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72)
太子忽然薨逝,皇帝也不好受。说起来皇帝儿子不少,以前也有夭折的皇子和公主,身为父亲总是心疼孩子的。只是太子和别的儿子不一样,眼看自己步入暮年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尤其是太子是储君。以前皇帝虽然经常训斥太子可是他心里没有换太子的打算。自己辛苦培养的继承人没了,自己年事渐高,没准哪天就龙驭上宾了。扔下偌大的国家怎么办?是选孙子还另选个儿子?皇帝不是没动过更换储君的心思,可是现在皇帝又开始动摇了,魏王真的能担起来这个责任么?皇后该多伤心啊,皇后和他是年少结发,两个人扶持着走过来半辈子了。一旦要立魏王,皇后和董贵妃之间又不能安静了,今后魏王登基,皇后肯定不能被好好地孝顺。活着自己该不该考虑下去母留子,除掉董贵妃保全妻子身为皇后和太后的尊荣。
想到这里皇帝转眼看见身边的妻子,皇后鬓边的白发刺疼了皇帝的眼睛,皇后是个极其看重仪表的人,自从成亲以来,皇帝永远没见过皇后有过任何一丝狼狈的时候。她总是装扮得体,一丝不苟。可是现在皇后的白发和脸上的憔悴已经掩饰不住了。
皇帝的心软了:“皇后也要保重身体。我们都上了年纪了,大郎是个好孩子,孝顺的心思是谁也比不上的。你若是有个什么不舒服,他肯定要伤心的。”
“臣妾已经老了,还整天花红柳绿的捯饬什么?没的叫人笑话。什么年纪就有什么年纪的装扮。大郎是个孝顺的孩子,自从太子不在了,这个孩子长大不少。这几天他见天过来请安,看见我吃药就先悄悄地尝尝苦不苦,身边奴婢们没想到的事情他先想到了。我听着黄全安说大郎还每天抄写佛经,为我祈福,现在连荤腥也不占了。有这么个孙子,臣妾已经知足了。”皇后眼神变得格外的温柔,她的嘴角扬起一丝久违的笑意。
“是么?大郎倒是很孝顺你啊,就忘了我这个做爷爷的。见着朕比兔子跑的还快!朕是老师还能吃了他!白叫朕费心想着给他娶媳妇了。”
望着妻子鬓边的白发,皇帝的心软了一下:“皇后也要保重身体。朕想着大郎也该成家了,当初你们在杭州看中的姑娘如何。”
“陛下怎么说起来大郎的婚事了?现在还在孝期,总也要等着三年之后再说吧。当初在杭州看中的女孩子,只是人家未必看上咱们家孩子,姻缘天定。还是看缘分。”皇帝果然提起来太孙的婚事,董氏那个贱人过正式在陛下跟前进谗了。心里暗骂一声董贵妃,皇后脸上却是装糊涂。
“是贵妃昨天提起来,大郎忽然没了父亲,太子妃整天哭哭啼啼的,可怜朕的孙子以前是天之骄子,被人捧着哄着。谁知忽然就成了没爹的孩子了。我们做祖父母,即便是再好也赶不上亲生的父母啊。不如先给他定亲,叫大郎有个盼头也好。皇后看哪家的姑娘好,就干脆定下来。”皇帝对着董贵妃的善意提醒还是很满意的。难得董氏竟然知道关心太孙了,对于传位给谁,皇帝的心里一直有个阴影。他担心若是传位给魏王不能保全孙子,若是传位给孙子,东宫和魏王势同水火,难以保全儿子。现在董氏先明白过来,皇帝感觉朕心甚慰。
皇后心里冷笑一声,就知道是董氏的首尾,她那里是好心关心太孙,若是真的好心也不会在太子刚没了一年的时候提出来给太孙定亲!“这个可是巧了,董妹妹和我想到一起了。昨天臣妾试探着问了太孙的意思。谁知太孙说尚在孝期无心想终身大事,况且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他不过问,大郎说了想趁着这几年好好地读书。以前他父亲在的时候督促着他读书,大郎却是小孩子心性不懂事。等着父亲不在了才体会到当初他父亲当初的深意。我看孩子是长大了。大郎懂事我也能瞑目了。”皇后拿着手绢擦眼角,皇帝听着皇后的话也是一阵伤感,死亡真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死去的人活着的人心里面就剩下了美好。皇帝响起太子的敦厚沉稳,也是跟着心酸。
“就成全了大郎的孝心吧。这个孩子以前朕看着他有点不成熟,现在倒是沉稳起来了。三年时间他能静心读书也是好。小孩子家家的年轻正该是读书的时候。”皇帝一锤定音,太孙的婚事暂时搁浅。
“陛下怎么也孩子脾气了。大郎一心守孝读书是好事,可是他的终身大事也不能真的放下。不如先看准了,咱们冷眼观察这几年,等着孝期满了就下旨。”皇后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她向皇帝提出太孙的婚事。她的孙子婚事只能她说了算,只是她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多嘴闹出来多少烦心事。
第37章 福不双至
王长春花白的眉毛和鬓角上还带着战场上的硝烟,王定乾骑着马紧跟在父亲身边:“父亲还是休息一下,横竖我们已经是把那些高丽人差点打到海里去了。他们应该不会再来侵扰边境了。一个弹丸小国还敢和□□叫板真是不知死活,一场战役下来他们国家的男丁就死了大半,若是想亡国灭种可以再来。”
“我心里总是有点不安,还是赶紧回去是正经的。”打了胜仗却没预想的兴奋和满足,王长春总觉得有点心里没底的不真实感。这个奇怪的预感可是他戎马生涯几十年从来没有过的。一定是家里出事了!王老爷子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想尽快的赶回去。
王定乾有些诧异父亲的不安,他仔细想想,战场上不能不能疏忽一丝一毫,他已经是把会发生的事情全都预料到了,而且每一步都做到了前边,高丽人已经是死差不多了,他们的国王因为担心路上会有人劫囚车,干脆是砍掉了他的脑袋装在盒子里面带到京城面呈皇帝。剩下的俘虏也被看管的好好的。敌军被围困在城里面三个月了,现在他们只饿的剩下一口气,怎么也不会早饭越狱啊。而且女真人已经是闻风逃走,根本不会来救他们昔日的盟友。
这一路上怎么父亲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催着要尽快的赶回锦州去。一场恶战下来,部队已经很疲劳了,大家都需要慢慢的休整,休整。父亲也经常和他说要善待士兵,不要太过严厉。怎么父亲现在一反常态只催着大军快速行进莫非是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正在王定乾思忖着父亲反常举止原因的时候,王子腾气喘吁吁地骑着马赶上来:“父亲,伤员里面重伤的实在不能跟上部队了。还有那些俘虏,一个个饿的和小鬼似得,哪里有力气赶路。被驱赶鞭打几下就死了不少。要是按着祖父这个走法到了京城他们会全死了。见着陛下午门献俘可不好看了。父亲还是劝劝祖父吧,他老人家的身体也该注意下了。”
王定乾白一眼儿子愤愤的说:“你以为我不想劝么?也不知是怎么了你祖父只要快点回去。我看这样吧。留下一支人马看押俘虏和保护伤员慢慢的走,剩下的精壮军士先走。祖父问起来有我挡着。”情绪是会感染的,王长春的不安传染给了王定乾,父亲经历几十年风雨,从跟着□□皇帝草莽起事,到经历了当今圣上的夺嫡之变,到现统辖关外千里之地,百万民生,王定乾知道自己的道行和父亲比起来还远着呢。既然父亲决定的事情他就照着办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