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皇钗/元后(216)

作者:倾颓流年 阅读记录

阿布楚将军大马金刀地坐下来,就叫跑堂的过来点菜,点了一桌子山珍海味,特特吩咐了,上五大坛子双龙酒。

侍从在一边适时解释:“这双龙酒是西域的烈酒,蛮城就只百仙楼有。一杯下去,便得睡一天。”

絮絮对自己的酒量,有清醒的认识。别说五大坛,就是五大盏,也会醉得不省人事。

这双龙酒端了上来,絮絮愈觉得这酒味儿浓烈熟悉,等她拿手指头蘸了一滴舔了舔,恍然大悟——这就是当年,在除夕前一日,扶熙那狗男人诓她喝的酒,叫她睡了一天一夜。

想到这里,无论如何,她是半点儿喝酒的心情都没有了。

这阿布楚将军一看酒量就不错,唯一不妙的就是,分明还没有喝几杯,就开始在桌上胡言乱语。

他一忽儿说,加强西南九藏山一带的布防,那都屁用没有——封锁就更没有用了,衡军那个妖女十分的厉害,她会妖术,可以飞越九藏山。

絮絮摸了摸自己的脸,什么时候她会飞了,她怎么不知?

阿布楚显然颇多不满亟需发泄,又狠狠灌了一大口酒,说,大王年轻不经事儿,听说那个妖女来了,吓破了胆,连夜赶来蛮城……

第106章

阿布楚将军自顾自地说了一大串子, 侍从给他添了两盅酒,醉醺醺的,终于意识到全然是自己在喝, 打住话头, 抬头看向絮絮,一副色眯眯的样子:“你怎么不喝?来, 来,给美人满上!”

说话间, 阿布楚举起酒坛子哗啦一下倒满一大碗,推到絮絮手边,她摆了摆手:“我不会喝酒。”

阿布楚竖眉一瞪:“不会喝?戎狄的女人哪个不会喝酒!?”

絮絮本想说自己不是戎狄的女人,但是被这醉汉打断抢白:“快喝快喝。”

阿布楚没管絮絮有没有喝, 自己又喝了大口,囫囵着说:“不是说你还带了个朋友?朋友呢?”

他大概有满肚子苦水无处倾倒,一边喝酒一边一股脑儿吐出来:“哼,搞那么大的阵仗,全线封锁,说要让蚊子都飞不出去……”

他咕咕哝哝的, 絮絮其实没听太清, 坐在她身边原本不动如山的耶律升突然轻咳了一声,打断了他的咕哝。

这一声咳嗽令阿布楚他们都注意到了。

当是时,一楼正中间台上的舞娘谢幕下场, 铿锵激越的琵琶声骤然停下,全场恰好陷入一片寂静中。

百仙楼的灯火明灭, 阿布楚歪了歪脑袋, 想看清楚被絮絮挡住了的她的美人朋友是谁,——先看到了那人穿的一身藏青色的袍子, 长发编成辫子,编得十分齐整,缀了两团雪绒。

再看到他耳上挂着黄金大环,耳骨钉了三枚嵌宝石的耳钉,在灯火里,折射出一线刺眼金光。

阿布楚呵地笑了一声:“躲躲藏藏做什么?过来过来,让爷看清楚点!”

阿布楚更仔细看,和那人漆黑眼眸一个碰撞。

他吓得面色苍白,震惊到话都说不出来了,半天,惊恐地叫道:“大王!?”

话毕反应过来什么,扑通一声跪地,连忙叩头:“参见大王……大王怎么,怎么在这里?”

耶律升慢悠悠站起来,到他面前,漆黑眼睛阴沉沉的,嗓音倒似笑非笑:“孤王年少不经事,被人吓破了胆,来吃酒压压惊怎么了?没想到阿布楚将军也有吃花酒的雅兴啊。”

周围的仆从们,脸上的表情全都从刚刚的不屑一顾,变成了此时的惊恐畏惧。

谁不知道他们汗王是什么人!

传闻里,四年前他突出奇兵,射杀了二王子,回头又杀了他父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即位为王。

就说二王子,之前陷害过他,趁着他前去大衡朝见的时日,发兵攻打幽州,令他被困北陵,——后来二王子一家子斩草除根,无一幸免。

之后,众部亲王、各方大臣凡是反对他即位的,无一不遭他毒手。

曾经赤勒部大王,极其反对他即位,带头叛乱,他不费吹灰之力剿灭了赤勒部,赤勒大王剥皮拆骨,挂在王都城楼上示众,赤勒部人,世世代代为奴为婢。

那时候民间还传着,他们大王有汉人血统,铁定是个没用的怂蛋,后来事实证明,他们大王比他们想象的,要狠得多。

此时,阿布楚将军的侍从们一听将军开口,叫他大王,顷刻间出了一身冷汗。方才,他们还对这两位出言不逊来着……想到这里,愈觉自己小命难保,跪地埋头,不敢吱声了。

这些事也算是陈年旧事,四年过去,几乎无人再提及,絮絮自是不知道。

絮絮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阿布楚将军,不知为什么,觉得升起一种,狐假虎威的快感。

阿布楚将军冷汗涟涟,瑟瑟发抖,先才那副无人可敌的气势消失殆尽,颤颤巍巍说:“臣,臣该死,臣不知道大王在这里,臣都是喝多了,胡说八道的!”

他想起什么,又看向了旁边看热闹的絮絮,膝行一步到她的跟前,磕了个头:“臣给王妃赔罪了!臣不知道您是大王的女人,臣调戏了王妃,臣罪该万死!”

絮絮呆了呆:“我不是他的……”

这阿布楚将军心里全然都是害怕,哪还顾及听她的话,只不住地向她告饶,絮絮无奈看向了旁边的耶律升,小声说:“你快告诉他,我不是你的王妃——”

耶律升的眉眼却染上了笑意,似是淡薄明媚的春光,斜睨向跪在面前的阿布楚将军,复挑眉看着絮絮,什么也不解释。

她见他毫不作为,而且随着阿布楚的话,其他侍从们的神情顿时也变幻莫测起来,甚至称得上……八卦。

除了他们,还有这百仙楼里的客人们,早已注意到了这边的一场闹剧,纷纷看过来,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戎狄男人成家晚的也是常有的事,最晚不过十八、九,但绝没有大王他这么晚的,二十好几了,连个侧妃都没有纳。

从前大家只当是老汗王不重视他,没有给他娶亲,而身份相宜的各贵族的女儿,更没有看得上这位寒酸落魄王子的。

可后来他即位汗王,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莫不趋之若鹜——尽管如此,大王依然没有成家娶过妃。

这隐隐叫人怀疑他是不是那方面不行。

曾经还有谣传说,大王在中原的那段时日,和大衡朝的皇后有染。

但谣言满天飞的时候,大王下令,谁敢传谣,杀无赦。戎狄便再没人敢提这件事了。

直到这个时候。

这个坐在大王身边的姑娘,一身紫衣,眼睛亮得惊人,微微焦急看向旁边的青年男子。

她单是坐在那里,不必动作,笑上一笑,便如同草原上五色缤纷的花海蓬蓬勃勃地盛开,叫人觉得再漫长的冬季,都过去了。

令他们震惊的是,传闻里一向阴沉狠辣的大王,在她跟前,好似敛去了一切阴狠气质,竟然很像那些,来蛮城走商的中原商旅,尤其是江南来的商旅,儒雅俊秀,唇角含笑,目光清澈见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