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尽三生(132)+番外

作者: 锦秋词 阅读记录

而今你因为能力不足而要驱逐我,我也会在远方默默守护你的,只要你愿意。

车外,春雨潇潇。

渡头苇花随风飞扬,宛若记忆中的第一场雪。

番外二:雪逝

今日下的雪是历年最大。

丽妃瞧着身边的皇上。

自从他继位以来,离国的冬天就一年比一年冷,雪也下得一年比一年大,然而农作物的收成却一年比一年好。

百年以前,离国也有过这样寒冷的冬天,然而后来却一年比一年热,后来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和水灾。

老百姓都说现今寒冷的天气是极好的兆头,都说是凉帝仁德所致,对他更为爱戴。

离国皇室的威望渐渐达到历年最高点。

鹤都不知何时开始已不敢以兵来犯。大家和平的共处生活,休养生息,便是最好的安排。

然而丽妃并不是很关心那些,她只是担心着凉帝的身体。

自从皇上巡视凉州,意外遇到了自己,并在他唇齿间轻轻吐出那个熟悉的名字后,她便已知道,这是那个人为自己作出的最好安排。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那天那从村中的水井提水回来,那英俊的君皇站在院中的石榴树下,仰头看着枝头火红的花朵。

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折下最美的一枝石榴,回头朝她微笑:“你是否叫做牡丹?”

盛夏的风拂过他的衣袖,低回拂过她的脸,像手中井水一般清凉。

远处夕阳投下温暖的光线,人影缓缓从脚边铺开。

他的眼神如波涛般起伏流淌,麦色皮肤映照着夕阳泛起金子一般的光泽。

他对她笑道:“我是凉帝,我的名字是朝辞。你可愿随我回宫,当我的妃子?”

她觉得自己好像站在高峰的顶端,眺望着千盏灯火,一切都那么繁华,声响却都已消失,那么安静,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然后她像梦游一般走上前去,接过他手中那枝盛放的花朵。

这个人几乎如他的外表一般完美。

他不但是一个仁德的君主,也是一个体贴的丈夫。

他能够能智慧的处理朝务,所有纷繁复杂的难题到了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

朝中大臣渐渐都由分裂归为统一,繁华盛世渐渐实现。

只是,那样明朗的人,常常不快乐。

她知道那是为什么。

于是在他批阅奏折至深夜,盯着烛花发呆时,常会给他带来一壶好酒。

购自民间的烈酒,不似宫廷御酒那么清冽绵长,却有种难以比拟的烈性如火。

在他对着一桌山珍海味食不下咽时,她就会亲临御厨,为他烹调几味拿手好菜。

有时是一尾醋鱼,有时是一锅桂花梗米粥。

在他不似平日那般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她便与他说起自己当年在掩月楼中的旧事。

在看着他的眼神又恢复明亮,重新露出阳光般的笑容时,她便会觉得异常快乐。

尽管,她知道他是因为想起了谁而这般快乐。

三年前,凉帝自动退位,将皇位交给年轻有为的皇子。

新帝号元贤,年号宣悦。

退位后的凉帝只把她携在身边,游山玩水。

他们去的第一个地方便是陵州。

昔日的掩月楼如今变作了一个书院。

里面书童读书声朗朗。

他们在院外听了良久,然后去了栖霞山。

他说:“当年我在这里办了一个花灯会,效那月老,辍合了不少姻缘。”

丽妃惊讶:“当年我也有来。”

两人都记得那年栖霞山的杏花开得如火如荼,历年罕见。

两人都已华发生鬓,年龄加起来早就超过百岁,此际说起当年,竟是笑中泛泪。

再往后,他们到了烟淮。

路上便下起了大雪。

凉帝身体已不比从前,竟然生起病来。

病体缠绵数日,他越加不耐,坚持要到一处地方。

丽妃不明白他为何坚持要到这无人的渡头上来。

他明明很怕冷,壁炉一定要旺到令人出汗,但是他偏要在这滴水成冰的大雪天到这渡头来。

河水已经结冰,一眼望去,白茫茫的雪原一片。

雪光映照着他憔悴的病容,却是一片柔和,她忽然忆起当年的他是何等英俊。

只听他微笑着问道:“牡丹,你想那个人现在在做什么?”

丽妃想了一想:“她的主意最多,总会找到法子让自己快乐。或许在弹那些稀奇古怪的曲子,又或许在教人跳一种可以保持身形的舞蹈。”

凉帝嘴角孕育着笑意,目光悠远。

半晌他道:“我怎么好像看到她穿着青色的衣服,邋里邋遢的穿着木屐,打着伞到小巷里去买豆花呢。”

丽妃一怔,心里忽然排江倒海的一阵难过。

“皇上,她现在一定过得很快乐……”

“我知道啊,好不容易才放开手让她离开,怎么可能不快乐……买豆花也很快乐……那是我看到她最快乐的时候。”

那天晚上,凉帝崩于烟淮。

享年六十有三。

次晨,大雪停止,太阳很好。

世界非常美丽。

后记

开始写字的几年来,这还是我第一篇纯以人物为第一位的小说,以前有试过以立意,以情节,甚至以架构为主的,而纯粹为塑造人物而写的文,这是第一篇。

这篇里面每个角色我都很喜欢。

一直觉得,看一个角色,就得看他的出场和退场,只要这两点印象深刻,其余都不重要。

很庆幸的是,在这篇文里面,每个人物的出场和退场,自己都很满意。

一年之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月份是十月和十一月。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2007年最美好的月份,我供给了一部叫做《误尽三生》的小说,献给了这一个个我喜欢的人物。

另外,这个故事到底想说什么呢?

初衷就是想写一下宿命论吧。人在环境之中的挣扎。其实我自己是觉得尽力而为就好,真的不行就随波逐流也不错啊,属于非常没有大志的那种人。但是有些时候,人在江边走,哪能不湿鞋,不少伟人也想平淡过活,但是时代趋势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我很幸运,生长在和谐社会,所以向往的那些伟人故事只能通过幻想杜撰出来了。

以上的是初衷,写着写着,这个初衷就开始改变起来。

在这样一个虚构的背景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物,他们都有才华,都有能力,都长的一表人才,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活得不快乐。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有想追求的东西,都有要不到但又想要的东西。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彼此的立场不同,在各自的道路上都是孤独前行的,找不到同盟者。

孤独,无法获得认知,有时候是很致命的。

没错,立场不同下表现出来的人性,就是我最后想写的东西。

这篇文里面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绝对的选择和立场。其实,这很多时候不但是角色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