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皇钗/元后(226)

作者:倾颓流年 阅读记录

万籁俱寂,她屏住呼吸,慢慢地,她似乎听到从他跟前,响起了压抑的喘息。

这认知叫她头脑一片空白。

他不会,不会在自读罢!?

她慌忙背过身去,怎知到抽气声大了些,身后响起厉喝:“谁?”

她哪里敢承认,忙着逃之夭夭,万万没有想到撞见这般尴尬的事,令她对玄渊犹如神祇出世的印象,有所改观。

便在她回头时,忽然发现眼前多了四匹雪狼。

幽幽绿眼垂涎欲滴。

她还没有反应过来什么,眼前倏地闪过一道银亮的剑光,剑光落下,这四头狼无一不倒在雪中。

头顶是他淡淡叹息:“絮絮?你怎么来了?”

她想起他刚刚在做什么来着,闻声,既不敢抬头也不敢回头,甚至瑟瑟抬手捂住了眼睛:“我,我随便转转。哈哈,好巧啊。”

她捂着眼睛站起来,一个踉跄,被玄渊稳稳扶住,他似有些无奈:“狼已经死了,别怕,不必捂住眼睛了。”

她违心地说:“……我晕血。”

玄渊终于察觉到不对,似笑非笑看着她:“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你晕血。”

他伸手拨开了她捂着眼睛的手,骤然一空,絮絮脑子茫然一片,四目相对,她隐约看出他衣衫完好,并无什么不对劲。

但是或许被那四头狼吓到了,她不经思考脱口而出:“你刚刚在干什么?”

夜里,月光皎洁,一轮明月升于九藏山上,照尽千山雪。

他不答反问:“你看到什么了?”

他漆黑眼睛里盛了两点月光,愈显其盈盈深湛,絮絮觉得他话音含笑,难道,难道她猜错了……?

她一定是脑子坏了,才试探着说,人有七情六欲,这个欲望么,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不要觉得它不正常,不正常的只有你——

果然被他抬手敲了一下头:“你在想什么。”

絮絮瘪着嘴,争辩说:“那你,你又不告诉我,何况,何况——”她好似愈说愈没有道理来了,他忽然说:“今晚月色不错。要去山顶看月么?”

这自然没有她拒绝的余地,两人上到了九藏山最高峰,幸好有轻功,但絮絮还是累得够呛。

她觉得主要原因在于玄渊他上得太快了。

山顶看月,有别一般的滋味,上元佳节,正是一轮满月。

满月相照,是团团圆圆的寓意,她立在寒风料峭的峰顶,一面看向了北面的戎狄,千里寒雪地,灯火零星,是驻军的军营。

再看向西面的柔狐,灯火多了些,荒野地上,有小片小片聚集的村落。

再远,都是雪雾缥缈,不见人间了。

“海阔天作岸,山高我为峰。”她笑起来,说:“站在峰顶,即使再渺小,也还是能俯瞰人间万物。”

他没有答话,絮絮却听到身后幽幽的笛声。

他吹的是《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曲子伴着飞雪轻絮,似在群山之间回响。

后来的事情,絮絮好似不太记得了。她只记得玄渊吹了那首《月出》,还在她耳边告诉她,人有七情六欲,他亦是人。

她醒过来时,已经是天明时分,爹爹催她起床。她第一就是问:“爹爹,玄渊呢?……”

第113章

爹爹叹息了一声, 说:“他走了。”

絮絮一个激灵坐起身子:“什么?走了?走哪里了?他怎么不告诉我!”

她一连串问出来,容厦望了她半晌,幽幽一叹:“他说有点私事要处理, 不日将回, 叫你别担心他。他还叮嘱你,早些回到凉州, 别为他耽搁行军。”

絮絮哑然,但满眼不可置信:“他说去哪里了么?”

容厦摇了摇头:“他走得急。”

絮絮僵在原地, 心中空空如也,想着他昨夜和她一起去九藏山顶看月亮,后来,后来怎么就睡过去了。

他是生她的气么?……他怎么还在生气呀。她苦恼地想, 可是此间茫茫人海,他若想躲,她是怎么也找不到他的了。

她慢慢滋生出了些恐慌——不会是要从此就和她桥归桥路归路,再也不见面了吧?

她心里咯噔一下,瞳孔骤缩,心头慌得厉害。

容厦拍了拍她的背宽慰她:“好了, 别胡思乱想, 你玄渊师兄想来确有要事,不得不走。”

为今之计,自然也只能如此。

她刚醒过来, 就收到这么个坏消息,心情委实难以好起来。

容厦看她神色郁闷, 转头给她递了一样东西:“小花灯。昨夜里他背你回来的时候, 叫我明早拿给你玩儿。呵呵,爹就说了, 不要总把你当小孩子看。他说,不是非得小孩子才能玩儿,你肯定喜欢。”

他顿了顿,靠近了些,压低了嗓门问她:“告诉爹,喜不喜欢?”

絮絮从爹爹手里夺来这小花灯,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看,撇嘴说:“哼,不喜欢。什么破玩意儿就想打发我!”

说着置气似的把小花灯给撂在床边,容厦拣了起来,说:“不喜欢的话,爹就把它扔了,省得放你跟前碍眼。”作势要起身,就被絮絮给拉住衣裳:“哎哎哎爹!你怎么这样!还我,还我——”

——

正月底大军终于回到凉州。

刚入凉州城大门,絮絮就被热情的凉州百姓们夹道欢迎的阵势吓了一跳,可真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连这一条街上两边的铺子楼子,莫不挂锦飘花。

今日她一身银甲,束发束冠,骑在高头大马上,快哉悠哉,颇觉威风,不时向围观欢迎的百姓招招手,志得意满,觉得状元郎跨马游街,春风得意也不过如此了。

唯一不妙的就是,围观群众不时会因为争论“郡主刚刚看的是我不是你”而发生一些口角,并演变为斗殴。

凉州的初春仍旧天寒地冻。

好容易处理了一堆杂事,比如,买下了热情大娘非要塞的四大筐鸡蛋,再挎着鸡蛋去探望了一番双腿摔折的晁小将军。

晁慎一把鼻涕一把泪跟她哭诉,自从她走了这段时间,他格外想她,看到她居然还带了鸡蛋来看望他,心里十分感动。

絮絮怕再不打断他,他下一句就是,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不如我以身相许。

晁小将军诚然是无法再掌管兵权,顺理成章渡到了絮絮手里。

朝廷文书也已经一应俱全。

得了兵权,絮絮哪里会再搭理晁慎。

晁慎看她从笑意盈盈到面无表情只用了一眨眼,以为自己没睡醒,揉了揉眼睛,的确如此,还听见絮絮说:“小晁,你好生休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不要客气。”

晁慎深刻意识到女人变脸之快了。

摔马以后,他的太后姑母特意写了封家书,拆开以前,他以为是宽慰他好男儿身残志坚,没想到拆开后发现是痛骂他没用的东西……

太后姑母的意思是,他现在要想勾引容溯,必须得装得柔弱一点凄惨一点,好引动容溯的恻隐之心,让她爱心大发,愿意纳了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