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463)
玄烨瞧着面前生机勃勃的菡菡,心里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万千。
他耐心地听完她这些想法,搂住她附和:“你说得对,回头朕上朝的时候就说说这个事。这些勋贵大臣真是太不像话了,怎么专捡些坏的学。”
沈菡恨恨道:“就是!必须得把这个风气给扭回来,最好是叫汉人跟咱们学学,或者咱们都跟汉唐学学。”
她眼睛一亮,想起一个好词儿,一拍巴掌道:“满汉融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啊!”感谢政治书。
像满洲之前寡妇可以随便改嫁的事就很好嘛,最近却有人开始说起寡妇不吉利,应该学汉人那样给寡妇立贞节牌坊。
还说小选应该取消寡妇的挑选。
滚犊子吧,她就不取消,必须选寡妇!
寡妇要是改嫁不了,在婆家也是受罪,还不如进宫来,她养着!
呵呵……
玄烨好声好气地哄她:“嗯嗯,你说得都对,这些事朕都记下了,回头一定想办法。”
沈菡爽了:“那你好好干!”
她当然知道这是在为难他,他忙得要命,肯定没功夫管这些。
但那又怎么样?
她就是想吐槽,想唠叨,他在这时候只要乖乖听着,顺着她说就行了。
她只需要一句话——你说得都对!
沈菡开心了,满足了,笑眯眯地钻到他怀里,用甜言蜜语奖励‘懂事’的康熙爷:“你真好,都是因为有你,我才能过得这么好。”
这是实打实的真心话。
要不是玄烨本身就是个思想开放的人,是个见多识广,很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是个能送妃嫔改嫁的皇帝,她哪里敢跟他说这些。
如果不是他,换做是清朝的任何一个皇帝,哪怕她再怎么得宠,她也绝不敢露出这些想法,也没有机会见识和接触那么多事。
她只会慢慢枯死在后宫里,成为紫禁城红墙下的一抔黄土,无人问津。
沈菡从玄烨怀里仰头亲他的侧脸:“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庆幸,遇见的是你……”
如果第二次生命注定要付出穿越到清朝的代价,遇见他,真的是上天对她最大的怜惜了。
这样一箩筐一箩筐的甜言蜜语,简直要把玄烨给埋进去了。
玄烨真是……
他活了一辈子,再没见过比她更直白、更坦然、更热忱,更会打动人心的女子了。
当你得到了她的心,她的爱意便如骄阳下肆意盛放的牡丹,无遮无拦,摄人心魄。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她这样的人。
玄烨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热了……
“我也是。”
她是上天赐给他的珍宝。
——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庆幸,能够遇见你。
……
皇后娘娘在皇上完全不讲道理的宠爱之下,日渐放飞自我,说话和行事都变得愈发直白,整个人的气质也变得慵懒松散,像一只软趴趴、懒得动脑子的大猫咪。
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是每天都和额娘见面的雅丽奇。
本来她最近偶尔自己出门玩,额娘还会盯她两眼,旁敲侧击地问两句。
去哪啊?出去玩?和谁一起去?什么时候回来?
问得雅丽奇一颗小心脏忽上忽下,小鹿蹦跶——她现在还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额娘突然就变了。
看她单独出去,也不问,反而高兴地嘱咐她多玩会儿:“女孩子就是应该多往外面走一走、看一看,不能老是闷在屋子里。”
沈菡看了看抽条长个的女孩,突然想起来闺女是不是从来没自己出过园子啊?
“要是园子里玩够了,不如叫策棱带着你往京里头转转去?”
阿哥们长大后都能随意出园子,整天带着人在京里转悠,这北京城都快被她们逛遍了。
可现在想想,公主们好像都没出去过?
沈菡一愣,突然想起来——不但公主没出去过,她自己也没出去过啊!
清朝的北京城长什么样?好不好玩啊?
“啊?”
雅丽奇还没反应过来,完全没想到额娘会突然说出策棱来,刚想解释一下,沈菡却已经想起了别的心思。
她也好想到京城玩一玩转一转啊!
但如果她只是个妃子,那还好说,但现在她已经是皇后了,再出去是不是不太安全?
这不是她能不能乔装打扮的问题,身处宫闱养尊处优几十年的人,走出去一看就和街上的百姓不一样,再加上身后跟着的侍卫,不引人注意是不可能。
沈菡想到这里有些泄气。
听说京城还有白莲教的余孽在反清复明,哎,看来出去玩是不大可能了……
雅利奇看额娘在那边神游天外,没空理会她,赶紧擦着汗抬脚溜了。
额娘真是,人家还没考虑好呢,怎么好说出来呀……
皇后娘娘的自在和直率也给新嫁进来的三位福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或者说,颠覆了她们原本对‘主子娘娘’的认识。
——皇后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兴致来了说干就干。
福晋们上次跟着去爬山已经觉着很新鲜了,要知道她们在家可是很少出门的。
结果没几天,清溪书屋又传话来,说皇后打算自己包饺子,问她们吃不吃,吃就多包点儿。
这对她们来说也是极新鲜。
几位福晋在家从来没下过厨,满洲姑奶奶的课程里没有这个,京里大家庭都有自己的厨子,便是想吃什么新鲜,也用不着姑娘下厨,买着吃就是了。
太子妃收到消息后有些犯愁,婆婆要包饺子,当儿媳妇儿的不管会不会,总该过去帮个忙,难道还干等着吃吗?
可是她真的不会这个……
太子妃原本在家时也是受过家族各种培训的。石家自从接到指婚的圣旨,前前后后请了七八个宫里出身的教养嬷嬷教导她。
从宫里的人际关系,起居作息、衣食住行、说话办事等规矩,明里暗里各种忌讳,嬷嬷们每天从早到晚的给她上课,就是怕太子妃进宫后对宫中的规矩不熟悉,做错事。
嬷嬷说:“紫禁城是这天底下最规矩的地方,您是贵人主子,是未来的国母。入宫之后任何事情都要再三思量,谨言慎行。旁的福晋犯点小错不要紧,又没人盯着她们。可您要是犯错了,满朝上下,宫里宫外可都看着呢,到时候立足不稳不说,可能还会带累家里。”
额娘说:“你阿玛去得冤枉,家里这是叫人盯上了。你阿玛没了,玛法也跟着去了,堂伯堂叔那边终究是隔了一层,又远在外省,也帮不上你什么。孩子。进了宫,可千万千万要小心,一定不要着了旁人的道……”
是啊,她要千万小心,为了这桩婚事,石家已经搭上了两条人命。可她却连一丝悲意也不能有,还要欢欢喜喜地嫁进来。
她没有退路了,她不能叫任何人失望,不能被人指摘。
结果太子妃学了个十项全能嫁进来,鼓起勇气好好表现,想着一定能令帝后满意,结果皇后不需要她会这些东西,只需要她会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