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同人之红楼如梦(150)+番外

雪雁淡淡一笑,道:“我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丫头罢了,哪里能比得上我们王妃一个手指头,不过在她身边伺候了这么些年,还知道些事罢了。”

众人都只做不知道,只依旧说笑。雪雁见王夫人脸上讪讪,甚不自在,也不再说。

说话间,便有丫头来说太医已给赵姨娘请了脉了,正开药呢。贾母便道:“请太医来我这里,我有两句话要问问。”

众人忙至碧纱橱后回避了,只留了几个婆子一旁伺候贾母。

一时一个面白须长的老者进来给贾母请了安,贾母请他坐了,问道:“照太医看,这病可要紧么?”

那太医道:“孺人之病不在身,而在心,忧伤过度,思虑伤神,若不细心调养,恐生不虞。”

贾母大惊,道:“可有什么解救的法子没有?”探春一去,这赵姨娘便不好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对得起她?

太医道:“如今倒还好,吃两剂药看看吧!只是需得心怀开慰,方才能事半□倍。”

贾母叹一声,道:“多谢太医了。”又问了几句病情,太医便要告辞出去,贾母忙令人送出去。

一时众人从碧纱橱后出来,神色各异,贾母也无心多看,道:“凤丫头,这制的人参养荣丸可还有么?”

凤姐觑一眼王夫人,道:“年里时制的都给了太太了,我这里已没了。”

王夫人道:“这两年家里不宽裕,年里我搜箱倒柜寻了几支人参,制的不过几十丸罢了,俭省了又俭省,可巧还剩了几丸呢,我一会儿便叫人给她送去。”

贾母点点头,雪雁却笑道:“老太太且慢,这既是二太太俭省了又俭省才剩下的东西,怎么好夺人所爱呢?还是二太太留着自己吃吧!可巧临出门的时候,我们王妃让我带了两瓶子丸药来,其中一瓶就是人参养荣丸,正好给赵孺人吃补补身子呢!”

王夫人脸上一沉,贾母面上却是一喜,道:“好孩子,难为她想的周到。”又对王夫人道,“你的那个就留着自己俭省吧!”

雪雁又笑道:“我瞧瞧赵孺人去。”

贾母忙叫人带了雪雁去,道:“我就不去了,也省得她不自在,珠儿媳妇陪着去,告诉她,就说我的话,让她好生调养,不可再伤心了。若是伤了身子骨,可让三丫头怎么放心呢?”李纨答应着,同雪雁一起到了赵姨娘房中,却见两三个小丫头正服侍着她吃药呢,看她们进来,慌得要挣扎着坐起,被李纨雪雁按住了。

李纨把贾母的话说了,又劝了几句,赵姨娘已感激涕零地要起身磕头去。李纨忙道:“老太太的话才说,怎么就忘了,你好生养着就是了,不必去磕头了。”赵姨娘含泪点了点头,道:“那大奶奶帮我谢谢老太太。”李纨见她憔悴的很,想到在王夫人身边熬油一样熬了那么些年,到如今才算是出了头,可探春已不在了,骨肉分离,何等凄凉,真真可怜可叹。又思及探春平日与自己的情谊,不由心中软了大半,道:“你放心,我省得的。”

雪雁道:“正是,三姑娘虽去了,可你还有环三爷呢。就是不为自己想,也得为他想想,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怎么办?”

赵姨娘心中一个激灵,面上一红,道:“多谢姑娘,是我糊涂了。”

雪雁笑道:“你能明白便最好了。”李纨便问道:“环儿怎么不见?”

赵姨娘道:“躺了这么些日子,我嘴里没味,他给我出去买点心梅子去了。”李纨笑道:“这小子倒是懂事了,知道心疼人了。”又蹙了眉,道:“府里什么东西没有,区区的点心梅子还须去外面买去?”赵姨娘低了头,不言语。李纨也有些明白,道:“这定是凤丫头管不全,让厨房的人放肆起来,我一会儿便说去。”

雪雁只含笑不语,一时拿了一个如意纹镶边的五彩银丝荷包来,笑道:“这是我们王妃让我转交给孺人的。”赵姨娘接过来一看,却见那上边绣的不是一般的花草,而是几行字: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赵姨娘不识字,李纨便就着她手里看了,念与她听。才念完,已经忍不住落下泪来,何况赵姨娘?只抚着荷包看个不住。原来这荷包是探春写了字再绣了上去的,一针一泪,濡睦之情,难以言述。

雪雁也不由落了泪,道:“三姑娘还有一句话让转告孺人的。”

赵姨娘忙道:“是什么?”

雪雁道:“好生珍重。只当没生我这个女儿吧!”

赵姨娘听了这话,当下嚎啕大哭。

第七回

过了端午,这天气便泼天盖地得热起来了,且比往年更是超乎寻常的热。贾母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每日请医施药,也未见甚好转,贾府中人皆忧心忡忡。

宝钗一早起来让丫头伺候梳洗了,便欲往贾母上房去,贾母昨儿身子已好多了,宝钗便想着吃了这么些天的药,想必嘴里定不知滋味了,便让小厨房做了几样可口的点心欲送去贾母尝尝。

月前邢夫人以那边没人,兼宝玉已娶亲为由,请示了贾母将凤姐要回了那边去。凤姐如今与邢夫人关系倒也不赖,况王夫人有了媳妇忘了侄女,哪里还管她?这边的事多又杂,且如今上上下下不过是个烂摊子罢了,凤姐正好借此机会抽身,便二话不说应了,回了那边。虽说名义上是回了那边,但住的地方不变,只不管这边的事,再不然就是每天过来给贾母请安罢了。那边人口少,事儿也少的多,以凤姐的爽利劲,那些事情三两下就了了。这空闲时间倒多出不少,与贾琏夫妻二人之间倒有了几分当初新婚时的景况,倒是意外之喜,此是题外话了。

且说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官中库房难接上手,难免上下皆乱,王夫人失了凤姐,便觉没了臂膀,李纨又是个不中用的,忖度了再三,只得把管家的事交与了宝钗。如此一来,宝钗便坐上了凤姐之后的管家位置。

如此一来,人心立见。阖府上下,多有奉承的。那小厨房的人也是趋炎附势之辈,见是宝钗要的点心,哪里还敢不尽心?颠颠的做好了,急急的送来了。宝钗命人收了,自己这里一面对镜梳妆,一面问丫头道:“二爷呢,起来没有?”她与宝玉两个并未同榻而眠,府中众人皆知,只是瞒着贾母王夫人等人罢了。

碧痕端了水来,道:“二爷早已起了,已往园子里去了。”

宝钗理袖子的手一停,道:“这么早,是往哪里去了?”

碧痕低了头,道:“二爷不让人跟着,奴婢不知道。”

宝钗冷笑道:“好个不知道!越发没规矩了,二爷不让跟着是图个清静,你们倒越发上来了!就这么一个园子,连二爷去了哪里都不知道。看来是人大了,心也野了,索性都撵出去了,大家都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