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日妄想(14)

作者:江萝萝 阅读记录

满脸慈爱的老人伸手抚摸孙女的脸,用最和蔼的声音唤她名字:“阿瓷,外婆可想你咯。”

祖孙俩站在一起,场面和乐融融。

温瓷搀着外婆慢慢踏进家门,两人有说有笑的,跟温茹玉出差回来时的氛围截然不同。

宋兰芝年龄时一门心思扑在研究刺绣技艺上,上了年纪才开始优待自己,每年都要腾出两个月时间去外面游历,这次走了一个月,回来时给孙女带了不少好东西。

大件的物品提前寄回,小件而珍贵的则随身携带。

宋兰芝的专属生活助理瞿玉梅把那堆东西一一分类装箱,大半的都送进了温瓷的院子,可见老人对这个孙女的宠爱程度。

都说隔代亲,温瓷跟外婆的关系好得没话说。

剩下的,温茹玉占大头,其余分给了在温家工作的老员工。

“老夫人,琳琅小姐上周也回来了,要不要给她留一份?”程叔做事喜欢兼顾所有人,在不违背家意愿的情况下,谁也不得罪。

“哦?”宋兰芝端起茶盏品了一口,面不改色,“她回来又不曾提前知会我,我又为何要替她考虑?”

程叔立即领会了其中含义。

这天晚上,温瓷特意安排厨房办了晚宴给宋兰芝接风洗尘。

温茹玉最近带着唐琳琅熟悉工作业务,忙得脚不沾地,到现在还没回来。于是饭桌上只有温瓷跟苏禾苗陪着老太太。

这桌丰盛的晚宴,苏禾苗吃得最开心。

在她大口咬着鸡腿的时候,宋兰芝忽然点名:“禾苗最近学得如何?”

苏禾苗立马丢下鸡腿,有种上课被老师抽问的恐惧感,“在努力!”

宋兰芝不经意地开口:“听阿瓷说,你最近有些贪玩。”

苏禾苗立马扭头看向温瓷:“阿瓷你出卖我。”

温瓷无辜摊手:“我可什么也没跟外婆说,你自己倒先交代了。”

十几岁的女孩不经诈,又连忙跟宋兰芝耍宝认错,弄得宋兰芝哭笑不得。

苏禾苗努力转移话题:“宋老师,我有个特别认真的事想问问您。”

宋兰芝道:“说来听听。”

“我最近认识了几个朋友,他们特别想拜访您,您之前说过不再接制衣的单子,有没有可能改变主意?”她以为自己足够委婉,其实目的很明显。

宋兰芝说不会,苏禾苗还想为朋友争取一次机会:“他们人都挺好的……不信你问阿瓷。”

提到温瓷,宋兰芝不免多得意几分:“阿瓷也认识?”

突然被点名的温瓷不能再当旁观者,她瞟了苏禾苗一眼,顺着接话:“是,最近他们一直待在南城等外婆你回来,还蛮有诚意。”

“你们的朋友要是想上门做客,我自然不会亏待,至于其他的……”宋兰芝当着两人的面,摇了摇头。

第二天一早,盛惊澜一行人便带着礼物上门拜访。

上次来温家,温瓷许他们进屋却不肯收下礼物,这次盛惊澜仍然带来三分贵重大礼。

他当着宋兰芝的面揭开,一尊圣神的佛像呈现在宋兰芝面前。

“听闻宋老师喜爱佛文化,这是明末清初的‘白度母’,祝愿宋老师长寿如意。”这尊历史悠久的藏传铜佛像流传至今早有损毁痕迹,后由盛惊澜亲手修复。

“白度母”寓意长寿,古时留下的东西价值非同一般,他送来这尊佛像,诚意十足。

第二件礼物,是温茹玉喜好的名家丹青,早年被英国皇室收藏,后来出现在某场世界级拍卖会上,被盛惊澜一眼相中。

第三件礼物……

那是他依外界信息给温瓷准备的一把古琴,源于世界著名制琴师,价格不菲。

“家中祖母对苏绣文化情有独钟,再过几月就是她老人家八十大寿,因此备了厚礼上门,希望宋老师笑纳。”

看到这些,就连宋兰芝也有些小小的惊诧。

这盛家当真舍得,就为请他做件衣服?

不得不说,盛惊澜是她见过最有诚意的人,可她温家不缺财力,总不至于为此打破自己的规矩。

见着年轻人诚心实意,宋兰芝对他印象不错:“我认识数名老师傅,她们个个技术精湛,盛先生不妨考虑一下。”

“宋老师有所不知,我祖母曾经最喜欢您的作品。”制作衣服的人不一样,寓意也就截然不同。

盛惊澜态度明确且坚定,然后最后,宋兰芝还是不愿收下那三份礼。

-

温瓷背手站在屋外,竖起耳朵听动静。

直到盛惊澜带着未送出的礼出来,她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我早就说过,外婆不会答应的,这大半个月,你们算是浪费了。”

“不算浪费。”后面跟着三个呈礼物的人,盛惊澜从中抱起古琴,“这把古琴本就是为你准备的,不如温小姐赏脸收下?”

“那你亏了。”不仅没能达到目的,还倒贴一把昂贵的古琴。

“怎会。”他一点不像刚被拒绝的人,在温瓷面前总是挂着三分笑,“分明是我赚了。”

宋兰芝还坐在厅堂里面,两人也不便在此处深谈。

至于那把古琴,盛惊澜有心要送,温瓷却也不可能真的收下,两人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温小姐,下次再见。”盛惊澜转身刹那,温瓷看见了那只带着血痕的手。

尽管伤口不严重,但盛惊澜毫不犹豫冲上去保护她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会受伤。

看着盛惊澜逐渐远去的背影,温瓷缓缓握紧手指:“等等。”

她的声线格外特别,盛惊澜转过身来。

温瓷小步走到他面前,停下脚步:“或许还有个机会。”

名利双收的宋兰芝早已不会为那些身外之外动摇,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让人为此破例。

温瓷跟盛惊澜约在茶楼碰面,并带来一本破损的古籍。

盛惊澜不明所以:“这是?”

温瓷指着盒子里封存的古籍,缓声道:“这本书是外婆年轻时,一位很珍贵的友人送给她的,后来不小心被损坏,那时外婆想修复却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再后来就一直存放在家中。”

话说到这,盛惊澜立即明白了温瓷的用意。

如果他能将这本古籍修复,或许宋兰芝会因此动摇。

温瓷将盒子放到桌面,问:“你要尝试吗?”

盛惊澜伸手按住边缘,移到自己面前,扬起唇角道:“求之不得。”

修复古籍需要工具齐全的工作室,温瓷本以为他要将东西带回去,却不知盛惊澜何等本事,竟能联系到当地博物馆借地方。

听闻这个消息,温瓷惊喜又诧异:“你怎么做到的?”

“可能他们欠我的吧。”如此漫不经心的语调,仿佛这件事对他来说,犹如囊中取物一般简单。

甚至不是嘚瑟的语气,好像事实就是如此。

修复古籍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时间,之后那一周,盛惊澜基本都在忙这件事。

除此之外,联系温瓷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尽管,温瓷到现在还没同意他的好友申请。

上一篇: 缠住春夜 下一篇: 愈演愈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