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61)

不要聘礼?这个条件让齐氏很是动心了,去年因为大旱,耽误了老四的婚事,如果能不花一文钱,就能给老四娶个媳妇,那是多好的事儿啊。

“荒唐!这事儿不成!这位老哥,以后这话也不用说了,不然我们不都成了趁火打劫的人了?”杜老爷子是不同意这回事儿的。

不过齐氏她不是动心了吗,于是对那人说道:“先不说这个了,你贵姓?”

那人道:“我家里是唐家屯的,我姓唐。我真不是骗子,就是想给外甥女找个好归宿。”这次出来,机会难得,只要能把外甥女嫁到山外面去,也算是对的起这孩子的爹娘了。

杜榆是听得目瞪口呆,这样子也能成?看奶奶的样子,估计很有可能了。

齐氏把大郎二郎还有杜榆等人给赶回去了,连老四和老五都给赶走了,既然心里已经动了,她就要好好打听了。

“这事儿风险大啊。”毕竟不熟悉,真的有个啥毛病的,那可后悔就来不及了。

“大嫂,你看这事儿能成吗?”不知根知底的,还是不放心,不过要是真的不花钱就有个媳妇,对大部分农村人来说,绝对诱惑够大。

“一半一半。看见那姑娘才能说后话。”胡氏说道。

“娘,我四叔要是不同意也不成啊。”这么白捡的媳妇,四叔能乐意吗?还是山里的?

“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个啥?赶紧去玩去,别在这里听着。”胡氏现在看女儿还小,根本就是说不清的时候,总不能跟她说,这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吧,父母给你定好了,你就等着到时候当新郎或者新娘。

要知道对方是不是骗子,去那唐家屯打听一下就成了,至于这距离远,都要娶媳妇了,还在乎远近?

更何况,那人还有户籍证明,到县衙里一查就能查出来。

但是这个事儿还是很冒险的,胡氏觉得要是丈夫在就好了,知道怎么解决。

按照齐氏的想法,他们一家子都不是傻子,难道还能让人给骗了?这到时候新娘子娶进门,就看好了,她就是骗子,也是他儿子是男人,吃亏也吃不了多少。

☆、55 刘捕头

至于银钱方面,那可是齐氏一把手抓着,新娘子更不可能摸得着,这么多人,要是都被骗了,那简直是笑话!

杜榆要是知道自家奶奶的想法,可以告诉你这骗子人家的骗术高明,到时候直接给你全家水里下蒙汗药,都给你药倒了,看你咋办。

齐氏如果知道孙女的想法,也肯定会鄙视,你以为这蒙汗药是那么好弄的?得花多少钱?真要用得起这蒙汗药,还不如买多些粮食,用得着逃荒吗?

所以齐氏最后的决定是,先看看姑娘如何,要是印象还不错,先留在这边住上一段时间,然后呢,把这一家子让人送回去,当然,他们也不是那种小抠的人家,肯定得顺道送回去几袋子粮食。

白得的东西心里总是不踏实,可是给了他们最需要的粮食,回去了,省省也能过了这段青黄不接的时候,然后各种野菜啊,还有别的东西都起来了不是?

而且呢,如果这姓唐的外甥女真的不错的话,那么以后嫁过来了,这娘家基本上不算有了,没有那么多的亲戚,一心一意的为婆家着想。

就是她这舅舅,也隔那么远呢,平时有事儿也烦不着他们。

当然了,她既然娶了人家闺女,这对人绝对不会是苛刻了,起码吃穿也比那山里头好吧。

“老四,娘说这个,你觉得咋样?”齐氏问杜有德。

杜有德忙道:“娘你说了算,我听娘的!”

这才是她的好儿子嘛,她肯定也是为自己的儿子打算的。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也绝对不会让儿子吃亏的。

至于给老四找个有本事的岳家,现在家里的条件,要真有有本事的岳家,也不会看上他们这乡下人了,老四的人才也不是很好的,所以这种情况很难,为了让老四以后少些拖累,齐氏觉得这种法子不错。

所以把人请了过来,让胡氏和高氏去准备饭菜,当然,大郎他们也想着去把和自家爹熟悉的刘捕头请过来,好歹是官方的人,这要是骗子,也不敢咋样的。

更有现在搞清楚了,以后麻烦少不是?

杜老爷子觉得大孙子说的法子好的很,本来觉得老婆子就有些太草率了,万一是个仙人跳怎么办?

“请就请呗,刘捕头帮了我们很多忙,这一顿饭还是要请的。”其实齐氏也想着能让刘捕头过来看看,顺便做个见证,这唐家的人要是搞鬼,见到官府的人也会害怕的,顺便也告诉这唐家的人,他们不是一般人家,上头也有人。

等见到唐家的那个外甥女,齐氏还是很满意的,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身子骨结实 ,不是那种风一吹就倒的人,手上拉了一把,也是有厚茧子的,说明平时是勤快干活儿的。

然后又让胡氏背地里问这位赵姑娘,这姑娘姓赵,就是怕这姑娘是不情愿的,到时候弄不好,就成了坏事了,还有看看这家里是不是以前有过婚约,要是有婚约,那她们不就是成了抢亲的人了,这种事儿她可不干。

这位赵姑娘估计知道了自己的事儿,所以胡氏和她说话,她都一直红着脸,不过还是把自己的情况给说了说,从她父母过世后,就一直跟着舅舅,舅舅对她很好,这次闹荒,很多人家都把儿女给卖出去了,可是舅舅家却没有把自己这个外人给丢出去,反而是一直跟着,到外面逃荒。

以前家里的条件就不好,他们那里也有规矩,这要嫁姑娘,也得准备嫁妆,他们都准备不起,所以就一直拖到了这个年纪了。

这意思是胡氏猜出来的,一个姑娘家,也不至于说这么直白。

胡氏还对高氏说道:“看来这唐家的条件确实是苦哈哈的。”连个差不多的嫁妆就准备不起来,所以这唐家想要把外甥女嫁过来,除了让这赵姑娘能过上好日子,还有就是不用准备嫁妆了。

杜有贤去把刘捕头请过来了,那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刘捕头这白天有事儿呢。

杜榆被安排买肉去了,新鲜的,家里过年还有腌鱼,多做了好几道菜,唐家一家子中午已经饱饱的吃了一顿,齐氏的意思是留人家住一晚上。总不能还让人在外面过夜吧。

他们家的房屋也够,等刘捕头带着两个差役一起过来,在来的路上杜有贤已经把事情告诉了刘捕头。

刘捕头开玩笑的说道:“你们家这是走运啊,实话跟你说,这段时间,好多从山那边逃荒过来的人,不想把闺女卖出去当丫鬟小老婆的人都是打着这个主意呢,也不止你们一家。”

杜有贤听了这话放心了不少,“刘大哥,这么说,我们家遇到的不是骗子了?”

刘捕头哈哈大笑,“就是骗子,遇到我们,那是他们倒霉,怎么吃的,我让他们双倍吐出来!”

跟着的两个捕快也都表示,他们就是干这一行的,绝对能把人看准。

上一篇: 后宫策 下一篇: 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