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504)

作者: 瀛洲玉羽 阅读记录

绒白似雪,纷纷扬扬落了满地。

梨花开起来好漂亮,可是花期好短,最美的瞬间一晃而过,看不了多久就谢了。

“没事,海棠就快开了。”

春有杜鹃夏有莲,畅春园四季皆有美景,总不会叫她孤单。

“嗯,海棠也好看。”

杂七杂八闲扯了半天,才扯回之前的问题上。

玄烨捏着沈菡的手:“老四前些日子和朕聊过了,但朕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

之前废太子,朝中闹得沸沸扬扬。但菡菡却像个方外之人一般,这么大的事,不见她有半点儿特别的关注。

她只做她该做的,听她能听到的事,至于其他的,说不上漠不关心,也说不上特别在意。

连他这样自诩心智还算坚韧的人,都免不了因此而焦心忧虑,彻夜难眠。

她却一切如常,好像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一样。

玄烨真的十分好奇:“你怎么能这么平静呢?”

沈菡想了想,也不算是平静吧。

就好像一个故事,她在很早之前就拿到了大纲,知道结局。

但因为大纲开始的时候突然换了编剧,所以在走前百分之七十五的时候,她一直会担心剧本会不会出现意外跑偏。

但随着故事过了百分之八十、百分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她已经能明确的看到既定的结局在向她招手,那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踏踏实实走过去,翻开最后一页不就行了吗?

沈菡解释不出来,只好道:“我也说不清,我就是觉得没什么需要我担心的。”

玄烨却被她这个答案逗笑了,低头在她的发丝上轻轻一吻:“是啊,没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老四是个胡亥杨广那样的皇子,那他肯定会犹豫,不过接下来就该考虑老六了,实在不行还有小十一。

但老四,哪里还需要他再考虑吗?

其实,如果不是胤禛长成后日渐耀眼,气度已现,胤礽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被威胁感,继而乱了脚步。

胤礽稳不住,胤禛稳住了,所以胤礽输了。

输给了皇权,输给了野心,输给了他自己的心性,其实也输给了默默无闻忍了十年的胤禛。

玄烨这些日子唯一犹豫的,只有一点,就是胤禛之前所说的制度问题。

胤礽的失败,不得不说也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

玄烨作为父亲,是不可能因为立了太子,就放弃培养其他皇子的——他做不到让其他儿子只知吃喝玩乐,像养猪狗一样把他们圈养起来,只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

可同时,就会出现前面他和胤礽之间出现的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出现与否,其实和太子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好坏关系不大。

谁也不是个圣人,再好的父子放在这样两个位子上,能控制住自己,像明太祖父子那样互不忌惮的,实在太少了。

翻遍史书才能找到几对?

玄烨已经有过一次失败经历,实在不敢拿与胤禛的父子之情,与菡菡的夫妻之情,来给自己打包票。

所以到底如何建储,如何传位,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日不解决,朝堂就会因为储位空悬愈发混乱。

沈菡静静听完,点头直白道:“所以我觉得胤禛提出来的秘密建储制度极好,非常好!”

这就是最后经过历史验证的正确答案,雍正自己提出来,自己也亲身验证过了,没毛病。

安全、高效,防父子反目,防兄弟阋墙,防朝臣站队,三包认证,就这么干吧!

玄烨:“……”

他本来觉得可能需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她的,毕竟,哪个女人不想自己的儿子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呢?她怎么?

沈菡就不想。

“成了太子,胤禛以后怎么和兄弟们平等相处?连胤祥见了他都要行臣礼。”

时间短还罢了,玄烨还有好多年要活,二三十年,谁知道人的心思会变成什么样?

她可不想有一天看到自己儿子刀兵相向。

何况成了太子,胤禛就要被关在宫里,他既不能像其他皇子一样划分旗份,成为旗主。

也不能正经担差事,就算做了什么有功于国的事,有什么特别好的想法,也不能真的去做,去抢‘皇帝’的风头。

沈菡认真道:“我不希望他被捆住手脚,比起成为太子,高坐在储位之上,我更希望他能在他意气风发的年纪里,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陷入权力的纷争,消磨心志。”

“其他皇子也是如此,他们有学识,有才干,有胆魄,他们应该把精力放到保家卫国和黎民百姓的生计上去,而不是把眼睛只放在眼前的蝇营狗苟上。”

“从前你跟我讲地球,既然地球这么大,我们脚下的土地和它比起来,不过只是方寸,为何还要将眼界局限于此,内耗争斗,故步自封呢?”

这些话,并非只来源于她的思想,而是后世无数人的遗憾和慨叹。

如今她站在了这里,终于可以将此一吐为快了。

“如果你我百年之时,胤禛确有超越旁人的优秀,接下这片江山,那他到时一定已经凭借自己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地位。”

“如果……有其他人的优秀超越了他,那就是他自己能力不足,既然技不如人,自然要俯首称臣,有何可憾?”

玄烨直视着沈菡坦率清澈的眼睛,许久没有说话。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他终于紧紧地抱住了她。

“好,都听你的。”

就这么做吧。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世宗上书奏请,改嫡长子继承制,为秘密建储制。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牌匾之后,另一份则由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龙驭宾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①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圣祖允世宗所请。同月,封皇长子胤褆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诚郡王,世宗为雍郡王,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祥、皇七子胤祐、皇八子允禩俱为贝勒。

……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是沈菡四十岁的整寿。

出乎所有人意料,皇上只在前朝办了一场小宴,且很早就带着皇后丢下所有人离席了,叫所有人一头雾水。

沈菡坐在马车里同样不明所以:“咱们这是要去哪?”

玄烨冲她笑笑:“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到了后沈菡确实知道了——这个地方好熟悉。

她看着远处庙宇身后露出的白色巨塔:“这是……白塔寺?”

上回来这儿是什么时候来着?实在太久远了,她都不记得了。

玄烨牵着她往里走:“是康熙二十四年,咱们来给太皇太后祈福。”

哦,对,太皇太后那次中风了。

故地重游,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上次来的时候,一路狂风暴雨,道路泥泞不堪,他们几乎是泡在水里赶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