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同人)红楼之昼暖新晴(143)

那一拨被两房互相抓住把柄的奴才们被迎春当着众人的面问了,以“施恩”的名义放了出去,震慑了满府的人。只是其中也有不少糊涂的,想着从前迎春的懦名,如何放得进眼里?依旧浑浑度日,有几个犯了事被逮了个正着,捆了来见迎春。迎春先问清了是何处的人,而后依旧笑眯眯来请示邢夫人和王夫人,依旧以恩赏的名义点进了出府的名单里。上下连个反对的都没有。

你若说犯了错儿,要撵出去,那求个情也就罢了。只是如今是主子“施恩”放出去,老的回家养老,颐养天年;小的回家配人,得享天伦。这是主子们的恩典呢,你不要,反倒尽想留着给人使唤。是给脸不要脸是吧?那好,那一应恩赏的待遇便免了吧,直接滚出去吧!

此事一出,便吓住了那些意图耍赖求情的。且理由正大光明,连邢夫人和王夫人也郁卒得没法子。况且逢了老太太的寿辰,这是再没有的大事了。你敢闹,那就是头一个刁奴!一起卷铺盖滚蛋吧!

不过邢夫人倒是不大介意。一则迎春毕竟是她们大房的女儿,女儿长了脸,有了气势,她也面上有光。虽然心里还不是很痛快,但到底是欢喜的。另外,就是王夫人的挫败振奋了她。这一对妯娌,从来就是死掐的对象。只是邢夫人方方面面都不及王夫人,连贾母也偏心小儿媳妇,故在府中这么些年,她从来都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对象。如今见自己的女儿迎春让王夫人吃了哑巴亏,折了几个得手的下人,她把自己也损了人手的事抛之脑后,大大乐了几日,并对迎春的举动大家支持。

她一支持,王夫人便也不好反对了。不然就显得她特别扎眼了。

那些丫头婆子们见了,也都明白了。故此这府中上下前所未有的安静和平,什么半夜婆子赌博吃酒,丫头嘴碎不服管教的事儿都没了。

阖府上下,皆啧啧称奇。

迎春虽不是贾母最喜欢的孙女,但是也是个好的。只因前头有更好的,迎春又是素来不出众的,贾母自然也就淡淡的。如今经此一事,贾母也明白了这孙女的好处,心中又是喜欢又是心疼,另外便还有些愧疚。自然之下便对迎春越加疼爱。从前伴着贾母坐的一般都是宝玉黛玉、而后便是湘云宝琴,便是小的惜春也有的。倒是最年长的迎春,竟都没有过。这几日贾母便常叫迎春来坐在身边。府中的下人都是人精,见迎春一下子水涨船高,如何不来奉承的?那紫菱洲缀锦楼便人来人往,司棋绣橘等人更是被人捧得险些找不着北。

王熙凤素来精明,于这些自是看得清清楚楚。说来迎春是她的小姑,虽与贾琏不是一母所生,但到底是一个亲老子的种,黛玉湘云等不算,自是比探春惜春要亲近许多的。如今见她得了意,除了喜欢,自然更要讨贾母的好了。

况她心中更要借此来行事,故才有这一番话。

果然贾母听了这话,笑眯了眼,凤姐儿这一番话,不单是赞了迎春,也大大夸了贾母这个“慧眼识珠”的人,老人家年纪大了,性子自然执拗些,也自然爱听好听的。孙女儿在她身边养着,她的成材自是有老太太教导的功劳的。凤姐儿这一番话虽有夸张的成分在,但也有几分真的,老太太如何会不高兴,当下笑道:“你这是夸你妹妹,还是夸我呢?”

凤姐儿笑道:“叫老太太听出来了,我既爱妹妹,也佩服老太太。只是嘴里不知道怎么说。又想着老太太不爱听我说这些奉承话。想来想去忖度了好些时候呢,怎么叫老太太既高兴又听不出来才好呢?谁知还是没瞒过老祖宗。”

众人听了都笑了,道:“还是这张嘴厉害,说的倒是真,谁能及老太太英明。”

贾母笑道:“这还了得,都被这凤丫头给哄得没边了。”

宝钗笑道:“并没有随凤丫头的话,我们心里都知道呢!我们这么些人合起来,也不及老太太呢!”

贾母笑道:“越发没边了。”

凤姐儿见差不多了,便道:“这并不是奉承老太太的话。二妹妹是我们爷的亲妹子,见她好了,我们琏二爷也高兴的。若不是此番有老太太,我们哪里知道呢?只怕如今还当二妹妹是个没担当的呢!二妹妹比我好,又是读书识字的,只是有一点略差些。”

众人都道:“是什么?”

凤姐儿道:“自然是经历浅呢,二妹妹年纪小,这也不怕,只多历练历练就是了。”

贾母点点头,道:“很是。”

王夫人眸光一闪,笑道:“老太太别听凤丫头的,她是推懒想歇着呢!才长篇大论地说了这一车的话来。”

贾母听了,只笑看凤姐儿道:“你可怎么说?”

凤姐儿恨得银牙紧咬,脸上却一点不露出来,只拍手笑道:“叫太太瞧出来了!”

王夫人叹道:“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你倒越发没谱了,不说帮着老太太和我料理家事,反倒还明堂正道地推托起来了。还在老太太这里说嘴。”

王夫人说这话似有嗔怪,但贾母依旧笑眯眯的,未见丝毫不快,众人面面相觑,俱都噤声不言。

凤姐儿却似没事儿人一般,笑道:“大嫂子和二妹妹三妹妹做的比我好了十倍不止。有她们在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王夫人还没说话,贾母便笑道:“我瞧出来了,凤丫头这是诉苦来了。”又看众人道:“管家的事确实是苦差事,吃力不讨好,还得罪人。凤丫头管了这么些年,只怕得罪了人多了。”

听了这话,凤姐不由把眼圈儿一红,侧身端了茶奉与贾母,又道,“什么事儿都瞒不了老祖宗。说来这事儿有我的私心,也有公心。”

众人都道:“私心为何,公心为何?”

凤姐儿道:“公心自然是为了这家里,还有妹妹们好了。大嫂子和妹妹们比我慈善,又知书识字,强了我百倍不止!我从前管家时,虽说事事要强,可终归是一人难敌四手,行事总不周全,大错虽未见,可小错总是有的。老祖宗和太太们念我年轻,总不计较就是了。如今见了大嫂子和二妹妹三妹妹管事的模样,臊的我都没处站了。”

众人笑道:“这话有些意思,那私心呢?”

凤姐道:“葵哥儿还没满周岁呢,我实在是舍不得他。”

众人都笑道:“好个偏心的娘,你就不怕巧姐儿吃醋?”

凤姐笑道:“巧丫头才不吃醋呢,我才该吃醋呢!她比我还疼弟弟呢,自有了葵哥儿,我这做娘的倒不入她的眼了。”

众人都笑了,道:“岂有此理。”

贾母笑道:“瞧你说的可怜样儿,府里自然有你大嫂子、二妹妹和三妹妹管着,就放你回去和巧丫头作伴去!你婆婆年纪大了,你也该好生伺候着。只是有一件,府里有了事,便要好好来帮衬才是,不准推托。”

凤姐喜出望外,言道:“多谢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