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风之承乾(15)+番外

珠儿一愣,想了想,便点头一笑道,“红玉姐姐你年长于我,珠儿还是称呼你姐姐吧。”

红玉瞥了眼珠儿一眼,淡淡道,“也好。”

*********************

立政殿里,长孙听闻太宗帝的旨意,心头也是一震,魏征?李靖?还有……红玉?

或许其他人不了解,可是红玉这个人,长孙知道,那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一个宫女,沉稳,机智,对医术甚为精通。

皇上为何派红玉到乾儿身边?皇上都对乾儿说出那样的话了,怎么还……

长孙有些头疼,皇上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

回到后殿的承乾挥退了小金子和小银子,便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台外的景色,不知何时,后园的几棵树青青绿绿了。

凝望着窗台外的景色,承乾心里思量着,父皇的这旨意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腿,已经没那么疼了,承乾想,这双腿想要复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只要不是太子,很多事情就可以改变,比如说母后的劳累而死,上辈子懵懂无知,他知道父皇母后感情很好,父皇很敬重母后,母后贤良淑德,朝野上下也都甚为敬重,但这些却并不代表就可以保护得了自己的孩子,再加上上辈子的自己是个太子,那时候,自己甚为天真,看不清局势,又反感母后对自己的严苛,却不知,母后对自己的严苛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一个没有实力,没有能力的太子,父皇怎会容许存在?

下意识的捏紧了青色袍衣角,想起母后在上辈子的种种,特别是自己和青雀的关系因为储君之位而恶化之后,母后的劳碌奔波,承乾心里默默发誓,这辈子,绝不会再重蹈上辈子的错误,可是,青雀……

回想起刚刚青雀的嫉妒神色,承乾心里有些无奈,青雀一直最为崇拜父皇,现在又是孩子心性,嫉妒自己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还是要防范于未然,仔细想着青雀的品性,承乾若有所思。

回过神,承乾推着轮子,慢慢移到窗台边,看着窗台外的青青绿绿,承乾一笑,笑容有些无奈,上辈子父子反目的那幕刻印在心里,无法抹去,或许只要他还是李承乾,他就永远无法摆脱,他本想选择远望,或许他会因此成为大唐第一位透明化的皇子,不过,没关系,他不在乎,但今儿个看着青雀,他想,他犯了个错误,青雀不成熟,治弟还未出生,长乐和豫章又是纯善的女孩子,在这大唐太子尚未确定的时候,后宫多少嫔妃蠢蠢欲动,母后一人之力如何保得了他们?特别是自己现在这个模样,母后肯定又得费尽心思了。

不能选择远望了,承乾想,即便心里害怕着,也得去面对了。

绿色在后世人眼里代表着希望,承乾原本喜欢的是蓝色,但后来,飘荡人间的时候,他喜欢上了绿色。

看着窗台外的一片绿色,承乾心里默默想着,但愿,这一世,他跟父皇能够做最普通的父子。

若能如此,他便不负今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以下乃资料补充

魏徵(魏征):“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凌烟阁排名第四)(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 原任太子(李建成)洗与,这是侍奉太子并为东宫掌管经史图籍的官职。

玄武门兵变后,东宫余党纷纷逃亡,魏徵端然未动。太宗召见魏徵,正颜厉色地责问:“那时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左右官员都替魏徵捏一把汗。魏徵却举止自若,说:“先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一定不会遭到这场杀身之祸。”言外之意,玄武门之变并不代表你和我的谁胜谁负,建成采纳了我的建议的话,你秦王不会有今天。

唐太宗对其很赏识,后以其耿直,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魏征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卒时,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第11章 解心结(4) …

太宗帝在甘露殿批阅奏折,李冲轻步上前,尖细的声音轻声开口道,“奴婢叩见陛下!”

太宗帝微微抬头,放下手中的奏折,沉声问道,“中山王殿下接到旨意了?”

“回皇上的话,中山王殿下已经接了圣旨,红玉也已经在起晖殿里,听说,中山王殿下已经命红玉为大宫女了。奴婢去的时候,还看见了魏王殿下了……”

“哦?魏王在那里做什么?”太宗帝又拿起奏折,漫不经心问道,“中山王殿下接了圣旨就没说什么?”

李冲赶紧谄媚说道,“奴婢觉得魏王殿下好像是去看望中山王殿下的,奴婢去的时候,他俩正说话呢。中山王殿下接了旨意之后好像很高兴……”

太宗帝批阅了一本奏折,嗯了一声,挥手,漫不经心道,“好了,你先去吧。”

李冲弯腰恭敬退下,退下时,又偷偷瞥了眼太宗帝的脸色,心头嘀咕道,陛下好像也不是对中山王殿下多上心啊。

太宗帝批完一本,又拿起一本奏折,才漫不经心的对一直恭敬随侍身边的中年太监开口道,“李福,朕晚上去起晖殿用膳,但不必张扬。”

李福走出,恭敬弯腰道,“奴婢遵旨。”

太宗又放下一本奏折,淡淡开口道,“李冲以后外殿伺候就好。”

李福恭敬道,“奴婢遵旨。”又抬眼看了下太宗帝的脸色,轻声问道,“陛下,可要奴婢去起晖殿知会一声?”

太宗顿了顿,才开口道,“不必了。”想了想,又嘱咐道,“叫御膳房多弄些中山王爱吃的菜。”

李福恭敬应道,“奴婢遵旨。”便叩头作礼恭敬退下,心头默默想着,看来,陛下还是很喜欢中山王殿下的。

**********

太宗帝在夜幕落下时,走进了起晖殿。

红玉和珠儿正准备张罗着让殿下用膳,看到太宗帝时,都齐齐一愣,回过神后,急忙欲跪下迎驾,太宗帝却挥手示意不必,又低声开口嘱咐道,“不要过分张扬。”说罢,便朝里头走去。刚进后殿,就见承乾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外发呆。

不由放慢脚步,又示意慌张的小金子不要声张,退下,小金子看了眼发呆出神的承乾,心头有些担心,但太宗帝严厉的眼神,他却又有些害怕,在看见太宗帝身后跟随的李福使眼色后,还是乖乖退下。

李福随后也恭敬退下。

太宗帝背负双手慢慢走到承乾身边,沉默的凝视着,白皙有些瘦弱的脸庞,灵秀干净的黑白分明的眼眸,挺直的鼻梁,总是带着浅浅笑意的红润嘴唇,还有青色的圆领袍服,素色,没有什么纹饰,除了那交叠在腿上的双手衣袖处有浅蓝色的花纹修饰,袍服下,那双他还没见过的听说很难看的腿软软无力的垂着,脑海闪过上次自己一怒之下说出的话,“朕很庆幸,你现在是坐在轮椅上……”

上一篇: 隋末后攻记 下一篇: 调香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