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愁嫁记(13)

杜景文低着头半晌不语,宋允墨告辞。

回宋府的路上,六曲在轿子外面问:“公子是想以后为洛王办事吗?”

宋允墨道:“为何这么问?”

六曲连忙摇了摇头,也不管宋允墨是否能看见:“公子做事,向来有自己的道理。”

“你应该还记得,当年三王之乱,大皇子被秘密处死,二皇子和五皇子死于流放途中。大皇子的生母静妃自缢于长春宫,二皇子和五皇子的生母德妃娘娘也被皇上关在德福宫,直到这两年才解禁。”

““小的记得很清楚,公子当时还没回京呢。那一场动乱,皇家连折三位皇子,两位妃子,牵连者达数千人。反而生了四皇子的娴嫔娘娘,一下子被升为贤妃,连带着四皇子也子凭母贵。”六曲仰头回忆道。

宋允墨淡淡道:“我听闻若论皇上的宠爱,德妃宋氏远胜于贤妃沈氏,甚至是当年的珍嫔李氏,也因为生了长乐公主,而颇受皇上敬爱,有意晋她为妃。静妃甄氏是皇上还在做太子的时候便陪在他身边的老人了,最是贤淑大度。可三王作乱,长乐公主拒婚,静妃,德妃,珍嫔相继失势,或死或关。”

六曲一惊,瞪着轿子。公子这话仔细琢磨起来,为何让他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呢?难道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步步惊心的策划?

“三王死后,卫王成为唯一能够跟太子抗衡的皇子。七皇子若不成为一个废人,肯定还有人惦记。皇上这么做,其实也是一种无言的保护,可惜洛王和珍嫔都没有看懂,反而因此绝望和颓废。皇上一直等洛王自己想通,想不通也就永远是这个样子了。”

六曲咋舌:“您的意思是……皇上故意冷落洛王,为了怕那些人迫害?那公子为什么劝洛王振作呢?”

宋允墨道:“今时不同往日,谢金泠如今在朝堂上已经稳稳站住了脚跟。他出身平民,不参与党争,具备了与世家抗衡的实力,这也是皇上如此抬举他的原因。太子太过优柔寡断,卫王又太过偏执毒辣,反观洛王却是德才兼备,只因母族不显,又受长乐公主一事的牵连,一蹶不振。他能做明君或者做贤臣,都在皇上一念之间。”

六曲摸了摸头,嘀咕道:“六曲愚笨,公子是说洛王是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

“此话言之过早。但他若不振作,就永远与那个位置失之交臂了。”

***

兰君回宫之后,整个人都累摊在床上。但想起马车内坐着的人,就像走在茫茫沙漠里看见了绿洲一样欣喜。总算知道,他还活着,在某个她所不知道的地方。

阿青打着洗脸水,端到她面前:“公主快洗洗吧,奴婢泡了花瓣,可以压惊。”

三七捧着书进来道:“公主,谢大人府里的夙玉姑娘送来了这几本书。”

兰君一边洗脸,一边往书案上看了一眼,第一本的封面上写着《洗冤集录》,没有编著者。她擦完手坐下来,好奇地打开书,看到扉页的图,差点没惊叫出来。阿青好奇地凑过来:“公主,这书的名字怎么怪怪的?倒像是大理寺之类的地方用的呢。”

兰君按着书苦笑道:“师傅以前在大理寺任职,估计家中此类藏书不少。”她哪里敢让阿青这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看那光着身体的死尸图画?虽说以前在民间的时候,谢金泠没少拉着她去做挖坟掘尸之事,美其名曰:跟尸体对话,辨别死因。但回京之后,那样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了。

兰君想了想:“三七,你暗中派个人监视京兆尹杜仲的府邸。”

“公主,宋大人不是说此事交给他来调查……” 阿青不解道。

“那人刚回京城,很多情况也不了解。我毕竟以前跟师傅一起办过案,门路比他摸得清。必要的时候我还要去亲自调查一番,看看这杜府到底是什么名堂。”

“公主,您是公主!不是大理寺的官员。”阿青嘀咕道,“要是被贤妃那边抓住什么把柄,又有您的苦头吃。”

兰君勾了勾嘴角:“你以为我安分守己她就能放过我?阿青,这可是两条人命。虽然死的一个是丫环,一个是平民,可以前师傅就说过,人命是不分贵贱的。而且若让凶手逍遥法外,就可能有第三个,第四个小檀或是紫衣。国家的法度,不能让这些人践踏。”

三七和阿青闻之肃然起敬。

三七派出几个得力的太监在杜府门前的路上摆摊,日夜监察。他把太监们禀报回来的情况都说给兰君听。

杜仲的原配孙氏是杜天一的生母,已经是个半老徐娘,杜仲平日里就不待见她,接连娶了四个妾进府。那个最小的姨娘黄氏,今年不过二十五岁,生得妩媚动人,身子婀娜,把年过五十的杜仲迷得晕头转向,刚进门三个月已经有了身孕不说,她的哥哥黄昭还被提拔为杜府的管家。

这个黄昭三十出头,却是个色中饿鬼,纵情烟花之地,还掳掠过处子玩弄。因为没闹出人命,都被杜仲用银子解决了。

孙氏对此颇为不满,要革了黄昭管家的职务,没想到黄氏到了杜仲那里一哭,杜仲反而狠狠地训斥孙氏,并警告她再找黄氏兄妹的麻烦就休了她。孙氏一怒之下回了娘家,至今未归,府中如今全归黄氏做主。

兰君终于明白为何那日杜天一的表情僵硬,他想必是不想家丑外扬,又觉得黄氏兄妹欺人太甚。但以杜仲如今宠幸那兄妹俩的程度,他这个亲儿子也无能为力,索性让宋允墨去调查。

阿青道:“京兆尹这是要宠妾灭妻吗?”

兰君也不齿杜仲所为:“三七,你再下一番功夫,务必把被黄昭所害的女子家住何处给查出来。”

三七领命而去,不过几日就有了眉目。为此,兰君乔装出宫,只带了三七一个人。

那是京中贫民聚居的地方,三五家共用一处院子,四处弥漫着酸味和腐烂的味道。兰君用折扇挡住鼻子,跟着三七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小男孩,他手里端着满水的盆,一眼认出了兰君:“姐姐!”

“宗严,你也住在这里?”兰君很意外。

宗严摇了摇头,认真地回答道:“我和爹住在隔壁的院子里。因为爹会些医术,来给这里给人看病的。姐姐怎么会在这里呢?”宗严年纪虽然小,但他也知道醉仙楼的雅间可不是他们这种平民百姓能够去的地方。更何况这位姐姐,能够认识宋大人那样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兰君问道:“我来找一个叫小卉的姑娘,她是住在这里吗?”

“正是!我爹正在给卉姐姐看病,姐姐跟我来。”宗严懂事地带路,兰君跟在他后面走进西边的一处屋子。

屋子里坐着一对衣衫褴褛的夫妻,脸色都不好。宗书生严肃地说:“你们早些给孩子找个正经大夫看看,这样下去命可就没了。”

男人唉声叹气:“先生,不是我们不肯找……可这要是传出去,小卉以后怎么做人?”

上一篇: 皇后反内卷日常 下一篇: 锦绣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