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穿书女配(143)+番外
他甚至觉得,李玉凤比她身边那位打扮时髦的香港大小姐程雅宁还漂亮,她像是一朵娇艳的玫瑰,此时正是她盛放的时刻。
“老徐,这位是这个工程的建筑负责人,赵国栋赵同志。”夏工拉着赵国栋去见另外一个香港来的中年男子,大家都喊他徐先生。
赵国栋上前跟他握手,谦逊道:“叫我小赵就行。”
徐先生就笑着道:“赵同志看上去很面善,我们是不是什么地方见过?”
赵国栋笑了起来,开口道:“我除了广安,就来过这省城,徐先生一定是记错了。”
一旁的程雅宁忽然也凑过来道:“徐叔叔,我也觉得这位赵先生看上去有些眼熟呢!”
程雅宁打扮入时,虽然是大冬天,里面穿了一套贴身的呢子裙,外面的枣红色大衣一直裹到脚踝,露出她那双真皮的长筒高跟靴。
这种打扮,在国内一直要到九十年代初才开始流行。她这样站在人群中,不被人主意也很难。
刘振华却一直没有再说话,也许是重逢的尴尬让他有些难以启齿,也或许是看见赵国栋让他想起了他最不堪的那些岁月,但很快,在他听见程雅宁黄莺鸟一样清脆的声线时,他就笑了起来道:“你第一次看见我的时候,还说我也很眼熟呢。”
程雅宁果然就笑了起来,皱了皱眉心又道:“那不一样。”
她脸上带着笑,又往赵国栋这边扫了一眼,跟着大家一起往体育馆去。
从一路上大家的聊天中,李玉凤终于弄清楚了程雅宁和刘振华的关系。
原来程雅宁是几天之前,和徐先生一起来省城的,刘校长接待了他们之后,就把自己觉得表现最优秀,并且今年已经被省大录取的刘振华来当两人的向导。
徐先生因为还有别的事情,游玩的时间不多,所以刘振华就成了程雅宁鞍前马后的人了。
刘振华是个什么人,李玉凤再清楚不过了,他对感情完全没有忠贞度,况且他的心里……说不定还藏着一个柳依依呢。现在对程雅宁这样上心,难道不是因为看重了程雅宁的身份和家世吗?
他们从体育馆出来,李玉凤扭头看见刘振华和程雅宁正在小声说话,好像是在讨论下午去什么地方,刘振华告诉她,来省城有几个地方是必去的,他有空再带她出去。
李玉凤忽然开口道:“刘同志,柳依依同志也回省城了,你跟她联系过吗?”
刘振华的脸几乎在瞬间变得苍白,大冬天的,他的额头上忽然间沁出密密麻麻的细汗。
这个李玉凤是他的克星吗?为什么就是不肯放过自己呢?就算自己对她曾经有过那种不好的念头……那也都过去了不是吗?
李玉凤看着刘振华那惊愕的眼神,脸上的表情却是淡淡的,只继续道:“那时候你们俩的关系不错,我以为她回来一定会跟你联系的。”
刘振华觉得自己头皮都要炸了,但他还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皱了皱眉心道:“柳依依是个好同志,但她已经结婚了。”刘振华就是这样虚伪的人,即便两人分开了,他还是想保持自己情圣的名声,仿佛他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
“那你可误会她了,她根本没有和杨进步领证,他们两人也没有结婚,也许……她还在省城的某个角落等着你呢!”李玉凤完全不顾一旁程雅宁好奇的表情,继续道:“有时候我真的替你们可惜,是时代造成了你们的悲剧,但好歹,现在还不晚,你们俩个人都回城了。”
一旁的赵国栋简直就快忍不住了,他从来不知道,他的小媳妇还有这种睁眼说瞎话的本领。刚才让她记住的工程介绍条目她没记住多少,说起这些来,却信手拈来。
程雅宁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看着刘振华道:“没想到刘先生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刘振华这时候想死的心都有,在他和程雅宁这些天的交往后,程雅宁都已经开始亲密的喊他“刘sir”了,虽然离两人更进一步还需要一点时间,但也不是硬邦邦的“刘先生”三个字。
“那……那都是陈年旧事了。”刘振华笑得尴尬,继续道:“我们每个人都有放弃过去,追求新生活的自由。”
“那就是喜新厌旧咯?”李玉凤一脸无辜的开口。
第127章
校园里阳光明媚, 这一行人又都是俊男美女, 走在路上难免就迎来路人的注目礼。
刘振华压制住内心的崩溃, 尽量露出平静的笑容。
“李小姐可真是幽默!”程雅宁笑了起来,转头看了一眼跟在他们身后的刘振华。
凭心而论, 她对刘振华的感官还是不错的。虽然她现在是香港仁爱医院的大小姐, 可她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去了香港,在那边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挥汗如雨的奋斗, 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所以……他们从小就教育她不要小看内地的年轻人,他们都很有拼搏精神,将来都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栋梁。
但这不代表她不介意刘振华的那些过去,程雅宁回过头, 看见李玉凤正在和赵国栋商量事儿。她刚刚得知,这位漂亮的李小姐已经结婚了,而身边的这个俊朗中带着点粗犷的工程负责人, 就是她的爱人。
即便赵国栋相貌出众,但和刘振华这种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男人相比,他身上还是缺乏一种儒雅的气质。这让很多女孩子在第一眼看见他们两人的时候,会觉得刘振华似乎更胜一筹。
但只要稍加接触,马上就会发现赵国栋内在的优点。他刚毅果敢、沉稳磊落, 一下子就把气质娘们的刘振华给打败了。
他们居然已经结婚了……
程雅宁有些遗憾, 那种看见赵国栋第一眼时的亲切感, 让她到现在还感到奇怪。
她忍不住又多看了赵国栋几眼。
……
学校派了车把他们送到了国际饭店, 李玉凤领着他们进了包厢。这是赵国栋昨天就订好的宴席, 一群人坐下来之后,营业员陆续的上菜,大家也开始说说笑笑。
“徐先生对我们现在的这个工程,有没有什么意见,现在大家都坐了下来,可以一起讨论讨论。”刘校长长袖善舞,说话间有一种养尊处优的领导气息。
徐先生的为人就显得腼腆很多,一路上很少说话,只是在听夏工和赵国栋介绍工程的时候,偶尔点头,或者说几句话,发表一下他自己的意见。
他对这次工程总体还是很满意的,香港的建筑行业颇具规模,七八十年代正是香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他们香港的标准来看这个工程,都已经可以算是达标了,所以徐先生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从目前看,我对工程还是满意的,等竣工之后,我会请香港设计院的工程监理师来内地再验收一次的。”徐先生缓缓道:“大陆要搞改革开放,很多香港的老板都想过来投资,以后的合作还会有很多,大陆肯定也会慢慢有一套自己的验收标准。”
赵国栋听了一个劲的点头,这两天国家正好在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的基本内容就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且确立的改革开放这一项基本国策。
电视、广播都在轮番的播放,李玉凤作为从后世穿越来的人,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变迁。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精髓,现在终于要用于实践了。”一说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刘振华就又兴奋了起来,忍不住道:“我认为国家这两年做过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恢复高考,能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成为进步青年。”
他这一溜烟掉书袋子的话,骗骗程雅宁这样的香港小姐还可以,可对李玉凤却完全没有用处,李玉凤干笑了一声,凑过去问道:“那刘同志当初装病回城,也是因为懂得变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