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拉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虽然觉得怪怪的,但竟然无从反驳:“可是……这样好吗?”
“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是一种礼貌。”邦妮摸了摸下巴,“如果你真的选择独身,我也会支持你的,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己喜欢的生存方式,但如果你真的有这种想法,首先要告诉家里的人,让他们理解你。”沟通其实很重要。
爱拉噗嗤一下笑了:“我要把你这些惊世骇俗的话告诉斯嘉丽和瑞德。”
“喂喂,什么叫惊世骇俗,我只是让你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斯嘉丽,哪怕告诉梅兰妮也行啊。”
梅兰妮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起斯嘉丽更加要开放,更像新时代的女性。“所以你真的这种想法吗?”
“我不知道……”爱拉放下手中的卷尺,仔细地想了想,却没能得出任何答案,“反正现在没有遇到那个人,或许这样一直下去也很好啊。好了,已经量好了,你啊,千万不要压力太大,再瘦一些,就算是量身定做出来的婚纱也会不好看了。”
“怎么会,你做的婚纱一定都很好看。”邦妮一屁股坐在维多利亚风格的小羊皮沙发上,看了看时间,“小博应该很快就会来。”
爱拉记录下量好的数据后,拿着一个本子走到邦妮的面前,“婚纱你想要什么样式?有特定要求吗?还有想要什么材质,丝绸?蕾丝?”
自从公司的事情被瑞德接回去以后,邦妮感觉到了在不忙的时候感觉到了前所未有有的空闲。于是这会儿量完身尽管有些累,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小羊皮沙发一旁就是爱拉的办公桌,上面有许许多多的布料与装饰物,邦妮百无聊赖地东摸摸西摸摸,不过并没有立刻选中理想的布料。
“没有,你设计得肯定比我所想象得要美得多,”想了想,邦妮补充道,“不要太裸.露就好,不过……你有没有兴趣帮我设计一款睡衣?”
“睡衣?”这话题是不是转得有些快。
邦妮无辜地眨眨眼,用古井无波地语调:“只穿给小博看的。”
爱拉在邦妮的暗示下,突然明白了自家妹妹的想法,一下子脸都红了。
“只穿给我看的什么?”小博忽然从扶梯上冒了出来。
邦妮:“……”
爱拉忍不住:“噗——”
小博满眼是笑意地看着酡红着脸的邦妮,并没有追问下去。
第90章 章 结婚副本(二)
当你发现所有人都在谈论一件事,而你不加入他们的话就会被排除在外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相信我,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赶紧去了解这件事,以免与其他人有交流上的障碍。
这本小说所在的年头可比不上后来的电子信息时代,当然不能一秒钟就将信息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个时代只有报纸,而更多的媒介是人,一传十十传百,你接不上他们的话题,就会被排除在外。
所以当所有人都开始关注天才音乐继承人与南方首富的千金联姻消息的时候,就注定了,它本身在媒体方面的价值。
什么?你说有什么好谈论的?不就是,一看你就是没有买今天的报纸吧?
从小博爆出自己即将结婚开始,他的婚姻就开始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关注,大家都期待着究竟是什么样的可人儿才能配得上这位天之骄子(又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是想知道,这位够不够资格与小博并肩。)
后来大家知道了,他的结婚对象也不是什么普通人,人们不仅赞叹门当会对,还会说天作之合。
得到了大家的祝福,事情似乎就可以结束了。
但这怎么可能?
小博发表了结婚宣言以后,消息的确沉寂了几天,但没过几天,有好几份报纸隔三差五地就发出一些关于小博与邦妮结婚的爆料,而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博得众人的眼球。到了两人婚礼前的一个月,无数家报纸一天一个话题的吊着整个美国国民的胃口——
第一天有人爆料:两人的结婚场地已经定了下来,分成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前者在大家所熟悉的亚特兰大中心大礼堂举行,后者则在玛格丽特天主教堂举行。记者顺便介绍了一下这两个地方的场地构造,以及设想一下两人的婚礼布置,再八一八两人的成长经历,开始吸引了众人的好奇心。
第二天又有人爆料:两人在亚特兰大最顶级的五星级酒店西饼店定下了婚礼的蛋糕,以及婚礼当天所用的精致糕点,绝对能让来参加婚礼的客人满意。食物的美味,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共鸣,记者表示,只要两人定下了菜单,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跟进,尽请期待。
第三天是某知情人爆料:巴特勒家族在不久前定制了一辆镶嵌着珠宝与黄金的婚礼马车,样式要多豪华有豪华,报纸上还画出了马车的设计图,顺便给估了价,价格让人咋舌不说,据说普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这样的马车。
第四天没人爆料,是媒体自发解密:据说小博与邦妮的婚纱照场地也已经被找到了,场地包括巴特勒家族所经营的某会员制高尔夫会所,巴特勒家的私人海滩,还有两人坐着游艇出海,所以应该会在游艇上拍摄等等……媒体当然是拿不到小博与邦妮的婚纱照,但是差地的照片却是被印在了报纸上,尽管有几张看上去很模糊,却隐约能看出这些地方风景如画,秀色可餐。
第五天、第六天……一直到第n天,每天都有一个新的话题让你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津津有味地谈一天也不烦,一直到两人婚礼完成去度蜜月,还有媒体锲而不舍地扒出了两人的蜜月地点,热度完全降不下来。
如果这些话题放在后世,立刻就会被发现,这就是一场精心策划极其复杂的炒作。
从媒体开始文字化的那一天起,所有可接受到的文字信息,都是别人想让你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说,这些信息是经过了别人的过滤,有明确的目的性。
当局者迷,被营销的人其实很难识别这些信息,炒作的奥义就在于,你能找到大众最感兴趣的兴奋点,将整件事情最博人眼球,求有话题性甚至争议性的部分放大在公众面前,让人站在他所以为的上帝视角去谈论这件事情,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所有人的观点发生碰撞的时候,成就了一场完美无缺的炒作。
后世把邦妮·巴特勒称之为营销女王,巴特勒集团旗下大部分的公司与商品名气都是她处心积虑,不,是她精心筹谋,包括她的婚礼。
邦妮·巴特勒的婚礼也是她最为经典的一次策划,但当后世的大部分营销婚礼都得不到好评价的时候,却没有人对营销女王用婚姻包装商品的目的有任何的异议,大部分人只能献上自己的膝盖,并且持续地表示,女王大人是穿越的吧?
有研究学者专门研究过这一场被称之为“史上第一场也是最成功的”营销婚礼,得出的结论是,这绝对可以称之为完美的营销教科书题材,一场婚礼就能研究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