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288)
听了凤姐的话贾母不满的皱皱眉,有道是高门嫁女,娶媳妇自然是要比自家低一点,可是这个秦家也是低的太多了。“珍儿也是胡闹,由着儿子瞎胡闹。那个秦家也是太低了,虽然说媳妇最要紧的是人品,可是穷家小户出来的,到底没见识。”贾母摇摇头表示不满秦家的家世,京城是个随便扔个石头能砸着个三品官儿的地方,秦家以前是默默无闻,没背景没根基,等着成亲之后说出去宁国府的长孙长媳竟然是个穷家小户的姑娘,还不叫人笑话死了。别人还以为是贾蓉有问题或者是宁府败落了没人和他们结亲,才随便找个毛丫头来做正房奶奶的。
“我看着珍大哥和大嫂子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对着秦家的姑娘很满意,珍大哥说一般人家的姑娘都赶不上她,说长得好,行动温柔性格也是极好的,反正在他嘴里和天上的仙女一样,没一样不好的。老太太担心的虽然有道理可是到底是那边的事情,且等着新人进门再看吧。”王熙凤对着尤氏贾珍嘴里的秦可卿满是好奇,天底下长得好的姑娘多了,仅仅只凭着长得好就能坐上宁府长孙正妻的位子,必定还有别的过人之处。
子骊心里很乱,只沉默着没出声。贾母叹口气也不说了,凤姐眼看着贾母脸上又阴天了,忙着转来话题逗着贾母开心。
晚上贾政过来吃饭,他看着子骊心不在焉的忙着问:“是不是老太太还是不肯让步,我给妹夫苦口婆心了写了几封信,把事情掰开揉碎的个清楚。我想他也该为自己的女儿想想。”贾政以为贾母还是坚持要把黛玉和宝玉捆在一起,子骊正在为这个心烦。
“原来是你在后面运作,就算是老太太顽固不化,人家林姑父也是个,明事理的人,老太太说了叫我平时带着林丫头教导,也不会动小心眼了,林妹妹跟着老太太住。我想着那天进宫请太子妃开口说叫宝玉入学读书,把宝玉挪出来就是了。宝玉是男孩子总在内帷厮混也不好。我想亲几天他的功课拖拖拉拉的,大概就是贪着和丫头一起玩闹的。”子骊说出打算,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搬出来元春来才好办事。
“很是,我亲自带着宝玉!看他能闹成什么样子。对了你妹妹什么时候来京城,今天礼部已经开始核对候选女孩子的名单了,明年开春就要开是选秀了。你妹子带着女儿什么时候来京城啊。”贾政问起来薛家女儿参选的事情。
“先别说待选的话,我有件事和你说。”子骊把薛蟠打死人,金陵府尹是贾雨村的话说了:“凤丫头叫我放心,说贾雨村一定会看在咱们的面子上平息了官司。可是人命关天,他做父母管得就敢草菅人命?你推荐的都是什么官儿啊!这么大的胆子早晚是要出事的,到时候皇上追究下来你可要跟着受牵连的。”
“这个不成器的孩子,真是——”贾政听着薛蟠的事情气的脸色都变了,奈何是人家的孩子,又是子骊的外甥,贾政也只能在肚子里埋怨几句,至于贾雨村会不会牵连自己,贾政以前没想过,听着子骊提起,他也是有些没底。“那是他自己不好,你只管放心牵连不到我们的。”子骊知道贾政的话是安慰自己的,毫无现实意义,她叹口气,低声的说:“总要未雨绸缪才好。这个贾雨村——”
子骊趁着进宫看女儿的机会把宝玉的事情说了,元春早就想着母亲生了他们三个孩子,宝玉是最小,从小却是古灵精怪,处处和人不一样。她一听子骊额话,立刻答应下来。没几天元春叫人出来传话叫宝玉入学认真学习不要荒废时光,还责成贾政要好好地教导。贾政和子骊毕恭毕敬的站着听太监传话。在黛玉来京城之前,子骊就把宝玉给挪出来了,就放在贾珠院子的隔壁,叫李槿帮着照管下。
第178章 父子较劲
接下来几天子骊也没看贾政怎么和贾母说黛玉来的事情,因为薛家出事了。o(╯□╰)o,薛蟠打死了人,薛姨妈也就是梓萌可是急坏了,子骊接到了妹妹的信也是有些着急,这几年皇帝对着贪腐懒政很是厌恶,下重手处置了几个官员,正在风口浪尖上子骊也不敢明着去走关系。可是薛家就剩下薛蟠一个独根苗,要是正有个三长两短的,她能看着不管么?
正在子骊发愁的时候凤姐却是不以为意的说:“太太怎么忘了,如今在金陵府尹正是当初老爷帮忙举荐的贾雨村啊。做过林妹妹的老师,因为林姑父拖了咱们家老爷,才起复出来。没想到他官儿升的倒是快,一转眼做了金陵府尹了。其实不用太太张嘴,那个贾雨村自然会料理停当的。”
子骊有些糊涂忙着问:“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她要是知道贾政还是举荐了贾雨村,非得疯了不可,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凤姐笑道:“太太每天事情多,是林姑父刚回家丁忧的时候给老爷来信说的,那个贾雨村还来过咱们府上见过老爷呢。老爷说他不错。太太那个时候忙着家里的事情就没过问过。其实这都是官场上的惯例了,人人如此皇上再也不会追究的。而且咱们什么都没说,要放人的是他贾雨村,和咱们有什么关系的。太太只管放心没事的。”
凤姐忽然想起对着子骊说:“老太太这几天叫把以前好些东西找出来说是给林姑娘预备的,我看那个意思是打算叫林姑娘另外选个地方住了。太太可是放心了。”
贾母改变了主意,子骊有些诧异,随即问:“是么,老太太说怎么安顿林丫头了么?”
一语未完就听见丫头进来说:“太太和二奶奶都在,老太太叫呢可巧一起过去吧。”子骊只能暂且把这见识放下来,忙着带着凤姐一起过去,贾母见着子骊来了笑着说:“你来了,我有件事还要求你帮忙的。”见着贾母一脸的春风,子骊有些吃惊,她嘴上忙着谦逊说:“老太太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我做媳妇是应该的。”
“你林姑父来信说了,玉儿的母亲身子不好,她又不能抽身来京城陪着女儿,到底是做父母的心都是为子女打算的。他林姑父想求你帮着教养玉儿。谁叫你生太子妃的生母么,他只求着你能指点一二,将来姑娘说人家的时候更锦上添花。你看如何?”说着贾母身边的鸳鸯拿着一封信给子骊。看了信,的确是林如海的亲笔信,林如海言辞很谦逊的表示给贾家添麻烦,接着话锋一转,说自己和贾敏半辈子只有黛玉一个亲生女儿,在他的眼里和儿子差不多。在老家的时候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贾敏是万分不舍和女儿分开的。奈何自己一个人无法应付,贾敏也无法抽身到京城只陪着黛玉。因此林如海千言万语的托付贾母要照顾黛玉。
接着林如海话锋一转,说黛玉到底是女孩子,总要出嫁的,因为母亲不在身边,在姑娘的教养上难免有欠缺,将来说媒的时候会不好听。林如海夸奖了一下贾政,说贾政一双儿女都是有出息,今后既然黛玉住在外祖家就请二舅父和舅妈多操心。他以后一定会知恩图报云云。林如海还特别拿着贾敏做幌子,说女儿将来嫁得好做母亲的也脸上有光,贾母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因此开口叫子骊带着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