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容摸了摸肚子,笑道:“此时夫君还好发个狠说什么饶不饶的,待孩子出生了,妾倒好好看看,夫君是不是真的动手。”看看身侧略有落寞的杨曦,轻声提醒道,“承乾是夫君看着出生的,早就得了夫君无比的钟爱,说起来,恪儿出生之时夫君正与宋金刚对峙,如今,夫君竟然还没抱过。”
无容的提醒其实恰到好处——
现在把杨曦抬出来说是“夫君你好久没有宠幸妹妹了看她这么个模样你就不心有怜惜?”李世民方才大胜而归,当年攻破长安城,无容一进来便让李世民迅速去碰杨曦,那是大势所趋,也害怕李渊提防,李世民完全了解并且最后虽然勉强到底还算是接受,并且与无容之间的感情也能更进一步。
而如今若是无容再不知死活的把李世民推开自己身边,难免就会让李世民吃心自己对他的感情,而杨曦也未必会心存感激感激什么——女子总是有自己的尊严,即便是不得夫君宠爱,老是正房一劝夫君才来,绝对是羞辱妾室的最佳方法。
李恪是庶出子,说起来无容是嫡母,关怀李恪完全理所应当,首先不会因为直接提起什么杨曦不被宠爱白白让杨曦不痛快,然后提到了承乾,是在默默的提醒李二不要厚此薄彼,又不是极为明显的推开,李二从来前朝后院都游刃有余,这么个提醒算得上是恰到好处。
李世民略带歉意的看了看杨曦,又看了看玉雪可爱的李恪,心中也不由得一个柔软。
说起来,杨曦嫁进来,虽然该有的尊荣和富贵也有,但是李世民也清楚,与无容情深至此,也便不能同东宫齐王府那样对妾室及庶子庶女也可以分有一份宠爱——
给无容的爱尚嫌不足,如何还能分给别人?
杨曦如何不懂李世民的眼神,暗暗叹了一口气,又挤出一个微笑,把李恪抱到李二身边:“郎君抱抱恪儿可好?”
李世民有些感慨,伸手便抱过了李恪。
小小的,软软的一团,和当时抱着承乾的感觉不一样——
抱着承乾的时候无容因为产下孩子脱力晕倒,除了抱着孩子有那股子终于做父亲了的愉快之外,还有对产房之中无容仍旧昏迷但碍着父亲兄弟都在不方便闯产房看爱妻,也只能隔着一墙空着急。
那样的感觉,可以算是“痛并快乐着”。
而抱着李恪,虽然也知道杨曦也是九死一生的产下来的孩子,却因为未曾亲见未曾经历此等痛苦,平日情分也远远不到无容的如此深厚,说起来,虽略有让她一人生产的愧疚,也对这个孩子出生到现在终于能抱抱的心酸,更多的,却只是一个例行公事的对庶子的关怀。
毕竟,虽然算起来是他的庶长子,但是先有承乾出生的喜悦与担忧,后有灵芸算计之后的愤怒与无奈,再看到李恪,虽然依旧有愧疚,但是却浅了很多。
杨曦本来还略带期待的看着李世民,希望这个孩子能让夫君更多的注意到自己来着,却看到李二在一开始的略有感慨之后,迅速的恢复了镇定,然后摆出了那副完美俊朗到正常的女子都会为这么一笑抛头颅洒热血的笑容——
那笑容里,除了对孩子的些许愧疚之外,其他的,都是满满的例行公事。
杨曦悄悄看了一眼无容,无容也在无比怜爱的看着孩子,露出淡淡的微笑——
虽然也难免有例行公事,但是也可以感觉到,无容作为嫡母,对这孩子的怜爱,或许比起李世民如今“心中更多是天下国家,只有小部分用来关怀家人,而那小部分之中,极大的部分都是长孙无容”来说,无容会有更多的地方,来安放对恪儿的怜惜。
杨曦暗自叹了一口气——
不是没有动过让无容意外出事或者从此不能有孩子或者直接就死了的念头,但是从李世民眼中看到的对无容的极致的爱意,与即便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后郎君对她也没什么变化比起来,杨曦相信:
即便是她真的运气好到爆,逮住了无容松懈的时候弄死了无容,李世民这辈子,也不会因此喜欢上别的人。
有李二郎与长孙娘子珠玉在前的生死相托不离不弃,秦王之后的人生,也许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宠各种各样的女人,会纳进来越来越多的姬妾,但是秦王这辈子,只会爱一个长孙王妃。
也罢,也罢。
自己如今还能略有些尊严的活着,都已经是托了秦王的庇护与王妃的大度,秦王接受陛下的赐妾之举,是把她拉出了随便赐给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或者没入宫中做女奴甚至是到军中做军妓的人生,而王妃大度的收留,是她如今所有安身立命的来源。
她如今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理由,去为难这么一对夫妻。
作者有话要说: 艾玛秀恩爱的章节让姐目前还是个单身狗来写简直就是虐狗行为……
(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来一张全家福好像也是相得益彰)
(还有希望没有吐槽我又把杨曦和李恪拉出来的情节,无容不是个严苛的主母,李世民更不是个严厉的夫君,对杨曦再无情,也绝对是物质和门面上保证了绝对的优厚)
不过写的我都好想找个老公生个孩子……
好吧我还是老老实实的解释一下里面的名词和逻辑——
李承乾一岁没到,摇摇晃晃的走路(亲测有效……哎呀不是我有了孩子是我一岁半的堂妹妹如今已经跑的无比顺溜)是有可能的,跳下了李世民的膝盖这么个高难度动作不会伤到他的小短腿的(当然他的小短腿最后也保不住):毕竟唐初还是席地而坐。
因为席地而坐,所以李世民把无容小心翼翼的扶着坐下是合理的——毕竟席地而坐不比凳子,凳子沙发一个孕妇完全可以自己完成但是要是坐地上……你试试揣一个小枕头在腹部,在不伤害到小枕头的条件下安心的跪坐……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后……
名词解释。
阿娘应该不需要我解释什么了吧。
阿耶(jia,一声)是隋唐时期对父亲的称呼(之前李家父子一直没有用是我觉得一个五大三粗【好吧二凤很俊朗】的爷们对着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人叫阿耶总让人有一种幻灭感,所以一直都是叫父亲)
哦对了……
鉴于虽然本文已经朝着小言风欢脱了跑了好久但是作者还是大言不惭的说这是经过考据才写出来的小说。
所以我还是要正经的解释一下——
那个,之所以李大李二李四观音无容包括一直没有出场的杨王妃一直没有叫李渊“父皇”,李大李二李四也一直没有自称“儿臣”,万贵妃观音无容包括一直没有出场的杨王妃尹德妃张婕妤都没有自称“臣妾”,那是因为在可以考证的唐史之中是没有“父皇”,“儿臣”,“臣妾”这种称呼的(当然到底有没有与什么时候有的……老子又不是历史系再说写的是唐小说自然只关心唐代,什么时候脏手伸到了宋元明清再说吧……不过如果这篇小说写完了居然还有读者大大喜欢小人的文风而小人对宋元明清的某对夫妻感兴趣想祸害一番……我也不敢在毫无研究的条件下去祸害宋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