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86)
如梅等她们说话,才道:“想不到这几人这般人品,我们家的田地自是不能这样荒芜下去了……”说完,笑看了有些忐忑的万氏几人一眼道:“那日在田间见过万嫂子,知道万嫂子也时常下田的,想必对农事也有些经验的。万嫂子觉得我将那些长满草的田地收回来后,种什么好呢?
如梅见万是有些踌躇,又看了其他几人一眼道:“嫂子们都是见惯了农事的,还请给我仔细讲讲~
几人这才起说了起来,有的说冬天种白菘好,有的说种云苔(油菜)的好……还有人若是种出夏天的蔬菜瓜果来也不错的……
如梅听了心里一动,若是真的能无视季节气候,种出夏天的菜蔬来,那应该能赚不少钱的……
流年易逝(一)
如梅听着几个妇人的说辞,心里很是满意,不愧是经年务农的人啊!如梅可是记得前世的余欣娘也提出了这个“反季节蔬菜”,但是好像也只能供给平洲城里的几家大户而已……且算起来,那是好几年后的事儿了,如今自己提早把这个东西弄出来,算不算是提前给了余欣娘一刀呢?
“恕我见识浅薄,不知道几位嫂子可在这样的季节里种出过夏季的蔬菜瓜果来?”如梅满带希翼的问道。
几个妇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牛氏开口道:“不瞒沈姑娘,我们村后那片密林后的小山坡虽然不高,但是山坡下却比其他地方温暖,就是泉水在冬天都是热乎的呢!村里人家在那里开垦了小块的菜地,倒是种出了茄子、黄瓜等夏天的蔬菜,至于瓜果,因为地方不大,倒是没有人家种。”
如梅听后有些心动:定要找机会去密林后的坡地看看。
“这样啊,我明白了。”然后起身郑重的对着妇人们行了一礼道:“多谢几位嫂子的讲解。嫂子们都是家里的理事之人,我也不留几位了。冬儿,将谢礼端上来。”
牛氏几人忙还了礼,本还要推辞的,见如梅神色恳切,便欢喜的接过丫鬟们拿来的小筐。
“不过是自家厨子做的几色点心,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嫂子们带回家给孩子们尝尝便是。”
几个妇人看了眼篮子里的四色点心,看色泽闻着香味,就知道不比城里百味斋的点心差。这样的四色点心,也要值一二两银子呢。忙又客气的道了谢。万氏更是客气的邀请如梅去自家做客。 如梅又和几人闲话了几句,然后才让福婶送走了几人。
`
福婶回转后,便看见如梅在沉思,双眼充满笑意道:“姑娘,听了她们几人的话,可是有了什么想法?”
如梅这才回神道:“是啊!说起来,今天和她们说话都是受益匪浅。我心里大概也有了眉目了。下午,等喜管事回来了,便让他去里正家里一趟吧。一是,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不能再任他们白占着我们家的地儿了。二是,看密林后的坡地能否买下来。”
如梅这样说,福婶哪有不应的道理?
晚膳之前,沈喜带回了前代人所著的《齐民要术》及本朝已逝的前劝农司的司使大人李源所著的《农桑全书》。
如梅收下书,然后将和几个妇人所说之事简要的和沈喜讲了。“喜管事觉得我想法是否可行?”
沈喜一笑道:“姑娘此法甚好。今日里我见了太太,太太还说到,过两日里她回来了,这赚钱的事儿就得抓紧了。”
如梅听了很是高兴,对着一旁的福婶笑了笑,才对沈喜道:“那晚上就要劳管事你走躺里正家了。务必说动他,就是村里面,我们也可以拿收回的田地和村民互换。一亩换两亩也使得的。”
沈喜点头道:“姑娘就放心好了,明儿肯定是好消息。”
福婶看两人商讨完了,才笑道:“阿喜回去吧,姑娘也要用晚膳了。明儿事情弄好了,早点来回姑娘就是。”
沈喜对自家老娘的脾性了解得很,也不多说,留下齐氏捎回来的信件,出去了不提。
福婶见如梅拆信也不说什么,只是吩咐冬儿去厨房里传膳不提。
晚饭摆上桌子后,沈渊和沈泽这才回来的。
“姐姐!这个给你!”沈泽笑嘻嘻的将一大束黄绿交杂的野花递到如梅面前。
如梅故意摇摇道:“我可是等泽儿捉的小兔子等了一下午呢!小兔子呢?”
沈泽的笑容这才变成了不好意思,对着如梅撒娇的笑道:“姐姐,这花儿也很美呢!看,为了摘它们,我手都划破啦!”
如梅一听,也不再追问小兔子了,忙拉起沈泽的小手来,果然被划了好几道红痕。放下沈泽的手,如梅又不顾沈渊的挣扎,拉过他的手,不出她所料,果然也有划痕。
“晚上让嬷嬷们给你们涂点药膏!明后再带伤回来,就不许去玩了。”如梅板着脸道。
这番话自然惹来两个弟弟的一阵抗议。如梅却不理会,只吩咐丫鬟们给俩人净手,等上了饭桌,见他们俩祈求加不满的瞪视后,这才道:“娘亲过两日就回来了,若是见你们身上有伤,不就得伤心了么?以后无论是做什么,多想想娘亲和我,别伤了自己让我们担心。”
如梅等两人都答应了,这才道:“好了,姐姐可是等着你们俩的小兔子呢!”俩兄弟闻言这才开开心心用起饭来。
如梅事后又问了两个弟弟那密林后的坡地的事儿,才放他们回房。这个晚上,如梅一直在雀跃中度过的。想着齐氏信里所说的,她觉得自己这事儿不光是给了未来的余欣娘一记耳光,也给了自家攒钱的机会。
不说其后的两天里,庄子上如梅等人的忙碌,就说齐氏回到庄子上后,知道了如梅这几天的行事,心里也是特别的欣慰。自己女儿终究是最好的啊!
租给柳三等四户人家的庄田全部收回来后,几乎全和村民换了地。(那片近五十亩的坡地,乃是村民各家自己开垦的,各户都只有零散的几亩罢了。)~
而这个换地,村民们都很乐意。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家占了便宜,毕竟在他们看来,能够种出粮食且属于自家的田地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这之后,对于如梅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那是更加热情恭敬了。
而对如梅一家人而言,自家不过是以百来亩收益不好的土地换来了未来极可能赚钱的土地。两方人都很满意,都觉得对方不错,这也为如梅一家在后来的一些闹剧中,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维护。当然,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提,只说,时间流转,很快一个多月过去了,年节时分快要来临。如梅家上上下下为着坡地蔬菜瓜果的丰收而喜悦着。
所以,当如兰、吴姨娘、白悦儿坐着骡车到了田庄时,对眼前的进进出出满脸带笑的下人婆子的情景,便都有些吃惊。
“见过太太(舅母)!”几人先是对着齐氏行礼,然后才问起桌子上本不应该出现的瓜果蔬菜的来历来。
“这是自家田里种出来的。说起来,还是要多谢村里的农人,才有了这好收成。”齐氏不欲读说,几句话便带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