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夫人落座,一时见李丹青不冷不热,心下有些不快,但很快按住了。
她直接道:“臣妇求殿下这几日多多进补,调整好身体。”
她可是记得,李丹青初上京进侯府时,方御医给她诊了脉,当时说她体质弱,气血不继。
像这样的,一般不易受孕,可子蛰过几日就要出征了。
李丹青点点头道:“适才皇祖母也叮嘱过了,这就叫方御医过来,请他开一个进补的方子。”
谢夫人闻言,心头郁气又消了。
她甚至畅想了一下,若李丹青生下一个小娃娃,那小娃娃是何模样。
她一直不喜李丹青,但心下也得承认,李丹青极为出色。
至于自家儿子,那更是才貌双全。
两人若能生下娃娃,娃娃集齐父母的优点,该是如何聪慧如何好看。
谢夫人说毕,见李丹青脸有倦色,想起儿子之前身上中了药,那昨晚……
她识趣,马上告退。
李丹青见谢夫人走得快,不由失笑。
嗬,盈月之前还为她忧心婆媳问题,深怕谢夫人不好相处,会挑着机会难为她什么的。
真是杞人忧天。
她身为监国公主,若还要看婆婆脸色,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所有的婆媳问题,本质上是权力问题。
不外是被欺压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婆,晋了一级,以为自己从此也是行使权力的人了,但她这个权力,只能朝儿媳妇使。
她能欺负的对象,只有儿媳妇。
当儿媳妇权势比她大的时候,她也只好收起婆婆的威风。
至于某些明明权势比婆婆大,竟还要俯首帖耳,任婆婆搓揉的,那是脑子有问题。
李丹青困倦,有些撑不住,到底又上床安歇了。
长长睡了一觉,待醒来,已是傍晚时分。
盈月领着人守在床边,见她醒来,忙上前服侍。
才收拾毕,齐子蛰便进了寝室,笑道:“丹娘,快出来!”
李丹青听着齐子蛰这语气,马上知道舅舅杨柏到了,忙站起出寝室,跟着齐子蛰到书房见客。
他们坐定,小内侍便领进一个男子来。
男子一见李丹青,行个礼道:“给殿下请安!”
李丹青看着他,感慨万千,喊道:“舅舅!”
杨柏抬头,看着相貌肖似姐姐杨蕊娘的外甥女,眼眶一下红了,半晌道:“将军纵然不寻我,我也会来见你的。”
李丹青见他一脸沧桑,嗓音沙哑,知道他这些年吃了不少苦,也有些心疼。她道:“舅舅,坐下说话!”
杨柏依言落座。
他简略说了自己的经历。
当年被萧宇墨送出京后,被人强行带到塞外,在塞外受了苦,容貌大变,好在跟人学了功夫。
后来寻机回京,那时已家破人亡。之后便是潜伏在秋狩之地,候得机会救了皇帝一命,进了宫当侍卫。
进宫后,一直在寻找良机,想要将萧家一锅端起,一个不留。
至那一日在树上,听得李丹青说出母亲和姨母名字,怒喝萧宇墨时,他便一跃下树,砍杀了萧宇墨,扬长而去。
杨柏说着,拱手道:“殿下是我外甥女,身边没有得力之人,我当然要回来护着你。”
他转向齐子蛰,“将军放心,我之前在宫中整五年,对于宫中地形和侍卫诸人,全部熟悉。有我在,定保殿下无事。”
齐子蛰也拱手,“如此,就拜托李卫了!”
他说着,知道杨柏定还想跟李丹青叙旧,问些杨蕊娘当年之事,便先出去了。
杨柏待齐子蛰一走,果然问及杨蕊娘和杨琴娘之事。
李丹青拣知道的说了。
杨柏道:“萧宇墨十恶不赦,一刀砍杀还是便宜了他。”
两人叙了一些旧事,渐渐熟络,杨柏便呼李丹青为丹娘,压着声音道:“丹娘,你放心,侯爷把暗卫交到我手中那一刻起,这一支人马,便是我们的了。”“手中有人,自能护得你周全,不让你有丝毫闪失。”
外间,方御医亲自提着食盒过来见齐子蛰,揭开盖子道:“将军,趁热喝罢!”
齐子蛰诧异,问道:“这是何物?”
方御医道:“你母亲指定的大补之汤。这一碗是你的,另一碗是殿下的。”
齐子蛰抚额:“母亲实在多事。”
方御医道:“我可是答应了老夫人,要亲眼看着你喝下的,将军赶紧吧!”
齐子蛰问道:“有多补?”
方御医答道:“放心放心,我下手有分寸,恰恰好。”
齐子蛰左右一瞧,悄声道:“倒了罢!”
他再喝上这一碗,晚上丹娘受不住怎么办?
方御医不肯倒,嚷道:“费了半天熬的,将军赏脸,好歹喝几口!”
齐子蛰被缠不过,只好端起碗,喝了几口。
才搁碗,小腹便一片火热,一时喝道:“还说恰恰好?这都……”
方御医抬腿就跑,一边跑一边道:“另一碗记得喂殿下喝下。这事情不能单方面,得两人都喝。”
“太后娘娘和老夫人都等着抱孙,急红眼了。”
“我不熬药,她们就要吃了我。”
“我不容易啊!”
第114章
这一晚, 难描难叙。
第二日早上,李丹青根本起不了床,至午方起。
午后, 她喝了浓茶,进养心殿召见李大鼎。
交代一番话之后, 又道:“让仲然跟着子蛰去打突厥,历练一番。”
李大鼎躬身道:“臣正有此意。”
李丹青又点了几个人名, 交代李大鼎安排他们随军。
这几位都是年轻小将, 现下先培养着,将来可堪大用。
待李大鼎退下了,李丹青再召见朱峰。
上回,是她让朱峰和严江离跟着齐子蛰扮成回纥人去突袭突厥使者的。
也因着如此,朱峰和严江离立了功, 在秦王余党被清算时, 他们免了罪。
这些日子,他们虽跟在齐子蛰身边, 却知道自己真正的主人是李丹青。
当下朱峰进殿,禀了近来一些事。
李丹青听毕, 知道齐子蛰没有哄她, 心下稍松口气。
她吩咐朱峰道:“你这一次跟着子蛰去打突厥,到时装着不能忘记秦王殿下, 悄悄和潜在突厥内的秦王旧部联系,说服他们离间突厥王和儿子的关系。”
朱峰本来多智,闻言便说了一个计策出来,问道:“殿下觉得此计可行么?”
李丹青一听, 分析了几句,大喜点头道:“可行, 就照此去办。”
朱峰笑一笑道:“殿下放心,臣会见机行事,令得突厥内部一团乱,以利将军突袭。”
李丹青点头,另吩咐道:“你判断着形势,若觉有利,提先送消息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