

玄烨看着胤礽眼中掩饰不住的惊诧,心中涌上几分说不出来的滋味,不过他的面上半分都没有显露,只是轻轻叹了一声,和蔼道:“阿玛知道,朝中有些闲言碎语,也不乏有异心之人,想要离间你我父子二人……”

他不否认自己对太子有身为皇帝的考量,对君王来说,朝中权力的平衡至关重要。

朝堂之上任何一方势力过大,都必将导致朝堂不稳。当权臣或是党魁能够只手遮天,其他臣子便只能成为应声虫,任何反对之人都将被这股势力蚕食。

——一如当年的鳌拜和苏克萨哈。

这些年,索额图借着太子的势,在前朝贪污索贿,排除异己,朝臣畏惧着‘翌日’,敢怒而不敢言。

太子的婚仪为何至今没有定下?因为礼部在索党的暗示和逼迫下,几乎快要将太子的婚仪抬高到与皇帝大婚仪等同的程度。

他们不敢反驳“索相”,只能照着索额图的要求给玄烨上折子。而玄烨碍于明着反对会让人误以为他对太子不满,只能借明党之势拖延此事。

索额图借着抬高太子的地位,巩固自己在朝中的权威,玄烨如何能不怒!

不过玄烨心里也清楚,这些事情与太子无关,他还年轻,并不明白这里面的利益纠葛,满心以为索额图都是为了他好。

但其实朝臣各有自己的家族立场和私心,在江山社稷上,只有他们父子才应该是一体的……

玄烨本意是想解一解父子二人的心结,谁知他才不过说了这一句,胤礽却已经悚然一惊,刚才还带着惊异喜悦的心思瞬间凉了个透彻,他连忙起身请罪道:“汗阿玛明鉴,儿臣一心忠于皇父,谨守储君本分,绝不敢听信小人谗言,生出忤逆之心!”

玄烨:“……”

他起身上前扶起太子,见胤礽面上惴惴不安,不得不把声音再放缓,表现得更加和颜悦色一些:“你不要误会,朕不是这个意思。朕……”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玄烨心中突然涌上一股无力之感,整个人瞬间觉得十分疲惫。

他摆摆手,也懒得再多解释什么,直截了当道:“明日起,你不必再去无逸斋上课了,来九经三事殿随朕一起听政吧。之后朕会交给你一些折子,你要学着处置,若有烦难之处,可以先寻张英、熊赐履和伊桑阿请教。或者直接来找朕也行,朕给你讲。”

这可太突然了!

胤礽完全没想到汗阿玛叫他来是为了说这个,他直接被这兜头而降的大喜讯砸蒙了。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玄烨却已经面色疲惫地摆摆手:“行了,时候也不早了,朕累了,你跪安吧。”

胤礽只好咽下话音,惊喜又忐忑地告退了。

玄烨看着儿子的背影,长叹一口气——罢了,太子心性单纯,又没经过朝中的勾心斗角,难免被臣子拿捏。只要到朝堂历练一番,想必就能明白为君者的不易了。

而且,他们不是一直拿此事挑拨他们父子吗?

这次他就遂了他们的心愿,也省得父子离心。

……

第230章 技术

皇上让大阿哥和太子开始上朝参政的消息一出, 朝堂群情涌动。

‘太子’的光环远非旁人能比,这消息瞬间就把朝臣放在山东和前去办差的三阿哥、四阿哥身上的目光转移了!

朝上因为此事开始了新一轮的暗流,不过这都是玄烨要处理的问题, 和沈菡没关系,她听一听,知道有这么回事也就罢了,她的心思都放在亲蚕礼上了。

倒是玄烨回来后主动提了一句:“前面几个大的书读得也差不多了, 也该出来帮朕分忧了。等老三和老四回来,也让他俩跟着一起听政吧。”

这个沈菡倒是有心理准备, 前面四个阿哥年纪差不太多,不管是为着一碗水端平还是朝中的势力平衡, 玄烨都不会只放太子一个人出去。

不过这个时间点有些出乎沈菡的意料, 她原以为玄烨会在他们都成婚后, 视朝里的动向决定太子参政的事, 没想到会这么早。

是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玄烨点头:“朕要为下一次亲征早做准备。”

沈菡伸手沏了两盏茶放到炕桌上, 闻言眉眼一动,细眉微蹙:“亲征?这么快又要亲征吗?”

玄烨提起此事颇有些忧心忡忡:“嗯,噶尔丹势力恢复得太快, 不得不防。可朝中畏战之风日浓, 若想一鼓作气灭掉噶尔丹, 朕肯定还得亲征。”

而他一旦出征,与噶尔丹便是不死不休。只是这样一来, 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多久,朝中只有大臣坐镇是不成的,太子作为储君, 必定要坐镇京师。所以玄烨决定从现在开始历练太子和诸位阿哥,就是为了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沈菡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开始筹备应对噶尔丹下一次的来袭了:“战事不过才过去一年, 漠西那边的局势已经这么紧张了吗?”

玄烨随口灌下茶水,起身到书房取出沙盘:“是啊……朕也以为上次噶尔丹元气大伤,少说还得缓个五六年。但上个月朕收到了沙俄那边的消息,看噶尔丹如今的举动,北疆局势变化多端,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得早做准备。”

他看了看沈菡,想起件事:“说起来,当初朕真该听你之言,派正经的将军统帅军队,而不该过于依赖宗室。”

上次福全和佟国维等人决策不利,已经让玄烨明白过来——宗室在军事方面的素养还是太低了,想靠这些人干掉噶尔丹是不可能的。

而且宗室为帅,底下的将领便会受到掣肘,即便主帅判断有误,碍于身份,将士们也不敢直言。

玄烨:“是朕自误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下次出征,朕亲自做主帅,当不会再有这样的失误。”

沈菡却早已经忘了上次打仗时自己说过什么话,她靠过去看他摆弄沙盘:“那现在咱们应该怎么准备?很快就要开战吗?”

玄烨摇头:“短期内暂时不会,噶尔丹虽然野心勃勃,但上次毕竟是吃了败仗,长了教训,对大清的实力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必定不敢再轻举妄动,不然不会去和沙俄借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