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狗血文里做老师(442)+番外

作者:岩城太瘦生 阅读记录

陆继明捡起自己的文章,不敢相信地看了又看。

他的文章易子真夸得天花乱坠的,怎么可能……

直到这时,陆继明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易子真哄他!

他后悔啊,他那时就不该把易子真接来家里,他不该和易子真厮混,更不该信了易子真的鬼话。

陆继明失魂落魄地出了宫。

一家人没有地方可以去,便想着赖上易子真,去林家村混口饭吃。

可谁知,易子真见状不妙,拖着刚挨过板子的虚弱身体,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直接跑了。

他可不想被陆家缠上。

他一路逃回林家村,亲生母亲见他带了一身伤回来,无比震惊:“子真,娘不是教你去傍上侯府吗?你怎么……”

“别提了,侯府也倒了!全都完了!”

“那怎么办?那我现在收拾东西,我们快跑……”

“能跑去哪里?我逃回京城被陛下发现,陛下让我每个月都要去官府露个脸,若是不去,就是死罪!”

“啊……”

“还好我把陆家给甩了

,我看他们的意思,像是要跟我回来似的。我又不傻,谁敢带他们回来?我来养他们?这房子本来就不大,破破烂烂的,还要分给他们住?他们想得倒挺美。”

“那就好,还是我儿聪明。”

“那当然。”

可是易子真忘了,陆继明是去过林家村的,他还记得去林家村的路。

在易子真回到林家村的第五天清晨,陆家找上了门。

易子真打着哈欠去开门,门还没打开,就被陆继明给捶烂了。

他冲进去,两个人扭打在一起。

从此,这两家人缠缠绵绵,天涯海角,永不分离。

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延续世交情谊。

*

尘埃落定。

事情全都处理完毕,春试也放了榜。

陆继明那个蠢材,就算考官看了他的文章,评的也是最下等,他根本没机会。

小小裴和小小柳都在榜上,名次靠前,马上就要准备殿试了。

祝青臣处理完文远侯府剩下的琐事,抽空带他们去了一趟大觉寺。

这回祝青臣长记性了,他是头一天晚上,直接带着学生在大觉寺住下的。

这样第二天就可以抢头香!

这天清晨,柳昀和裴真打着哈欠,站在夫子身后。

祝青臣听见他们打哈欠,连忙回过头:“不许对菩萨不敬。”

“噢。”两个人乖乖闭上嘴。

祝青臣认真道:“你们不懂,当年你们的爷爷,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就是因为我一大早来拜了菩萨。”

柳昀问:“夫子当年上的也是头香吗?”

“……”祝青臣哽了一下,“不是,我是最后一名,没抢过其他学官。”

“最后一名都这么厉害!”柳昀震惊了,“那肯定有用!”

“那当然。”

祝青臣将立香点起来,分给两个学生:“给。”

带着两个学生上过香,祝青臣又在小和尚的引导下,去了旁边的佛堂,祭拜一下几l位老学官,也就是他在第一个世界的共事。

现在想起来,一群小老头儿,好像还在他眼前呢。

小和尚道:“祝夫子不必难过,几l位老学官临走时,还高兴得很呢。”

祝青臣举着立香,疑惑地问:“嗯?高兴?”

小和尚解释道:“他们说,抢了一辈子的头香,死了继续抢。谁的牌位先进大觉寺,谁的学生就最多,谁的学生的学生就能高中,谁就最能流芳千古。”

祝青臣笑了笑,确实是他们能说出来的话。

上完香,从香堂里出来,祝青臣忽然看见,隔壁房间还有个牌位——

祝青臣之位!

祝青臣:???

他回头看向小裴柳:“这是谁给我立的?你们爷爷?”

“当然不是,爷爷总说夫子是神仙,不会死的。”

“那……”

小和尚又解释道:“夫子,这是长生牌位,是当年,一位姓李的施主请我师父的师父立的。”!

第163章 真假少爷二选一(20)

20

姓李的施主?

祝青臣不用猜就知道是谁弄的。

他的目光越过布幔,落在香堂里自己的牌位上。

好家伙,几个老学官住集体宿舍,他一个人住单间是吧?

小和尚解释道:“那位李施主来的时候,那位祝夫子尚在人世,应该是受过那位祝夫子恩惠的人,特意立的牌位。”

跟在他身后的裴真和柳昀想了想,疑惑道:“不对啊,我们认识的伯伯里,好像没有姓李的,祝夫子应该也没有姓李的学生。”

祝青臣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了笑:“不是我的学生,是我的……”

“嗯?”两个学生连带着小和尚都有些疑惑,探出脑袋看着他。

“噢,不是,不是我,是我的爷爷。”祝青臣自觉失言,连忙改了口,“那位李施主,是我的爷爷的——”

祝青臣笑了笑,小声道:“相好的。”

原来如此!

原来是相好的!

小和尚恍然大悟:“听我师父的师父说,那位李施主在立长生牌位的时候,给了一大笔香火钱,足够买下一百个寺院,唯一的要求就是,要长长久久地供奉长生牌位,不得怠慢。”

“听说那位李施主很诚心呢,刚立牌位、他还在这儿L的时候,他就时常过来参拜,一待就是一整晚,还抄了不少经书,可见情深义重。”

“后来我师父的师父也很重视这个牌位,从前他老人家还在的时候,每天都要过来打扫诵经。后来那位祝夫子的学生们知道了,也时常过来上香。”

祝青臣点点头:“原是如此。”

小和尚最后道:“祝夫子放心,只要我们寺院还在,就会一直供奉着这些牌位的。”

“好,那就有劳你们了。”祝青臣双手合十,向他行了个礼,最终还是没有进去给自己的牌位上香。

那听起来也太奇怪了。

祝青臣最后给大觉寺捐了点香火钱,带着两个学生走出寺院的时候,一辆马车就停在外面等候。

见他们出来,陆榷从马车里掀开帘子:“祝卿卿。”

祝青臣抬起头,认真地看着他。

陆榷见他不说话,又道:“我来接你。”他又看向两个学生:“你们去后面那辆马车。”

祝青臣也道:“去吧,我们回去了,你们两个也要抓紧时间温书。”

“好。”

两个学生去了另一辆马车,陆榷掀开帘子,朝祝青臣伸出手,把他扶上车来。

马车开始行进。

祝青臣抱着枕头,靠在马车壁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陆榷。

陆榷开始还挺直腰背,让祝青臣随便看。

但是看的时间长了,陆榷就感觉不对劲了。

他有些不自在,清了清嗓子,问:“祝卿卿,怎么了?”

祝青臣歪了歪脑袋,认真地看着他。

陆榷又道:“我这几天没偷吃你的点心,也没涂黑你的书。”

祝青臣道:“我刚才在大觉寺里,看到了我的牌位,可是我还没死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