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月华满楼(1)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书名:月华满楼

作者:二月生

文案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棺材铺老板成功勾搭王爷前任女友的励志故事。

复杂的说这是一个宫斗宅斗各种阴谋论的多角恋。

慕易生:苏月华,等你人老珠黄没人要的时候,我就捡个便宜娶了你。

苏月华:……

*未见你之时我以为自己可以独身终老,遇见你之后我才知自己最想要的是一个深爱的人。*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苏月华 ┃ 配角:慕易生,杨成继,杨圣文,苏月影 ┃ 其它:表犹豫的包养偶吧

==================

☆、月华满楼——01

作者有话要说:隔了这么久才开坑,二月自己都汗颜了。

不过还是厚着脸皮的请各位点击一下上面的【收藏此章节】,读完留下个花花再走哦!

《痴男怨女》开坑的时候许愿,如果《痴男怨女》顺利出版2015年情人节一定撒214个红包,二月履行承诺,从今天就开始撒,一直撒到情人节,撒足214个为止。

第一更,祝各位亲双十一快乐。

(本章1、10、11、12、13、14、15、16、17、18、19、21、31……有1都有红包拿,记得登陆状态下留下2分花花哦)

——————————————————————————————————————————

01

文平四年,五月的北夜国,绿意盎然,草长莺飞。

杏花坠枝头,清风拂过,粉红花瓣如柳絮般飘洒而落,不多时,庆丰胡同的青石板上便是点点嫣红,让人不忍落步。

沿着庆丰胡同一路前行,过了商贩摊位的闹市区,就能看见一座华丽的绣楼。绣楼闹中取静,红砖绿瓦,彩绸飘扬,绣楼正中的牌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四个大字:月华满楼。

月华满楼是一座歌舞楼,楼主姓苏,名月华,歌舞技艺如何高超平民百姓不知,可她的绯闻却是街知巷闻。

晌午时分,歌舞楼尚未开门迎客。大门紧闭的歌舞楼内,勤勉的歌姬舞伎一刻不敢怠慢的排练歌舞,懒散的则睡到日上三竿,要过了晌午才会起身穿衣装扮,准备待客。

苏月华是被楼里的小黄莺吊嗓子的声音吵醒的,揉着发疼的脑袋,来不及叫人,妹妹月影已经一阵风似的冲进来,嘴里叫着“姐姐不好了”,那惊悚的表情跟她要见阎王了似的。

“我哪里就不好了?”

“您没不好,您要大好了。”月影语无伦次,表情又惊又喜。

苏月华觉得太阳穴突突发疼,月影上次叫“大好”是宫中传她献艺,献艺过后,月华满楼的客人快把楼门挤破了。

苏月华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贪心。当年决定进入歌舞楼是为了养活妹妹,不用吃苦。大富大贵,她是不奢望的。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歌姬舞伎,最怕的是一辈子不出名,可同样怕的也是名声太盛。

红颜乱,乱红颜。历史上哪位风尘中的红颜不薄命。苏月华不敢自称红颜,可也不知是走了狗屎运还是踩到了“背”字,竟被文帝钦点进宫献艺,献艺后文帝一个“赏”字,直接赏了她一座月华满楼,让她从一个普通舞伎摇身一变成了楼主。

如此隆恩,是福是祸,苏月华不敢妄自揣度。不过民间倒是一直流传文帝看上她,要传她进宫侍寝。所谓众口铄金,三人成虎,绯闻的力量之强大,让苏月华战战兢兢的过了好些日子,几个月后仍旧不见文帝有任何圣意再传下来,才稍稍放了心。

一晃三年,文帝怎么又想起她了?若是此“大好”是传她侍寝的话,她可就真的不好了。

虽说她不在乎什么贞操,可一入宫门深似海,总不能睡了文帝,立马跪求:奴家不求皇帝负责,奴家只求皇帝始乱终弃。

失节事小,活命事大!生存实不易,且活且珍惜。

“到底什么事?”苏月华懒懒起身。

月影深吸口气,才雀跃的道:“传旨的公公就在门口,姐姐快更衣接旨去,看来这次姐姐要大喜了。”

喜你个头。苏月华咒骂一声,却一刻不敢怠慢的更衣接旨。

“……苏月华舞艺精湛,技艺高超……继王得胜归来,为庆荣归,皇宫夜宴……特传苏月华夜宴献舞……钦此。”声音跟掐了鸡脖子似的公公举着圣旨念了半刻钟,中心思想也不过就是:继王打了胜仗,皇帝办欢迎宴,传召你来跳个舞助个兴,是你莫大荣幸,你还不快谢主隆恩。

“谢主隆恩。”苏月华毕恭毕敬的叩头接旨。只是这道圣旨,真真有些烫手。

楼里的姑娘们欣喜的围上来,各个都道着“恭喜”。

苏月华越听越烦,掐着腰问道:“小黄莺,晚上要唱的曲子练好了吗?你要是再在台上走调,明儿就滚回你那继母身边让她趁早给你送李大爷府上当妾去。”

小黄莺立马缩脖子溜走。

其他人也都惊鸟一样的散了。

“欠骂。”苏月华碎碎骂的捧着圣旨回了房。

夜宴,头疼啊!

到了夜宴的日子,苏月华只带了两个伴舞跟一个乐师进宫。宫内张灯结彩,宫女头上戴的花都艳了颜色,可见继王有多得人心,只是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这个夜宴到底是否是一场鸿门宴还要另说。

不管是不是鸿门宴,跟她苏月华都没有关系。她只要跳完舞,安全撤离就算胜利。

苏月华低着头带人进了后台,找了一个角落默默的上妆。

等了大概半个钟头,管事的公公传他们候场,苏月华立即跟着公公出去。舞台设在水榭之上,与宴会场地一水之隔。苏月华站定后,乐师的巧手在琵琶上交杂错弹,声似珠落玉盘,立即将众人的注意力引了过来。

苏月华一身白衣未动,身侧两名红衣舞女一甩水袖,犹如两条长虹延伸出去,苏月华婉转回旋,似在夜里绽放的一株白蔷薇。她一起一落身子似轻的没有分量一般,连续的跳跃翻转更似人踏在红绸之上,凌空而立。

就在这最精彩一刻,琵琶声戛然而止。蔷薇花随风摇曳,花瓣散落。红绸白花同时消失在舞台之上,乐声再起,不似之前的激扬,缓慢而凄迷,似哀叹花期短暂,又好似可惜刚刚的美景只是黄粱一梦。

“苏姑娘的舞艺名不虚传,技惊四座,您啊就等着领赏吧。”公公迎着苏月华下台,比以往更殷勤两分。

舞衣里放不了银两,她随手将手腕上的链子卸下来塞给公公,“都是托公公的福,日后还要公公多多照拂。”

“苏姑娘这是哪里话,日后只怕要苏姑娘多照拂奴才才是。指不定明儿宫里就要多一位苏贵人呢。”

“公公切莫折煞月华。”苏月华脸色聚变,四顾望去,恐其被人听了。皇帝身边有一曹贵人出身歌舞坊,不过这曹贵人最忌的便是有人说她出身。这公公一味讨好她忘了形,这话若是被传到曹贵人耳朵里,只怕他们都别想好过。

上一篇: 初唐人家 下一篇: 一手遮天,一手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