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483)

作者: 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

畅春园中的生活仍旧闲适安逸。

玄烨一走几个月,沈菡一边忙着照顾越来越调皮的小十一,一边还要关心好像陷入了‘少女相思’的雅丽奇——策棱也被玄烨带走了。

刚开始沈菡对玄烨的离开并没有太明显的感觉,但随着他离开的时间越来越久,思念就有点儿压制不住了。

马上就快要到端午了,内务府又开始包粽子,甜粽咸粽肉粽糯米粽,往年每到这个时候,两人都会就着这满桌的粽子说道说道。

沈菡爱吃蛋黄肉粽和豆沙粽,尤其爱把蛋黄肉粽里面那颗大大的鸭蛋黄抠出来,一咬一大口!

玄烨却不太喜欢杂味的东西,他吃粽子只喜欢简单的白糯米粽子,顶多蘸点儿白糖。

沈菡不理解:“你不觉得噎得慌吗?”

干吃白粽子有什么好吃的?她自从吃到夹心的粽子后,再吃白粽子,总觉得像在吃馒头,一点滋味都没有。

玄烨也不太理解她的喜好:“你爱吃鸭蛋黄,直接吃咸鸭蛋不是更好吃?”

粽子里的蛋黄被糯米裹的黏糊糊的,再掺杂上腌肉的味道,那还是鸭蛋的味道吗?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最后沈菡及时刹住了这场‘咸党’和‘甜党’之争。

她面色严肃地学着传教士的样子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爱可以包容一切,让我们互相尊重吧,阿门。”

一下子就把玄烨给逗笑了,她啊……

今年的端午过得就要潦草多了。

沈菡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前给玄烨写信:“你不在,我觉得什么粽子都不好吃了,都只有糯米的味道,今年的鸭蛋也不香,油也少,只有个咸味……你说小十一怎么那么皮?整天上蹿下跳的!我有时候真的很想揍他一顿,可缓过气来想一想,其他孩子都没挨过打,要是等他长大懂事了,和胤禛胤祥说起来,知道只有他被额娘揍过,会不会觉得不公平?”

可是她有时候真很想揍他呀!怎么别的孩子都没有他这么能折腾呢?

后面又拉拉杂杂说了一大通废话,和玄烨讨论了一下关于多胎家庭父母育儿怎么把一碗水端平的问题。

最后下结论——根本不可能端平。

“你不要叫胤禛和胤祥知道……其实我就是最爱雅丽奇。”

她也试过平衡自己的心态,但她就是更喜欢女儿嘛。

女孩子软软香香的,既不调皮也不作乱,体贴懂事,小时候每天都会来亲亲抱抱额娘,上树跳井的臭小子怎么比啊?

玄烨看到这句话忍不住笑了,说得好像他不说,胤禛和胤祥就察觉不到似的。

雅丽奇出生的时候,胤禛已经大了,对得了小妹妹的事情只有高兴,没有其他的感觉,再说他都已经有弟弟了。

但胤祥不一样,两个孩子才差三岁半,三岁半的小孩子可以说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

胤祥现在是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但玄烨还记得,当时雅丽奇出生后,菡菡见是个女儿,又是喜欢又是心疼,抱着不撒手。

喜欢玄烨能理解,心疼就有些奇怪了,问她,她当时也说不分明,只是欲言又止地说了一句:“女子活在这世上,诸多不易……”

总之不管是因为什么吧,雅丽奇刚出生那会儿,菡菡的一颗心都扑到了女儿身上。

小胤祥很委屈,哭着跑来找玄烨:“额娘为什么不喜欢我了?”

小孩子最敏感了,以往额娘待他如珠如宝,妹妹一来,额娘眼睛里就只有妹妹了。

玄烨抱起委屈坏了的胤祥:“额娘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妹妹刚出生,太小了,需要更多的照顾……”

“我也很小呀!”

玄烨:“……”

最后只好抱着儿子去找偏心的额娘讨要说法,沈菡这才注意到自己行为上的不妥,赶紧给儿子道歉。

抱着胤祥三哄两哄,许了一堆承诺,这才叫儿子颜色回转过来。

不过沈菡真正把心态端正过来,还得是生完雅丽奇六个月以后,激素的作用基本褪干净了,整个人的状态才回到生产之前。

但沈菡骨子里确实更喜欢女孩是真的,也不能说是偏心,阿哥和公主在清宫的生存环境本就不同,阿哥自有天地一般广阔的生活,雅丽奇却只有母亲身边这一方小小的世界。

沈菡从不觉得自己多爱护雅丽奇一些有什么不妥,胤禛和胤祥长大之后也很明白事理,都很怜惜他们的小妹妹。

玄烨笑着往下看信,后面全是啰啰嗦嗦的闲话,没有一句正经事。

“送去的萝卜和王瓜爱吃吗?王瓜没碎吧?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量太大也来不及挑拣,不过这是装给将士们喝的,你喝的我另外装了一个盒子,你别忘了。”

又在后面写,我知道你要和士兵同甘共苦,给你的茶叶,小盒用的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在帐篷里偷着喝,别人也不知道……

看得玄烨又忍不住一笑,这几日阴霾的心情一扫而空,提笔在手边的信纸上回她:“茶叶朕喝到了,偷偷的,没叫旁人知道。萝卜味道挺好,只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朕每天都要见人,唯恐不雅,所以不敢多吃。王瓜碎了一些,不过送来的量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将士们都已经吃上了。朕叫人在营中传了消息,说这是皇后体念军中将士,特地送来的,将士们都很感念你……”

……

御前有专门负责参赞军务,处理往来政务的侍读学士,这些人每日在御前轮班,分拣皇上的朱批谕旨,看哪些要用八百里加急发出去,哪些用四百里加急,哪些发往京中,哪些发往蒙古或是外省。

侍读学士把抄下来的奏折递给明珠:“我看皇上对太子恐怕是有所不满了。”

明珠低头一看,上面写着——“……近来未见尔奏事,亦未闻皇太后、皇后安,故朕不胜惦念。前日萨布素上折奏事,又未见尔请安折,故朕愈加不安……”

另一名侍读学士道:“皇上连发五道上谕,太子却连只言片语都没有送回,也不怪皇上多疑。”

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皇上出征在外,你这正监国呢,手里握的可是皇上给你的权力,结果竟对皇父一封封殷切的问询视而不见,这放哪个皇帝身上也受不了啊!

明珠伸手将纸条放到灯烛上点燃,赤红的火舌渐渐吞没了漆黑的文字,将皇上几乎无法掩饰的不满和猜疑付之一炬。

“皇后那边有什么动向吗?”

太子在京监国,听闻不过一月,已经收获了诸多赞誉和趋奉,皇后驻守京师,难道就在一旁干看着?

侍读学士道皇后和皇上的书信联络倒是未曾间断过,但这些信都是机密,上有皇封,他们也看不着。

只听说皇上经常着人给皇后送东西,皇后那边也叫人送过蔬菜瓜果,前几日看到御前太监在卸箱子,据说是几箱大毛衣裳。

这么看来,皇后那边的反应似乎还挺平静的?

明珠心里转了几转,对皇后的心思也有些摸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