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瞳之大争天下(22)
青瞳急道:“那要是抢了呢?”
“你刚刚不是送了五十万给西瞻吗,再多五十万也不算什么。”萧瑟一笑:“何况即便抢了也只是一次,抢了一次,后面的就不用再送了!损失的也只是五十万两,如果不抢,就用来修城,反正你本意就是要修城,也没什么损失。”
“那要是他们真的不抢,我们难道就一直发下去?修城能用多少?”
“不必,就以五次为限!修缮云中六城,两三百万并不多。若是五次过后,他还能挺得住,我再也不拖延!”萧瑟眼睛里突然有了一丝冷硬——派遣使臣缓解压力吗?箫图南,表面上你很风光,我却知道你快挺不住了,就让我送你一程吧!
“萧瑟……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面子其实不是那么要紧,但我们现在财政如此紧张,这钱用来修城也罢了,我不心疼,可万一被抢走……”
“时机不到,这办法一点用处也没有,何必说?”萧瑟静静转过身来:“昔日在滁阳,我一言可以调动所有财物,其中也多有别人不能理解之举,但滁阳今日财政如何,天下都能看到了,陛下要用我做事,难道五十万两也舍不得吗?”
青瞳呆望着他,萧瑟与她对望,一蓝一黑的眸子深不可测,青瞳终于叹了一口气:“萧瑟……无论如何,我不信你会害我,孙嘉,拨款吧。”
孙嘉迟疑许久,才拖泥带水的应了一声‘是。’
16
16、十四 矛盾 ...
西瞻,聘原皇宫。
箫图南眉头深深皱起,看着手中奏折一言不发。
这是南苑密探发来的报告,大苑不顾上一次被劫,又加运一百万两来云中,号称要将云中六城都修成昔日呼林关那样的铜墙铁壁。如今银两已经抵达上扬关,有五千士兵把守。
像呼林那样的要塞要修六座,一百万两银子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只能算前期投入,所以银两运来之后并没有立即投入建设,而是堆在库里等着,西瞻上下人等似乎能隔着山山水水,看到雪花白银发出诱惑的光芒,个个心痒难瘙。
重新建起呼林关等六关对西瞻显然是个威胁,兵部于是请示是不是防患于未燃,骚扰大苑建城的进度。户部也表示即将入冬,如果能有一百万的粮饷收入,必将令国库更充盈。虽然刚刚从大苑拿到三五十万,但是西瞻人远远没有满足胃口,在他们看来,大苑人没有答应岁贡,已经是严重的挑衅,若不是振业王压制,贵岂来回来的当天西瞻人就出兵了。大苑现在竟然还敢送钱,不管为了面子还是实惠,他们都应该出手抢回来。
十几份奏折说的都是这一件事,箫图南将手中奏折一扔,道:“传令,一兵一卒不得行动,有私自出兵的,拔凌铎穆尔就是例子。”
大苑号称一百万,实则五十万的银两运来之后并不急着建城池,而是签名接收上计划批复走了好大一圈手续,那无比美妙的五十万两就静静的在上扬毫无防备的弹丸之地呆了十五天,西瞻人在振业王的严令下,只得眼睁睁看着大苑人终于走完了所有的手续,开始一砖一石的建起城来。
更难以忍耐的是,呼林刚刚初具规模,大苑竟然又运来三百万,开始修建上扬关,一次又一次的引诱,让西瞻人个个急的心里喷火,却不知在大苑,一样有人急得七窍生烟!
大苑皇宫前殿弘文殿。
弘文殿侍讲陈文远抱着一叠奏折走进来,见皇帝一只手顶着额头,正坐在书桌前打盹。她身上该是被内侍披了一件夹棉袍子,看来睡了有一会了,只是眉头微皱,睡的不安稳。
内侍程志轻轻冲陈文远打手势,让他别吵醒皇帝。陈文远于是在殿外脱下鞋子,赤着脚慢慢的靠近,小心的将奏折放在案子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然后秉着呼吸慢慢退出殿外。
程志跟了出来,指着里面小声道:“不知有什么心事,好几天都没有睡好了。”
陈文远也压着嗓子道:“则子里也没什么大事,几位参政大人都看过了,陛下睡够了再批也来得及。”谁知殿内青瞳突然大声问道:“抢了没有?”
“陛下,您问什么东西抢了没有?”陈文远慌忙答道。
“银两!送去云中那五十万!有人抢了没有?”
“没有。”陈文远一边大声回答一边几步就折回弘文殿。他进了殿,才发现皇帝的眼睛并没有睁开,前面说的都是梦话,不过被他这样大声一喊已经醒了,正皱着眉头揉太阳穴。
青瞳还有些迷迷糊糊,接过程志递过来的蜜水喝了一口,又问:“陈文远,今天的奏折有没有提到云中银两?”
陈文远立即道:“户部奏报,和前两次一样,五十万粮饷前日抵达上扬关,只等云中六郡的郡守记录交接以后就发下去,一切平安。”他是景帝末年的进士,别的大才没有,但是记忆力十分超群,整个人就是活的藏书库。青瞳放他在弘文殿做了七品侍讲,任何典籍记不清都不必查书,直接问他就好,奏折经他过一遍,几年之后都记得一清二楚。
“相国看过了吗?说什么了没有?”
“看了……”陈文远迟疑一下,道:“相国说请陛下继续运银两到云中,这次要说多些,三百万。”
青瞳咬了咬牙,道:“传旨孙嘉,让他再调拨五十万两去云中,月底发出!”
望着陈文远应是而去,青瞳焦躁无比,说好了最多限额是五次,这才是第三次,她就有点心疼的沉不住气了,虽然不抢可以真的拿来修城,不算浪费,可是呼林关就罢了,其余的关口不是那么紧急,眼下挤出那么多钱修不急修的关口,户部压力极大,黄希原和孙嘉都病了,青瞳觉得自己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在西瞻聘原皇宫内,老皇帝忽颜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朝政全权交给振业王统理了,乌野暂时代替内监道:“有事即奏,无事退朝!”他武将沉稳而有中气的声音和以前太监尖细清亮的声音对比强烈。
御阶上的宝座空着,箫图南站在第二层御阶上面对群臣,等着奏报。然而满朝文武都没精打采,个个低垂者头,没有一个人出声,乌野又喝了一声:“有事即奏,无事退朝!”还是没有一个人出声。
箫图南道:“半个月了,你们就没有一个人有事上奏吗?户部、兵部、工部、你们也没有一件事吗?”
兵部尚书道:“臣无事,王爷严令之下,臣这兵部岂敢有事!”
箫图南眉宇间隐现怒色,转向其他人道:“好,兵部无事,户部如何,今年的冬粮可齐备?”
户部尚书懒懒的道:“齐了,不用打仗,能耗几粒粮食,没事。”
箫图南道:“不要想当然,官仓中具体存了多少粮草?”
户部尚书想了想道:“几万石吧,还是十几万,不少了。”
“胡说,我偌大的一个国家,只有那么一点存粮?前日本王收缴存库的粮食就有八十万石,半个月前仅平城一地存粮已经有二百万!你给我查清楚了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