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素手罗衣(18)

作者:梵天Suzy 阅读记录

“禀王叔,腾空这段时间一日两餐,只饮清茶。”

“哦!快快!上清茶!……诶,我等俗了,只管上肉。”

“腾空不事生产,镇日研修,哪及王叔为国劳心劳力。只,请务必少用猪油烹食。”

“对对!我府里全改为菜油茶油了。”

本来是赏乐品诗的会,被腾空一打岔,先谈了近半个多时辰的养生之道。岐王还当场打开腾空所送的药酒,直说在座的好运气。

一个时辰后,腾空才听到新的琴曲。很雅致,可惜完全不明白其中意境。

想起来了,这少年叫王维,他兄弟叫王缙,这两个名字其实是后来一回听人闲聊时出现,被她漫不经心地记下了。只……王维这个名字……似乎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腾空又看了眼抚琴的青年,或者说是未及冠的少年人,在美貌男女众多的京城,他的长相不算特别好,但气质相当不错,听说也很有才华。只可惜,她不喜欢,不,她几乎不喜欢所有的男人,除了……

“腾空可会乐器?”岐王随口问问。

腾空摇头,“腾空每日研读摘记药书药典、明堂图例三个时辰,再费两个多时辰制药,加之四个时辰的调气静坐,躺在榻上尚不足两个时辰。音律、诗文,这些风雅事还真的没有时间学。”

王和在座的其他仕人都是一副极度惊讶的表情。

“难怪!”岐王好一会儿才找到说辞,“腾空虽年少有天分,却也是苦读苦练得来的修为……”

腾空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躺着睡觉,她练气、打坐、静思,比睡觉更能解乏。只是一般人无法理解,自然非常敬佩她的勤奋。

“修行也需此般勤奋,维,惭愧!维,受教!”比腾空大不了多少岁的王维长身立起一揖。

其他几位年轻人也纷纷作敬服状。

“腾空不敢提修为二字,若是坚持二十年,许能悟出几分道来。”腾空回礼后清淡地回复。

从岐王到最年少的一名十五岁少年,大家赞叹之余,对她再无其它想法,完全只围绕道家与医家的养生之法。而世族男人们本能地对节欲、清修缺少兴致,最后确定了,他们与腾空只有药酒药膳之类的共同话题。

腾空跟他们又了半个时辰后告辞,主人与其他客人们只是出于礼貌而稍事挽留。

大家是愉快地分别的。

第二天,也是很偶然,腾空拿到了一名女冠送她的、由一群好事的女郎收集的当代少年诗作——当然,都是大家传颂的俊郎君。

本来送诗集的女冠是有些妒忌腾空在王府见到好几位有名的才子,本来打听热闹和逸事,不想腾空想了半晌说没见到哪个少年是特别美的,这位女冠又气又乐地拂袖而去。

诗集倒是留下了。

腾空随手翻了下,本来兴致缺缺的,不想第一首诗就令她怔在当场。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她的迷梦里有这句!而且是好几年前的梦!

王、维?!

她,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19章 诗人

与归来的师傅饮茶,被问及王府的情形时,腾空大致地讲了,还真的提到王维。

“腾空之前全然不知此人能做出好诗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别怪她,实在太吃惊、太震撼了。

长公主笑开。她早听闻此人才名,这诗一出世就广为人知,直接奠定了京城第一少年才子的美名。倒是腾空不理会这些,居然现在才知晓。

“他今年科举,可谓万人瞩目。想来考官也知道他的字迹和才名,即使遮住名字出身,也断然不会漏掉这一位的。”内容颇中肯,但语气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漠的。

腾空一来被梦境震撼,二来深知师傅对世家从来不喜。若非王维实在有才,师傅绝不会说好话——腾空怀疑师傅年少时喜欢过王氏子弟,结果王氏不乐意与李氏废帝的女儿交往和结亲,才令师傅毅然决然地出家……当然,师傅出家与几十年的皇室血腥争斗有很大关系。

“看来弟子太过孤陋寡闻。不过——”是不是还有更有名、更了不得的诗人?叫什么的……“呵,算了,反正腾空是做不出像样的好诗,自然也没多大读一大堆的诗啊赋的。”

长公主真正的笑开。她的这个弟子啊,实在不寻常!“嗯,司马子徽说,你在幽州时见到一位校尉,跟他很有话说?”难不成腾空不爱文人,喜欢武人?

“正是!”提到自己太太有兴趣的话题和人物,腾空一反常态地话多起来。“裴校尉懂得不少,武艺和军纪都好。他帮我找来不少很特别的方子,还认真记录试药的结果。他的同僚和部下有得是年轻力壮的军士,也会碰到不少伤病,正好让我试验所学,不用担心用的人出差错,还对我很感激!实在太有用,只可惜距离京城太远。如果他在禁卫,那真的方便多了。”

当师傅的明显感受到,徒弟讲那个低阶校尉的时间超过第一少年才子的时间。

“……师傅,眼看天气热了,我让人做的香胰和花膏改了几回,先在冠里其他人脸上用,半个月后再献于师傅。”

长公主眉开眼笑。她被徒弟盯着,每日花费不少时间在药炙和膳食上头,现在早已成了习惯,不想竟成效惊人——哪怕不化妆,她也有胆子见人,在一群抹了厚厚的白粉胭脂的贵妇中,她愣是能凭借不老的外表吸引人的目光!还有……这徒弟让她天天在眼角额头抹花草油、燃草药卷,果然细纹少了,人也年轻了……

“腾空,你的法子果然好。为师每回到宫里,都被嫔妃们围住走不了。”

天子的宠妃各个都有厚厚一册腾空亲手所书的年轻之法、亲手所制的养生药酒——全部是以长公主的名义送的,但大家也都知道那是宗室高官李林甫的女儿所孝敬,因为后者确实供应着玉真观所需相当多的珍药良品。所以长公主乐得一起做了这份人情,不过这就不需和腾空挑明了——她这徒弟啊,还是研习药学,顺便多认识些个俊武的年轻人,才不枉来此世间一遭!

***

李氏。

不是陇西李氏,而是西域出生、来历颇多疑点的西凉李氏。

但!

腾空瞪着手中的诗笺!

李,太白?!

她怔了半晌,又看向爱到处打听的女冠们抄来的诗文,这个名字排在挺末尾的地方……算了,和梦里的记忆怎么也对不起来。且,此人远在蜀地,一下子也难知真才实学……

也许只是个梦罢了!

把集子全部翻看完,腾空依然没有记住多少。不得不否认,王氏那两兄弟确实有才,至少她能记得几句……

把那些个诗啊赋啊文章之类的扔一边,腾空继续按自己的方式编写穴位功用和穴位组合。

她之前写好的一百经穴和百种用法已给石太医送去,而那边一口气来了四名太医和十几名徒弟,和她讨论了半月有余——现在还是时不时会来人——她无法解释一些用法是从何处看来,所以也不啰嗦,直接让那些医者徒弟们到京中各个医馆试针去,果然都是正确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