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席就是世民的教席。”梓风撇嘴。而世民则背过脸去偷笑。
“……哦,这个……不过,听闻李先生学问很不错。”
“他不会武功,扫兴。要是令狐先生不娶亲,就可以继续请令狐先生了。”
“……啊……这个,梓风、世民,我会一个个给你们引见京师的文武三公子。哈哈,梓风,你可睁大眼睛看好,不要看花眼呀!”
梓风觉得很傻,但为了让亲叔父不至于下不了台而跟着扯扯嘴皮子。文武三公子?还是文有三位武有三位?还是总共才三个?……看花眼?哈哈,不可能!不过从酒馆——她叔父居然叫两个没长大的孩子上酒馆,而她父亲根本不介意——三层的栏杆下望去,各色帽子、头巾、衣服和腰带,南北风情、胡汉交杂,应有尽有,涂脂抹粉的男人及男装男裤的女人,穿了汉装的蓝眼睛胡人及全套胡服的山东俪人。[1]
在家乡当然是看不到这些景象和人物的。当然,家乡的东西也没有京师里的昂贵。一壶很普通的米酒居然要两百文!晋阳最好的酒连百文都不到。
“这酒一般,太一般了!”
咦,谁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梓风偷眼往楼梯口瞧去,却被挡住了看不到说话者,只觉得这个声音很年轻,虽然有些醉意但依然很好听。
“梓风,世民,这馆子是名人常来的地方,这不,文三公子中的王生、王无功,就喜杯中物,但做的诗文那是出了名的好——”
自表无功?那大概是很自负的家伙了。梓风能喝点酒但不十分喜欢那种辛辣。
“呃,他家世虽也不错,只是有些配不上我们梓风。”
没等梓风跳脚,她兄弟先出头,“姐姐要的是高大英俊、文武双全的丈夫,是不是,姐姐?那人不会武,不要。”
“好好,我们梓风小小年纪就很有志向呢!不像我家那两个姑娘,文不文、武不武的,还不漂亮——”
“叔父,对面墙上的诗是谁题的呀?有些不工整,但文辞不错。”因为她不是很明白,所以应该不错吧?
“哦哦,这就是王生啊!他喝到半醉时就爱题诗。”
梓风又装模做样地多看几眼:字写得很好看,比她的书法好看太多。她开始有点欣赏经常买醉的王无功了。
“世民,我们好好练字吧。”
“好的,姐姐。”
“虽然你的字比我的好,好一点。”
“……是的,姐姐。”
“你说,如果我们请这位王先生当文教席,是不是很好呀?”
“……”
***
梓风和她的三位同母兄弟们都从小学文习武——她爹自己不会养女儿,倒也不敢把妻子的独生女儿交给侧室们抚养,于是女儿就被当成儿子了——而且都是武艺超过文才。反正他们也不打算让诗文传世,又何必读一大堆压死人的书呢!
但有件事梓风很不痛快,就是:为何她家怎么没有一个挣上那什么京师三公子呢?她家的人明明本事都很好、能把武陪练打得落花流水嘛!
“能开千桌酒席的大馆子,也只有京师能找到了。”
“河套草地上开一万桌也不是问题。”
道彦是她堂哥,这些日子经常带了男装的她出门看新奇。不过新奇的东西看一样少一样,很多晋阳也有啊、只是不如这里的精致,比方说薄而细腻的瓷杯中盛着的绯色甜酒,她早就尝过了。
“喂,今天你怎么了?老是跟我作对!是不是因为没见着另几位公子啊?唉,女娃家就喜欢看这些人!好了好了,我不是说了片刻后他们会到好几个……”
“大哥为什么就排不上那什么公子呢?!”梓风终于还是问了。
道彦一口酒喷出来,呛得咳了好半天。“我的‘三公子’啊,建成哥连二十都没到!何况,他的武艺很一般嘛。”
梓风瞪他,“比你强多了!”
“咳咳咳……我说,梓风,那武三公子的本事其实也不是特别好,连我都认识两位侠士,那刀剑和轻腾工夫可了不起,但他们出身不高、没什么文才,所以排不进来。啊,等过几年建成哥与名门闺秀成亲、在朝里也有了地位,自然也、也算是京师名公子了……”
“哼,侠士,不会是盗贼吧?”
“诶!梓风,不可胡说!像万宝、潘仁、兴刘等都是一等的剑士,等有机会我替你引见一下。”
“没兴趣。”
“……喝酒,喝酒吧!”
不大会儿,突然席间起了一小阵骚动。梓风从眼角看去,不少文人涌向一个刚走进来的人。大概又是哪个自以为了不起的家伙吧?她一点没有结交的兴趣,顺便把堂兄也牢牢钉在座位上,“你和他熟不?”
“呃,不太熟。”
“那你这样贸然迎上去,岂非自讨无趣。”
“……”被妹妹教训,真是窝囊啊!道彦几乎想抱头痛哭。
等那一队人走近了,居然就涌在她邻近的雅位——不就是宽敞一点,至于贵一倍的价钱吗——她瞥了一眼,又扫过两眼,最后才怔住:好美的年轻人啊!不就是她刚进京时看见的俊俏少年吗?
“怎么?看傻了不是!”道彦贼贼地取笑着。“这位是文三公子之首,虽然是三位里年纪最轻的,却是最有才华的一位,许延族!”
梓风慢慢回神,慢慢将眼光钉在堂兄身上。“他武艺很好吗?”
“……这……不清楚。”
“原来你喜欢结交文弱之士啊,回去我就和叔父说,你因为喜爱美少年所以不肯成亲。”
“啊!梓风!梓风!”道彦真的要哭了。
梓风心中狂笑,等笑意快没时,才暗地叹息又唏嘘着:京师,果然是人才济济的灵秀之地啊……
---------------------
[1]此间的山东并非现在的山东省。
第三章
李家虽与皇室有亲缘关系,但不是顶受皇帝宠幸的一家,杨家、宇文家、来家、屈突家等都有势力得多。可晋阳李氏的名号经过百年的积累,还是有些名气的。
比如,梓风出门的时候一抬出晋阳李家“三公子”的名头来,事情就好办许多,包括买兵器和书——
“小公子好眼力,鄙下打造的短刀,连史大侠跟何大侠他们都用。”
不认识那两位大侠,不过估计是挺厉害的人物吧?梓风挥了挥手,“主人家请招呼别的客人罢,我先看看、再等哥哥来决定。”她身上带了金子——父亲别的地方对子女关心得少,在金钱上还是很大方的——但听说京师的生意人特别精明,她还是多看多听免得受骗上当。
“哦,小公子请随意看,从这边绕进去,院中有块沙地可以试用。小公子请留神,这些兵器可都是开了刃的。”
店老板是个汉人,他的手下却是胡汉参半。他不会轻易让客人察看在城外的制剑作坊,因为听说那里有不少不能进京师城门的人。可话说回来,这家的东西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