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来自碧波深处(3)

阿嬷闻言,苍老的如同被风抽干的树干一般的脸上,浮起一点点笑,“天妃娘娘说,阿英是个乖女,所以送个乖妹仔给你,要是个弟弟,又调皮又捣蛋,你和你阿妈可管不过来。”

“哦。”小孟英点点头,便不再追问。

等到孩子满月那天,孟海在自家院子里摆了流水席,请乡邻过来,喝女儿的满月酒。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喝得微醺的孟海拉住村里唯一一所学校的校长,请他给小女儿起个名字:“孟校长,你有学问,你看看给我们妹仔起个什么名字好?我没文化,起来起去,都是红啊美啊的。”

校长也已经有七分醉意,被孟海这样一恭维,酒意上头,望着悬挂在天空中的一轮满月,诗性大发地吟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你家妹仔是月圆时候生的,我看就叫明月罢!”

“明月,孟明月。”孟海在嘴里来回念叨数次,随即握住孟校长的手,大力摇撼,“孟校长就是有学问,这名字起得真好。”

始终被阿嬷抱在怀里,在酒席间穿梭,被叫了一个月“妹仔”的女婴,仿佛有所感知似的,睁大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笑着,望向天空中的月亮,伸出小手,似乎想抓住什么。

阿嬷低头,凝望怀里小明月乌黑透亮的眼瞳里映着天空中的一满月,微笑着轻轻摇晃,咿咿呀呀地哼起童谣来:

海水清,海水凉,

捧起海水洗月亮。

月亮没有穿衣裳,

拉块云彩忙遮上。

羞羞羞,脏脏脏,

谁家洗澡穿衣裳?

明月就在阿嬷这悠悠的童谣声中,一日日长大。

同所有靠海吃海,在海边长大的渔家女孩儿一样,明月自会走路,已经在海边玩耍。

阿妈白天带着阿爸捕上来的鱼,到镇上去卖。姐姐孟英就留在家里,和阿嬷一起照顾妹妹明月。每当孟英到沙滩上去捡贝壳抓螃蟹,她便摇摇晃晃在姐姐后头,似模似样地跟着捡贝壳抓螃蟹。看到潮水席卷着浪花拍到沙滩上,她会得咯咯笑着追逐而去。

孟英有时会担心妹妹被潮水卷走,然而明月却如鱼得水,在浪花间不知多开心。

阿嬷坐在海边的石头上,一边替两个孙女缝衣服,偶尔抬头望一眼在沙滩上嬉玩的明月。她一直觉得,明月前世一定是海里来的,积了功德,天妃娘娘将她投到他们孟家,做了她的孙女。所以这孩子生来就喜欢海,对大海毫不畏惧。

“……阿……嬷……鱼!”一忽儿明月就用小胖手抓着一条软塌塌半透明小鱼,摇摇摆摆地朝她跑来。

阿嬷笑着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从石头上站起身,迎上去,抱住明月。

这孩子连路都还走不太稳当,然而在水里,却不知多么自在灵活。

“话给阿嬷听,这是什么鱼?”她顺一顺明月被海风打湿的额发,问。

“……龙头鮳……”小明月奶声奶气地说,一边把鱼往阿嬷手里放,“……阿嬷……吃……”

阿嬷哈哈笑起来,“明月乖,不能生吃,要回去让你阿嬷用盐腌一腌,再搁油里炸得金黄酥脆才好吃。”

小明月懵懵懂懂,金黄酥脆却听得懂,不由咽了咽口水。

阿嬷摸摸她的头,“我们叫上你姐姐,回家吃饭去。”

她一手拉住明月,一手拿起搁在石头上的针线笸箩,扬声招呼,“阿英,回家啦。”

“哎!”孟英听见阿嬷召唤,与一同赶海的小伙伴道别,挎上背篓,跑过来。

祖孙三人一起,踩着夕阳归家。

回到家里,阿妈已经从镇上卖完渔货回来,饭菜都已经烧好了,摆在饭桌上。

阿爸孟海的拖网船出海还未回港,两个孩子年纪小,饿不得,阿妈总是先给她们俩吃饭,而她和阿嬷等阿爸回来才吃,无论多晚都等。

小明月跑进屋里,向阿妈展示她捉到的小鱼:“阿妈……看!”

阿妈看见女儿手里那条已经奄奄一息的小鱼,夸赞:“妹仔真厉害,捉到一条龙头鮳,阿妈给你腌了,明天吃好不好?”

明月乖乖地将鱼交给阿妈。

孟英则将一小篓贝壳蛤蜊小螃蟹递过去,阿妈说一声乖,摸摸她的头,然后叮嘱孟英,“带妹妹去洗手,洗完手来吃饭。”

等两个女儿都去院子里洗手,她轻轻对婆婆说:“我从镇上回来的时候,碰到孟校长了。”

阿嬷将夹在肋下的针线笸箩放到一边,在饭桌旁桌下。

“孟校长说什么了?”

村里只得一间学校,两个老师,兼着小学中学的所有科目。村里人对有学问的孟校长,比对村长还敬重,有时家长里短,邻里纠纷,都少不得要请孟校长调解。

“孟校长说,到九月份,阿英就该上小学了,让我把阿英送去。”

“读书啊……”阿嬷沉吟片刻,“读书是好事,孟校长让我们把阿英送去,我们就送。”

“可是……”阿妈望一眼在院子里水喉边上洗手洗得不亦乐乎的两个女儿,“可是阿英上学去,我和阿海都要做活计,您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妹仔……”

“诶,读书要紧,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照顾明月一个还照顾得来。”阿嬷挥手,阻止媳妇,“你看村里镇里,读书有出息的,都到城里赚大钱去了。我们没文化,只能守着海看天过活。阿英明月读了书,以后也能到城里去,不用再在海边吃苦。”

阿嬷虽然没有文化,可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到底见得比较多些。村里那些读过点书的孩子,好些都进了城工作,过年过节,大包小包地拎东西回来探望阿爸阿妈,那家的阿爸阿妈多得意多高兴?逢人就要说自己的孩子在城里如何如何有出息赚大钱。一大家子人走在外头都与有荣焉。

强过他们,没有学问,也没有其他手艺,只会靠海吃海,遇到点什么事情,一开口,总讲不赢读书人。

阿妈闻言,在心里合计片刻,便不再反对,“等阿海回来,我和他讲一声,如果他也赞成,那到时候就让阿英去学校里读书。”

这嬷笑了开来,向洗完了手领着妹妹明月进屋的孟英招招手,“阿英,你阿妈要送你去学校读书了,你高兴不高兴?”

孟英听了,眼睛一亮,“真的?!”

可随即星子般的眼睛便黯淡下来,“妹妹怎么办?我去读书,谁帮阿妈阿嬷照顾妹妹?”

阿嬷伸出干枯粗糙的手,抚摩孟英的头顶,“阿嬷还没老,能照顾得了明月,你放心去读书,以后有出息了,把你阿爹阿妈都接到城里去享福。”

到底是小孩子,孟英闻言,再没有任何担忧,弯下.身,一把抱起明月,在屋里转了两圈,“明月你听到了吗?我要去读书了!我要去读书了!”

两岁大的明月还不知道“读书”是什么,只是见姐姐这样高兴,也开心地“咯咯”直笑。

这时带着一身海腥味儿的阿爸推开小院的门,回到家里。

上一篇: 闪婚剩女 下一篇: 天国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