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209)

作者:爱玲粉丝 阅读记录

子骊却下定决心:“你放心,我禁得住。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现在确实到了危机关头。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之法,也只能如此了。听说卫姥姥和王太医都是父亲请来的,父亲可有信来?”

“并没书信来,王太医和卫姥姥都是内廷供奉。他们擅自出来已经是担了干系了,何苦还要落下什么把柄么。你只管安心的休息,等着明天奇怪王太医诊脉。他医术高强没准你就不用受那个苦楚了。”贾政一勺一勺的喂子骊喝粥,尽管自己心里打鼓却还做出来镇定的样子安慰着子骊。

“老爷倒是来信了。前几天你的身体不好一直昏沉沉的我也没打搅你。老爷给妞妞起名做元春。说妞妞生的时候花园里面的迎春梅花一起开放,你想京城腊月的天气,迎春花儿也开了,确实是个吉兆。因此起名叫做元春的。我还以为要从玉字辈的名字呢。”贾政一边喂子骊吃粥一边说着家常闲话。

子骊听着贾政的话心里咯噔一声,她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也好。只是听着有些俗气了,不过既然有那样的吉兆也不算是矫揉造作了。我想妞妞一生下来事情不断,不如请个高僧道士什么的来看看八字,取个乳名你看如何?”子骊心里还是不甘心,反正她就说听着元春这个名字不顺耳。

“好,只要你好了,我就叫人请高僧道士来看。”贾政却完全不知道子骊内心的纠结,一心的哄着子骊吃东西。

对于子骊来说卫姥姥的无麻醉外科手术简直就是一场灵魂肉体的双重折磨。当刀子切割这被感染的肉的时候,子骊终于忍不住放声嘶喊起来。外面的贾政听着子骊的声音,脸色都变了,他僵硬的坐在椅子上,几乎不能呼吸了。等着里面声音渐渐低下来,贾政身子一歪从椅子上摔下来。

“老爷怎么了!”“快扶着老爷起来!”一阵嘈杂之后,大家七手八脚的把贾政扶起来,王太医到底是个经验丰富的大夫,他上前一看,顿时笑了:“没事,你们老爷只是昏过去了。”说着王太医拿住一根银针在贾政的人中上一刺,贾政一个机灵顿时醒了。

第124章 微妙局势

有了薛家送来的珍贵药材,又有了前头王太医和卫姥姥的医治,子骊的身体很快的恢复了。只是到底是谁请来两位高手救了子骊一命,还是个疑团。子骊刚能起身的时候就写信给家里,她只是说多谢父母关心去,i不远千里的请来医生。现在她的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云云,叫家里不用惦记着。谁知王家唐夫人的回信里只含糊的说身体要紧,叫她安心休养的话,对着请王太医的话只字未提。子骊看了家里的信心里更家七上八下的了。

贾政本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听了子骊的话也觉得有些不妥了。好在贾政还没缺心眼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也没写信问贾母和贾代善,只是给家里报信说一切危险都过去了,现在又恢复了风平浪静的日子。贾母那边回信也是嘱咐保养身体,家中安好勿念的话。贾政拿着家信进来,一脸的无奈:“太太已经知道了。她嘱咐你好生休养,至于别的就没什么了。”想着贾母在这件事的表现贾政对母亲的态度有了些动摇。以前在贾政的心里只要一提起来慈母,他下意识的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在贾政的观念里面贾母是个极其慈祥疼爱孩子的好母亲。她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儿女打算的。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贾政内心深处冒出个可怕的念头。人家都说父母爱子女必为长远计,可是太太是真的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么?

就像是大哥,母亲若是真心的疼爱大哥,希望他能撑起贾家的荣耀和门户,就不该从小放纵他,读书不成也该习武,贾家是军功出身,从戎也是正常的。可是母亲是怎么教育大哥的?读书不好只说不要累着了,习武担心弄坏了身体。以前父亲动过叫贾赦去军营历练的念头。还不是被母亲给拦住了。现在倒是好了大哥年纪不小。依旧是每天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听说在京城也还是花天酒地浪荡不务正业。

还有母亲对着子骊,虽然贾母每次在贾政跟前提起来子骊都是说她好。但是嘴上说好,就真的对她很好么?子骊生贾珠的时候,贾母的家信只问了孩子的情形,满纸都是说山阴县偏僻贫穷,做祖母的担心孙子委屈,只在信末尾上提了下子骊。那个时候贾政还不觉得什么。想着是自己第一个孩子,二房第一个孙辈,贾母和贾代善特别关心,难免会多惦记着。可是这一次,母亲做的太明显了。加上听京城传来张氏丧礼和张家人闹得不愉快的话。贾政对着贾母未免有了些别的想法。

子骊已经能扶着桌子慢慢的走动了,贾政进去的时候正见着一群人都围着看元春呢。看着地上的澡盆和堆在床上的小衣裳什么,贾政知道女儿是刚刚洗了澡。子骊先发现贾政的脸色有些异样,忙问:“是什么事情?你脸上似乎不开心。”

奶娘正给元春裹上襁褓,听着子骊的话忙着要带着孩子出去。“没什么事情。你就把妞妞放在这里吧,天气热了孩子裹得里外三层的她不热么?”贾政岔开话题,随手把信放在桌子上,上去摸摸元春的小手:“孩子的手又湿又热,你还给她裹上那些?别穿那么多了。”方嫂子不敢置信的看着贾政,她吃惊地张着嘴半晌才挤出来一句话:“阿弥陀佛,二爷真是个仔细人。妞妞也是有福气的人,能有这么个心疼她的爹。”

贾政被方嫂子的夸张逗笑了:“你说的话真是好笑,我是她的父亲,世界上海域父亲不疼爱孩子的。你先下去吧,我来管孩子。”说着贾政把孩子接过来抱在怀里哄着。方嫂子见子骊对她使眼色也就转身走了。子骊看了下贾政放在桌子上的信,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太太是惦记着妞妞呢。只不知道大爷那边是什么情形,只可怜琏儿这么小就没了亲娘。张家人也是糊涂的。大爷虽然有做的不到位的时候,可是看着外孙子的情分上也不该做得太绝了。按着大爷那个性子,嫂子留下来的嫁妆能有多少到了琏儿的手上。”

张家和贾家闹的很难看,张氏的哥哥放出话来说,说以后绝了贾家这门亲戚,那么就说贾琏没了外祖家。这个年代媳妇的嫁妆是媳妇自己掌握的私房钱,丈夫和婆家不能用,将来作为母亲的私房钱传给孩子们。但是若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况,例如张氏这样的,那笔嫁妆婆家和丈夫也不能随意动用。作为娘家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孩子的舅舅是可以过问监督的。但是张家和贾家闹翻了,再也不会管张氏的嫁妆和贾琏一点事。贾赦是个喜欢享受的人。那点可怜的东西怕是没什么能到贾琏的手上了。

可怜贾琏也是个大家公子,却从小没了娘,也没什么私房钱,空有个架子,难怪和王熙凤成亲之后被有丰厚嫁妆的妻子死死地压制着。子骊想着贾琏以后贪财的性格,心里难免叹息一声。贾政也想到了按着大哥的性子,琏儿是个可怜的孩子。但是自己远在青州,况且贾琏有父亲还有祖父母,自己担心也没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