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129)+番外

作者:某璃 阅读记录

这个虽然亩产不算高,但重点是‘粮食’‘山地可种’,如此,凡是遇到山地就种玉米,无需硬要开垦成平地。

康熙当时就顾不得另外那些胤祉说的‘资料’了,他对胤祉说,你先把盒子留下,汗阿玛慢慢看,回去睡觉吧。

胤祉识趣告退,康熙立即就召了侍卫来,把寻找这两种作物的诏书发往福建两广,让各大小官员去寻。

接着,他倒是不急着安排其他事,独自一人,把胤祉写的东西,全部都粗略地翻了一遍,心里就有了章程。

其中最令他激动的,就是胤祉在水利篇提到的。制作‘水泥’之法!

上面写着只要能制出此物,与泥沙碎石等物混合成流状物,倒入提前搭好的模具中,干透之后就是一面毫无缝隙的墙或路面。若在其中加入钢铁筋,能使之更为强韧。

康熙首先想到的,就是若此物能用来治水,大清往后岂不是能少许多水灾?

第二令康熙在意的,就是胤祉提到江南有一个叫李英贵的农学大家。

连他自己都没有听说过此人,胤祉一直在深宫,如何知晓?

所以,真的有仙人庇佑大清吧?

康熙背上起了一层

汗毛,看来若这些都得以验证,他得问清楚胤祉,再供奉起来。

康熙心里有谱之后,在脑中琢磨了下人选,立刻召来议政大臣们和工部户部的尚书、侍郎等人,将这些文书给众人传阅。

当然,他不会说这些是出自胤祉之手,只说是民间奇人异士敬献。

结果大臣们一个个看得激动无比,比康熙激动多了,“天佑大清、天眷吾皇啊!”

明珠第一个这么喊,其他人也跟着喊‘天佑大清、天眷吾皇’。

康熙心里暗暗开心,可不是么,胤祉就是上天给他最好的眷顾了。

所有人都通读之后,康熙便开始派发任务了,令他没想到的是,除了工部的人,其他大臣居然也主动揽差事上身。

同时这么多人主动揽差事,可真是康熙即位以来的第一次,堪称奇景了。

这也间接说明了,这些资料确实获得了这些知识渊博、眼界长远之辈的肯定。

各项事宜很快安排下去,唯有制造肥料一事,无人肯沾。

那肥料文书上,通篇‘粪’‘尿’‘泥’等物,实在叫斯文人多看一眼都嫌脏。

康熙:“……”

或许,是时候专门培养一批专事农事的农官了。

最终,康熙还是把这项工作和寻找李英贵的差事给了户部左侍郎,对方只能捏着鼻子领旨。

字面意义上的捏着鼻子。

安排好这些事,又商讨起近日来其他家国大事,这日康熙直到傍晚才去了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而这个时候,胤祉睡了一个白天,也是才醒来。

康熙顿时就有些心疼,请了安就把他叫去一旁,问他仙人之事。

胤祉听了心虚,‘仙人只愿汗阿玛造福百姓,无需供奉。’

康熙:“当真?”

胤祉:‘你怀疑仙人?’

康熙:“……”不敢,不敢。

第75章

胤祉献策之后,就没打算再管了,就算他懂得那么多超前的知识,毕竟不精深嘛。

他从来没小瞧任何一个朝代的能人异士,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才去钻研吧,他提供个原理就罢了。

目前他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为去草原做准备。首先,就得精练自己的骑射之术。

今年年初他和胤禛就开始学骑马了,射箭的准度也提高了很多。

emmmm……就是为了照顾四弟的面子,他目前也‘只能’拉开三力的弓,四弟是二力。

但胤祉没想到,问题很快就来了。

工部的人在砖窑试验水泥烧制之法,却屡屡在成品后,搅拌成‘混凝土’时失败,便问了康熙献策之人在何处,能不能再给出出主意?

康熙自然没法把胤祉拉出来,太过天才的孩童,他真的很怕他被世人知晓后,英年早夭。

就算不迷信,身为皇子,有此种本事,也会造成朝中局势的改变。

于是康熙只好说那世外高人不愿出世,让他们把问题写下来,他会代为转交,至于回不回答(得出来),就看高人的心情了。

胤·世外高人·祉拿到信件后:“……”

很好,马甲又多了一个。

这位工部官员很是负责,记录做得十分详尽,胤祉很快看出问题,那就是砖窑的温度烧得还不够高,而不是混合成混凝土时的问题。

他很快回信说明问题。

这时候没有那种温度计,至于如何制作出能烧出更高温度的砖窑和如何烧至如此(约1350~1450度)高温,只能让匠人一遍遍慢慢试验,以后都根据经验来了。

不止水泥和混凝土,很快别的地方也不断有人来信询问,胤祉全部都尽可能去帮忙想办法和回答,他和系统都要忙坏了。

甚至还有人会问些学术上不解的问题,胤祉看到会的,也顺手答了,不会的就忽略。

结果就是,他没时间练习骑射了QAQ……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世外高人’在办差的官员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高了。

他们都在信中称他为‘老师’,其中还有平日里给胤祉上过课的真老师。

那些人对他越来越好奇,总是在信中问他的字、号、师从何人等问题。

这类问题胤祉全部忽略,那些人就跑去问康熙,康熙被问得多了,有一次不小心脱口而出:

“便是涧中鱼先生……的师父。”

他说到一半忽然拐了个弯,主要是忽然想起胤祉‘涧中鱼’的身份,在书局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怕他暴露。

胤祉:“……”

汗阿玛是不是有什么披马甲的癖好?不但自己披,还给儿子披。

只是总体来说,科研的进度注定都是要反复失败的、缓慢的,他不急,康熙倒是比较急。

五月底,番薯和玉米被带到了御前,然后在皇庄试种。

同时,也在南方各种土质上试种。

李英贵也找到了。

六月,御驾原本月初就要启程了,但有了早熟稻这件事,康熙愣是等到了六月中旬,早熟稻果然批量成熟、品质不错后,他才宣布了两日后启程。

这两日,他便安排了人全部留种,带着大部分种子往江南地区去给李英贵试种了。

与种子一道儿送去的,还有改良农具、先进耕种之法、肥料制作之法、水田灌溉之法等。

李英贵原本被朝廷官员找到,以礼相待时,还满心的茫然和莫名。

他在村中喜欢钻研种田,这两年也有了不少心得没错,但他的名声连在村里都没传开,怎么就上达天

听了?

他整个人都懵了,总觉得自己是不是身上有其他秘密?

他看过《纪恩传》,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祖上跟前朝皇室有牵连,这是大祸临头了?

不过这脑洞开得太大了,回家问父母的时候,被他爹拿着扫把撵着追了两里地,说他忘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