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双姝(160)+番外
而叶蓁为柳容修修葺了七十二疑冢,她每次去的地方不一样,恰好淮南王城外也有一座。
玄徽心念迅速转动,眸光悄然掠向身边的苏凝。
她该不会已经知道这件事,并且已经猜到了叶蓁会来淮南王城吧?
吴宜归安静地听着,脸上神色平静如常。她明白在叶蓁的心里一直会为柳容修留一处地方,也从来没想过要和已经去世的人争夺什么,她只向往和叶蓁共同的未来和余生。柳容修是叶蓁的过去,而自己会是叶蓁的将来。
千辛万苦才重新回到这个世界,她要尽快回到叶蓁面前告诉她自己兑现诺言回来找她了。还要告诉她舟敦居心不良想要利用她,切勿上当受骗。
随手又给篝火加了一块枯枝,火光略明亮了一些,发出劈里啪啦的炸响声。陈君的人马比预想中的要来得迟一些。
吴宜归随口道:“长夜无聊,我们来玩个问答游戏吧,你可以问我一个问题,然后我要问你三个。”
玄徽不乐意了:“为什么我只能问一个而你可以问三个?这不公平。”
“因为我要问的只要花点时间找人总会问出来的,而你要问我的却只有我可以给你答案。”
玄徽无言以对,只好勉为其难答应。
吴宜归笑笑说:“我先来。第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关于不系楼七掌柜的消息?”
玄徽摇头:“她当年一起去了西齐神殿,一去无回。”可能已经不在世上了。
吴宜归又问:“你们楼主最近在做什么?”
玄徽亮了亮眸子,反问道:“我只知道她最想要抓你。”
“叶蓁最近又在做什么?”
“这个问题恐怕我回答不了你,”玄徽道,“因为没有人知道殿下想要做什么。”
吴宜归点头同意,没有人能窥视叶蓁的想法,包括自己。
玄徽清理了下嗓子,郑重道:“现在轮到我来问你,你是不是和我义父、吴宜归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只有这样解释才能理解苏凝的神通广大以及各种奇怪的举动,还有吴宜归要寻她的理由。
吴宜归含笑点头,玄徽问了一个很聪明的问题,而她打算说实话:“嗯,我们是同乡。”
玄徽“哈?”地一声叹道:“果然被我猜中了!”
他还要探听一些细节,却见到迷雾中出现了几个骑马之人,他们身披铠甲,腰配长剑,乃是附近淮南王城的巡逻兵。
“你们是何人?可有身份文牒?”其中一个兵将说。
玄徽缓缓站起来,拍掉身上的尘土雍容大方道:“我是当朝国师玄徽,这是我的婢女,我想要见你们陈使君。”
--------------------
第122章
=====================
身穿玄青便服的陈君早早就在淮南王府里恭候,经过半年的战场锻炼,不但加深了他的经验和威望,还让他的肤色变得更深了一些,眼神也变得更加肃杀冷漠。陈君已在此地徘徊等待良久,因为收到京中来信说叶蓁殿下要来淮南祭拜柳容修,婉平郡主随行。
陈君弯腰对着院子里的一口水缸照了照,摸摸自己的下颚,胡渣似乎没有剃干净,他摸出身上的小刀对着水面开始给自己刮胡渣,外头冲进来一个冒冒失失的小兵抱拳道:“使君,小国师来访。”
陈君的手颤动了一下,下巴传来一阵刺痛,小刀划破了皮肤渗出一层血珠。
小兵惊愕道:“使君,您流血了。”
陈君无语地挥了挥手,让他带人进来。他表面上依旧八风不动,稳如泰山,但心里着实奇怪:玄徽怎会在此时拜访,莫非殿下那边出事了?
玄徽很快来到了陈君面前,陈君注意到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陈君皱眉,玄徽一向独来独往,身边何时跟了一个女子?
玄徽拱手作揖行礼道:“玄徽见过使君。”他在人前维持着仙风道骨,一代国师风范。
陈君一双黝黑沉静的眼睛打量着少女,“小国师有礼,你身后跟着的这位姑娘是?”
玄徽侧身介绍说:“是我新收的徒儿,名叫苏凝,西齐人氏。”
陈君将信将疑:“小国师这么早就收徒了?”
玄徽笑笑:“我义父玄奕和柳容修相差了几十岁都能成为忘年之交,我收了个比我年长的弟子又如何?我和义父一样更看中的是才能,至于年龄、地位、身份都不值一提。”
“你收徒自然以你的喜好为准,但此事务必要知会殿下得到殿下允准方可行之。”
“这是自然。”玄徽招呼说,“苏凝,还不见过陈使君?”
吴宜归莫名其妙就变成了玄徽的徒弟,但也知道顺势而为,为了见到叶蓁这点小事忍就忍了。硬着头皮给陈君行礼:“苏凝拜见使君大人,久仰大名。”吴宜归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自制的创可贴,递给陈君说:“使君大人,您贴上这个可以止血。”
陈君接过创可贴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吴宜归亲自揭开胶条替陈君贴好。“别沾水,否则容易感染。”
陈君颔首致谢,他摸了摸创可贴,对玄徽收下苏凝的理由相信了几分。“国师怎么突然来了?”
玄徽揣着袖子悠悠答:“我出门办事路过此处,听说殿下也要来,便想要在此等着殿下。”
陈君闻言心中一喜,这么说郡主和殿下仍旧要来。
“君哥,我姐姐何时来?”一个穿着白色锦袍,头戴玉冠的玲珑少年闻风而来,背着手踏入厅房中,却猝然发现厅房里不止陈君一人。他愣怔一瞬,认出了小国师玄徽,却不认得他身边的漂亮姐姐。
“世子,郡主应该午后同殿下一同到。”陈君估量。
原来少年就是淮南王世子茅元仪,比起半年前他个头长高了许多,五官也长开了一些,但脸上的稚气未退,眼神仍旧是当初的模样。
茅元仪盯着吴宜归半晌,吴宜归也瞧着他,俩人默默对视良久一声不吭。陈君出口打破了诡异的寂静:“这位是苏凝姑娘,她是国师的弟子。”
“你居然找了个比你大的姐姐当徒弟?”茅元仪直言不讳,嘲讽道,“你该不会别有所图吧?”他虽然仅比玄徽小了几岁,但心智要比玄徽稚嫩许多,能想到的无非是男女□□。
玄徽轻蔑道:“世子管好自己家里的事,护国寺的事不劳您操心。”
茅元仪撩起袖子要和对方辩论一番,却听吴宜归打断二人道:“世子不是说你姐姐要来吗?万一被她撞见您和国师斗气……”
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陈君可以惯纵茅元仪,但婉平郡主不会。于是茅元仪迅速收敛爪牙,安静稳重地站在一侧。
玄徽淡定地整理蓑衣,扯了扯领口。
茅元仪阴阳怪气道:“你穿不起衣服吗,为何穿着如此寒碜的蓑衣?”
玄徽不疾不徐地回:“我不像世子这般有使君和姐姐庇护,能在乱世之中日日更换锦衣华服。”
茅元仪惭愧地羞红了脸。
吴宜归出声道:“国师体察民情,入乡随俗,穿着自然需要朴素。世子坐镇淮南,代表了淮南王府,衣着更加讲究。二位各有立场,穿着打扮也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