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同人)红楼之昼暖新晴(150)

和大奶奶虽一直在一旁和孙氏说话,眼睛却是一刻不曾离了珍珠,看她捡料选线,俱都清清楚楚,不比一般寻常妇人选料子踌躇不定。且衣料颜色搭配极为雅致合理,又添了几分喜欢。

一时选好了,掌柜算了账,果然是十分便宜的价格了,还额外送了两卷丝线。孙氏感激不尽,和大奶奶又哪里在意这个?

因她们买的料子多,一时竟拿不回去,和大奶奶正要回去,便邀了她们一起坐车回去。孙氏想了想,自己与珍珠两个抱着这么些料子实在不方便,若叫人送回去。邻里们嘴杂,不知道嚼出什么话来呢,便应了。

于是外面套好了车,和大奶奶便先送了孙氏和珍珠往家去。而后方回去。

到了花家,孙氏苦留吃茶,和大奶奶无奈,只得略坐了一回,方才罢了。

待回了家,便见管家婆子和兴家的上来道:“大奶奶回来了,太太正等大奶奶呢!”

和大奶奶道:“太太有什么事么?”

和兴家的笑道:“还不是为三爷的婚事,今儿城西的张媒婆又来了,叽叽呱呱说了半天的话。我没在跟前,也没听见,。不过估计就是这个了。”

和大奶奶叹道:“这老婆子为老三的婚事可是费尽了心,可怎么说的都是些道三不着两的?不说太太和老三看不上,便是我们也看不上呢!”

和兴家的笑道:“可不是么?”

和家是一所两进的宅子,里外奴仆加上主子们,不过三十来人罢了。

和大奶奶先至和太太屋里,和太太面上似带了欢喜之意,笑道:“你打哪里来?”

和大奶奶笑道:“今儿布庄里说进了一批新货,我去瞧了瞧,带了两匹来与太太做衣裳。”

和太太笑道:“我都老了,哪里用得着这见天的穿新衣裳?倒是老大和老三,很该多做几套才是。”

和大奶奶道:“正是如此,哪里能忘得了他们呢?太太放心,大爷的我这两日就做出来,老三的,等他过了目,再叫丫头们做吧!”

和太太便叹气道:“唉,老三都这个岁数了,老大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娶了你了。可他……”

和大奶奶忙上来端了茶与和太太,道:“太太别急,这事急不得的。缘分到了,不就来了么?”又道,“听说今儿张媒婆又来了,可怎么说,有好的没有?”

和太太道:“都和从前说的差不多,竟越发不成样了。”

和大奶奶见她又要伤感起来,忙插言笑道:“太太知道我今儿在铺子里见着谁了?”

和太太知道她是不想叫自己伤感,便也顺着话头道:“哦,见着谁了?”

和大奶奶道:“是花大娘呢,她可好日子没来了,叫我问太太好呢!”

和太太笑道:“她可闲的很,既有功夫逛街买料子,竟也不来瞧瞧我,等我见了她,可要捶她一顿。”

和大奶奶见和太太笑了,方又道:“这也罢了,这花大娘可带了她们家的姑娘呢!”

和太太奇道:“咦,她不是只有花大夫一个么,怎么竟有多出个女儿来?”

和大奶奶笑道:“太太竟忘了不成?花大娘是有个女儿的,只是小时候就因家里穷,卖到大户人家做丫头去了。”

和太太想了想,道:“瞧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又笑道,“怎么如今又回来了”

和大奶奶道:“花大娘和花大夫都是实在人,他们家姑娘又是顶孝顺的。当初若不是她自卖自身,这花家一家子早都死透了。孩儿都是父母身上的肉,何况这样的孩子呢?花大娘母子只怕总惦记着呢,好容易熬到如今家里好了,自然就凑了钱赎了女儿回来。

哎呦呦,太太你是没见着,那姑娘模样自不用说了,可叹的是那气派,说是个小姐,也没有人不信的。又体贴又孝顺,又做的好针线,难怪花大娘如个珍珠儿一般宝贝,只恨不得捧在手心里才好呢!”

和太太听得心中也生了奇,笑道:“被你这样夸,我只不信。竟真有这样好的姑娘不成?”

和大奶奶笑道:“太太若不信,等得了空见见,不就好了?只怕到时候见了,就不放人家家去了。”

和太太笑个不住,心中越发好奇,想着什么时候请了来见见才好。

正说着,却听丫头道:“三爷来了。”

话音刚落,便见三爷和绩之进来了。

和大奶奶进门时,和绩之才七八岁,故待和绩之是亦母亦姐亦嫂的情谊,倒也不避讳,此时互相见了礼,和大奶奶便笑道:“老三,我叫人送了几匹布料去你屋里,你看看,若中意,就叫她们做起来。”

和绩之笑道:“多谢大嫂,我对这些不在意,大嫂做主就好。”

和大奶奶本要打趣几句“什么时候这些让你媳妇打理,我也就轻松了。”但思及和太太还在,便噤声不言,点头答应着,告辞要退出来。

和太太点点头,道:“你也累了,好生歇着去吧!”

和大奶奶答应着去了。

一时回了屋,丫头上来伺候着换了衣裳,李嬷嬷笑道:“我看大奶奶很是喜欢那花家的闺女。”

和大奶奶一面由着丫头解下头发,净了脸,一面笑道:“她家姑娘这样可人,哪里能让人不喜欢的。等过两日太太见了,不知道喜欢的什么样呢!”

李嬷嬷叫丫头们下去,一面悄声笑道:“既如此,大奶奶不如干脆把花家姑娘说给咱们三爷吧!”

和大奶奶失笑道:“这哪里成?”

李嬷嬷笑道:“哪里不成了?花家不过家世略差些,若论人品相貌,他家姑娘配咱们三爷绰绰有余呢!”

和大奶奶奇道:“你今儿怎么关心起老三的婚事来了。”

李嬷嬷道:“我还不是为了大奶奶?太太这样想着给三爷找一门可心的婚事,如今都是不称心的倒也罢了,若是日后真寻着一门好的,识趣懂理的倒也罢了。可若是骄横跋扈的呢?大爷管了家业,过日子也算好的了。可三爷是个读书的,老爷太太偏心小儿子,一心叫三爷考取功名。如今虽说没中,可算命的都说了,三爷那是后发呢!日后有的是一飞冲天的时候。到那时候,封妻荫子,未来的三奶奶便是个诰命夫人了。她若是个厉害的,岂不是要骑到大奶奶的头上去了?即便三爷日后中不了,依老爷太太的心意,这家业不得分三房一半去?二爷是早夭了的,也就罢了。三爷可算是大奶奶看着长大的,自然是放心的。可亲兄弟明算账,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有是的。何况只是大嫂子呢?倒不如三爷娶个娘家远不如大奶奶的,即便日后三爷发达了,内院的事情,大奶奶也压得住不是?……大奶奶可得早日谋划才是。就算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大姐儿、二姐儿、三姐儿想想才是。”

和大奶奶想到三个女儿,又思及嫁入家中十余年仍未有嫡子,和太太虽未言明,但也难免有所不满。好在和家家训,年满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不然这大房屋里早就遍地小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