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到盛唐(101)

“碎玉?”冷易寒皱眉想着。

钟希同还有些困,晕晕乎乎道:“是啊。看起来很普通的,但是可能很重要,一天、子舒他们回乡要用的。”

回乡?冷易寒皱了皱眉,道:“记不清了,咱们家的玉多得很,回头让他们去庄里找吧。天还早,再睡一会吧。”

“恩。”钟希同点了点头,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当晚,穆子舒和钟希同相约游玩。二人一见,穆子舒打量着钟希同的神情,叹道:“我费心思淘澄的东西,你还用得上吗?”

钟希同一笑,无奈道:“怕是用不上了,有则有,无则无,看命吧。我若刻意不要孩子,他知道了,不知会怎么生我的气呢。”

穆子舒拍了拍她的肩,道:“明白。你怕的不是他生气,是怕他伤心。”

钟希同点头,道:“是。他要是伤心,还不如我伤心的好。今天我先告诉你,我一颗心扑上去,好也罢,歹也罢,将来不管什么下场,我都情愿。”

“好!”穆子舒斟了两大碗酒,道:“痛快。咱们在这长安城,也不用想那些劳什子。美景美酒,再赋诗一首,也算不辜负这时光!”

二人说说笑笑,推杯换盏。没过多时,便都觉有些醉了。脚下虚浮,搀扶着往回走。

行至陵安桥,扶着石狮,步履蹒跚的往上走。

穆子舒调侃道:“咱们可别大意,若是因为喝醉酒失足淹死,可是大大的不值了。”

钟希同还未答话,便听桥下有个声音道:“非也,若是酒醉到深处,不如顺路去见一见王南海。”

桥上,两人一愣。高声问道:“谁在那?”

那人道:“二位姑娘不必惊慌,一个醉鬼罢了。”

二人都醉着酒,又都是爱折腾的性子,一下子都来了兴致。钟希同道:“好一个醉鬼,姑娘的话也能随便接吗?你不上来说话,我们可要下去了。”

穆子舒忙低声道:“那么高,我可不敢。”钟希同摇摇头,示意是骗桥下人的,并不会真的下去。

穆子舒笑了笑,又道:“我看这长安城风雅的很,连醉鬼都晓得王南海之名。只是可惜啊……”

钟希同与她对视了一个眼神,也叹道:“岂止可惜,简直是可悲可叹。”

桥下人本来立意不再答话,哪想这二人说一半话,倒胃口的很。忍不住问道:“可惜什么?可悲可叹什么?”

二人靠着石狮坐下,决心不理会,非要他熬不住上来不可。

过了半刻,只听那人轻笑一声,不知借了何力,一个纵跃,飞身立于桥上。

穆、钟二人心中暗道:“好轻功!”再看这人身形相貌,更觉赏心悦目。

那人七尺之躯,修长身材。一袭白衣在风中飞舞,圣洁如仙。他带着笑意,打量着眼前的两位姑娘,道:“我上来了,二位可否告知?”

穆子舒道:“若告诉你了,有什么好处?”

晃了晃手中的青瓷酒壶,仰头饮了一口。清冽的酒香溢满周遭,他晃了晃酒壶,道:“若说的有理,这半壶酒就是你的。”

穆子舒道:“好,为了美酒,不妨卖弄一下。”

只见她略一沉吟,娓娓而道:“子安先生才华横溢,天下谁人不知。只可惜英年早逝,缘悭一面。原本生老病死,无人能左,但满腹经纶的王南海,落水惊悸而死。不是可悲吗?而可叹的,自然是他时运不济,未能在有生之年,得君王赏识,委以重任。哎!”

穆子舒长叹一声,吟道:“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今夜想见王南海,唯借龙王一阵风……”

☆、第73章 谈诗论道半壶酒 来去无踪一阵风

待穆子舒吟完,那人击掌赞道:“好诗!想不到姑娘是位才女,我这半壶酒赔的不冤。”

钟希同抱着石狮子看两个人聊了半天,这时候忍不住插嘴道:“这算什么,我们子舒能过目不忘。不管什么文章,一遍就能倒背如流了。”

“哦?”那人忙问:“姑娘有此异能?”

穆子舒道:“她有些夸张,倒背难了些,正背还是可以的。不过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那人笑了笑,钟希同道:“你不信吗?你可以随便考上一考,看我们说的是不是真话。”

那人摆手道:“在下信了。以姑娘姑娘的诗才,有此技艺也是合情合理。”

穆子舒道:“这个就不敢掠美了,刚才那首诗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朋友所做。他姓唐,很是仰慕王勃。”

那人露出赞许的目光来,道:“我终年游历,也算到过一些地方。不知姑娘家乡在何处?竟有如此通达之人。”

穆子舒瞧了瞧明月,道:“很远。不过对本朝诗人都很是推崇。奉李白为仙,杜甫为圣……”

“哈哈哈!”她还未说完,那人便大笑起来,道:“仙圣二字何等超脱,我等俗人,不敢妄受。”

穆、钟二人对视了一眼,心下俱惊。

穆子舒道:“敢问,阁下可是姓李?”

那人笑笑,低声道:“贱名不足挂齿。二位姑娘出来多时了吧?你看,已经有人来找你们来了。”

二人抬头一看,果真是杜衡和曾一天赶着马车来了。

“夫人,穆姑娘。”杜衡见了礼,问道:“刚才那人呢?”

“不就在……”钟希同回头一看,那人早不知去哪了,光洁的青石板上只留下一个青瓷酒壶。

穆子舒笑道:“我们也不认识,不过是醉鬼罢了。跟我们打赌,还输了。看——”她举起酒壶,道:“这就是我们战利品了!”

二人得意的笑了笑,曾一天道:“赶紧回去吧,都醉得飘了,还说没什么呢。济云公子和行云公子到了,问了希同好几次呢。”说着把二人扶上马车,回越来客栈了。

科考临近,张梨恒、济云、行云都开始准备科考事宜。曾一天依前言,也参与进来。

虽说曾一天是玩票兴致的,也挑灯夜战了几晚,恨不得自己有穆子舒那样的特异功能来。

终于到了大考那日,考生们前去应试,女人们也不甘寂寞的陪同前来。躲在马车里闲聊着,不时看看外面的热闹。

如此三天,终于结束了考试,就等着放榜了。

“感觉如何?”妖儿问道。

张梨恒摇摇头,道:“不是很好。论题是治国之道,我并没有什么高见。”

妖儿忙道:“你以为那是低见,说不定别人以为就是高见呢!”

张梨恒一笑,道:“对,管他什么高见低见,反正已经写完了,等着结果吧!”

众人打马绕了半个长安城,虽然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感,也觉浑身轻快。不知谁提议说:“咱们到城外去吧!”于是众人策马,往青山绿水处去了。

山路清雅,今日的人也格外多些。大半都是等着放榜,四处游玩的考生。言语中论及治国之道、安疆之策,颇有几分少年英豪指点江山味道。

上一篇: 重生九七年 下一篇: 穿越成老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