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皇钗/元后(142)

作者:倾颓流年 阅读记录

“哦?”老人笑眼看着这个小姑娘,问:“为何?”

絮絮道:“方才真人问我的几问,我不知怎样解答,也许过很久,依然不知。但您不同,您是局外人,亦是世上高人,单是从我角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若我拜您为师,或许疑问便能得解。”

“真人,您问我将何去何从,我突然想到,也许复仇并非终身的目的,而可能只是我实现那个尚未找到的终身目的的一道关隘,既是如此,我的何去何从,不需建立在复仇之上。”

她一顿,心跳得十分厉害,“真人,我此前听玄渊道长说,您是当世绝无仅有的高人,我想跟着您学习,只出于我想,而不是出于其他任何缘故。”

她想了想,补充了一句:“还有,昭微观饭菜特别好吃。……”

又补充了一句:“玄渊师兄也很好。”

听她连师兄都叫上了,长婴真人笑道:“好了,絮丫头,过来坐下吧。”

絮絮乖乖地坐在蒲团上,微仰小脸“看”着老人,道:“真人,您答应我了么?”

长婴真人笑道:“数年以前,贫道占卜过一回,命中确实带一位女弟子。”

絮絮急忙说:“玄渊也这样说,真人,收下我罢——”

真人道:“来,伸手。”

絮絮乖乖摊开手心,长婴真人替她把了把脉,絮絮看不到他神情,自也没瞧见这老人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艳之色。

诊完以后,长婴真人久未言语,急得絮絮在心中不住瞎想,难道是什么治不好的伤?武侠话本里常有写,哪位大侠身负重伤,命不久矣……

她愈想愈急,终于忍不住,好奇问:“真人,怎么样?”

忽听他笑着说:“你啊你啊。若将来你入我门中,第一件事就是让你练习打坐参悟。”

絮絮倒会捕捉关键信息,欣喜道:“您愿意收下我!?”

她忙要喊师父,被长婴真人笑着制止,说:“若入我门中,还需缴纳束脩。”

絮絮没摸到头脑,愣愣说:“束脩?”她想了想,“您开口就是了,我别的没有,就是有点儿小钱,……”

“非也。”长婴真人一面摇头,一面笑道,“此束脩非彼束脩。”

——

絮絮出来的时候,玄渊一眼瞧见重重花木道里走出的白衣姑娘。他慢慢向她迎过去,不出他所料,在之前绊了一个踉跄的地方,她又绊了一下。

这回他稳稳扶住了她了。

“玄渊,是你?”她问,扶住她胳膊的力道,她已很熟悉,熟悉得像吃饭喝水一般。

他轻轻嗯了一声,问她:“你的伤……师父怎样说?”

絮絮叹了口气,嘟了嘟嘴说:“真人说的话我没怎么听懂……”她重复了一遍,“世上物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人若非生则为死,非死则为生,而其他种种可能性,莫不源于彼此之间衍生而出。”

她一头雾水,似她这不爱读书的人,这路上想了半天,也没想通其中的玄机。

玄渊听后,眉眼一舒,静静说道:“师父的意思是,可以化解,且,另有机缘等你。”

絮絮发誓她在这二位跟前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机缘”。她不禁很烦恼,为什么不说得更明白点,让她这个俗人也参透参透。

她只好追问:“是什么样的机缘?”

玄渊微微摇头道:“我亦不知。”

这时两人已步过月亮弧门,山风吹过衣摆,猎猎作响,她烦恼道:“我向真人提出拜他为师了,不过……”

玄渊见她愁眉不展的模样,不禁抬起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了的蒙眼的白纱,笑问:“是什么难题,连你也觉得困难?”

絮絮站定,叹出长长一口气:“不过真人问我要一份束脩——一颗夜明珠。”

“夜明珠虽说难得,但也并非没有,所以师父所言的夜明珠,有所局限?”

絮絮点了点头:“是南越国王宫供奉的夜明珠。”

玄渊静了一静,絮絮疑心他正在掐指一算,被自己的想法笑到,旋即问他:“你在想什么呀?”

他道:“絮絮,我知道师父的意思了。”

山上渐渐下起淅沥沥的小雨来,春寒料峭,玄渊道:“先回房间罢,下雨了。”

说着,一柄竹伞在她头顶旋开。

第64章

山雨来得急促, 不到片刻,淅淅沥沥地密了起来。

絮絮听着细雨打在竹伞上的叮咚声,由他虚虚搀扶, 不知走到哪里。

进到一重院落, 絮絮敏感嗅到了更浓烈些的冷梅花香气。

他道:“这些时日,委屈你暂住在清声院西厢房。……你和阿音一起住。”

絮絮立马问道:“那你呢?”问完又觉得讪讪了。

他抿起淡淡一笑, “东厢房。”

再进到屋子里,玄渊将竹伞收拢挂好, 扶她在坐床上坐下来,闲闲于她对座落了座。

絮絮听到水声。他不紧不慢倒出两盏热茶,其中一盏,推到她的手边, 道:“阿音说你喜欢这蕲山野茶。今年的尚未生长采摘,这是去年清明采的。”

她愣了愣,旋即记得,年初那会儿,的确有这样一回。

时隔这样久,在此地竟然能重新喝到它, 絮絮有点儿感慨, 说:“那时候,阿音说……”

“说什么?”见她神色泛起怀惘,他不难猜测一定是与旧日往事有关, 一面轻啜一口,一面问她。

“阿音说, 凉州的山太高了, 她师父爬不上去,所以只能采一采蕲山后山的野茶——”她扑哧笑出来, “真的么?”

玄渊:“……”

她捧起茶盏,温度刚刚好,抿了一小口,入口清香,回味无穷,是难得的好茶。

她毫不吝啬赞叹:“哇!——”若是能瞧见她的眼睛,便也可瞧见她眼里的星星,“我也不知该怎么夸它好喝。……今年若你去采茶,能不能带上我?”

玄渊无可无不可,笑了一笑,道:“那得看你身子好得怎样,若好得快些……”

她说:“玄大神医,那小女子可就拜托你了。”

玄渊端起茶盏,正了正神色,道:“方才师父说,望你去取得南越国供奉的夜明珠,我忖度着,夜明珠或许仅是一件信物,而真正需你去做的,另有他事。”

他如是分析道,絮絮觉得很有几分道理,所谓知子莫若父,那么也可类比一下,知师父者莫若徒弟,作为从小到大的弟子,玄渊对他的师父应当了解得十分深刻。

“而近来南疆叛乱,……不大不小的乱子,朝廷尚没有拨军平反的打算。南越国国虽小,野心却是昭然若揭,屡次挑衅,正是拿准了我朝南境不受重视的缘故。”

絮絮疑惑道:“去年他们便扰乱边境,怎么朝廷一直没有动作……?”

玄渊瞧了她一眼,意味深长:“以我之见,大抵是因为,方才平息祸事不久,暂无动武之力。去岁叛党伏诛之时,犹有小部分逃向南、西南、西北处。柔狐王子娶了孟姑娘,原本属意三王子即位的柔狐老王,被他们劝得意动不止,因此,西北同样虎视眈眈。在此境况下,中原王师,务必守住心脏地区,北上可御柔狐等国,南下可平南越之乱,暂不可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