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锦瑟华年(92)+番外

作者:细品 阅读记录

这个怀抱是如此熟悉温暖,永璂觉得心里的怒气慢慢熄了下来,他们父子两个也许是真的应该在一起的,乾隆干了坏事,连解释都不解释就自然知道怎样能安抚住他。

觉得怀里的人不再激动放松下来,乾隆微微松开手,满怀爱意地去亲亲宝贝儿子的额头,正是温馨喜悦,满足无比的时候,却觉得舌头上尝到一股土腥气,还咸咸的。

疑心突起,“永璂,你这是什么味道,怎么一股土腥气?”

“啊?没什么啊,儿臣骑马跑了好几天,汗啊,灰啊的……哎呦…”

乾隆咬牙冲着外面叫,“高无庸,赶紧进来。”

高无庸一直在外面小心恭候,这时连忙三步并两步小跑进来,“皇上?”

乾隆一把将永璂推给他,“快把他带出去好好洗洗,洗干净了再送进来!”

永璂怒道,“皇阿玛,您又嫌弃我。”

乾隆不理他,使劲朝高无庸挥手,“赶紧的,多派几个人,把他去给朕洗刷干净了!”

尝着舌头上土土咸咸的味道,乾隆赶紧端起一边的凉茶漱口,就这宝贝儿子,看着好像长大精明了不少,其实还是很不通,哪有人一身灰土大汗地跑来表深情的!这不是上赶着煞风景吗!

头疼之余忽然觉得前路漫漫,要把这个小家伙教导得知情识趣那可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啊!任重而道远!!

作者有话要说:呼,完结!撒花!!

鉴于本文有点清水的嫌疑,所以可能会在番外上点肉汤,肉渣什么的,看心情吧。

谢谢大家看文,发评,撒花,拍砖…的支持,鞠躬!

第86章 番外一

内务府这天向乾隆禀报,说是十一阿哥和十二阿哥在宫外的府邸已经修缮好了,就等阿哥们大婚之后入住。

乾隆对永瑆的宅子没什么意见,对永璂的却是无比痛恨,恨不得派人直接去给拆了,省的永璂三天两头地找借口往出跑。

永璂因为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宅院,心里很是兴奋,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内里无比牵挂操心,隔不了两天就要去看看,顺便对房子的布局陈设,装饰修缮做出诸多要求指导。

给他在宫外建府是必然的,既然乾隆和他两个人打算要长长久久地在一起,那么所有明面上的事情就更要精心细致,面面俱到,不可让外人看出丝毫端倪来才行。

眼看到了永瑆该出宫的年纪,十二阿哥和他同岁,要是压着不办的话实在太显眼,于是乾隆百般不愿的给封了个贝勒,命内务府给两个阿哥一齐准备。

众人本来都在拭目以待,想看看乾隆会对永璂这个最得他欢心的儿子有什么偏疼特殊的做法,谁知旨意颁下来,跌落一地下巴,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就给封了个贝勒,建府也没有什么特殊优待。乾隆明摆着对此事不太上心,只是吩咐下面的人按照惯例办就行了。

不论是朝中还是后宫,所有人不禁都想,看来十二阿哥的圣眷这是快到头了。

加上永璂最近开始上朝办差,众人和他接触多了,就发现十二阿哥看似和善,温雅雍容,其实做事很有主意,并不会因他年幼又是才刚入朝办差就给谁面子,遇事该怎样就怎样,内里强硬得很。

这就在不觉间得罪了些人,现在大家看到乾隆对他出宫建府是这个态度,自然就估摸着十二阿哥这是长大了不少,已经不似以前那样听话乖巧,所以皇上对他的兴趣也淡了,既然如此,那还客气什么,朝廷中派系林立,盘根错节,局势复杂得很,就算你是皇子那也没有谁的面子都不卖的道理,于是便有人开始在陛下面前说十二阿哥的不是。

只是那些背后使绊子的招数使出去后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没了回音,很多人就摸不着头脑了,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有一次有几个被召去内廷议事的大臣见到陛下和十二阿哥在议事时有意见相左,争执不下,说到最后,竟然吵了起来。

那父子两个吵得热火朝天,几个大臣躲都没处躲。均想十二阿哥这也太恃宠而骄了,不管你有没有道理,当着这许多人不给皇上留面子,那就是自毁前程。

最后还是高无庸有眼色,请几位大人外头先‘歇歇’。那几位大人看高无庸稳稳当当,没事人一样,还都在赞叹高总管果然在陛下身边久经历练,沉得住气,这种场面都面无异色。

其实高无庸实在是这种场面见得太多了,习以为常,那父子两个经常闹别扭的,不去管他们,闹过就好了,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乾隆就传出口谕让那几人先跪安了。几个大臣回家后晚上觉都没睡好,心惊胆战地只怕明早朝堂上就会有大事情。

第二天自然是什么事儿都没有,貌似昨天十二阿哥还吵赢了,乾隆颁下来的旨意就是按照他当时说的那个意思办的。

这下众人恍然,原来乾隆不是对十二阿哥的喜爱淡了,而是更盛了才对。毕竟有人和陛下拍了桌子还能全身而退的,本朝大概就只有这一位了。

至于为什么永璂建府封爵会搞得那么不显山露水,只怕也是乾隆对他的一种变相的关爱,不想他诸事显眼瞩目惹人嫉恨。

自此之后,人人小心,对着十二阿哥都恭恭敬敬的,不敢再轻易启衅。

其实乾隆还因为此事笑话了永璂,说道你看看你,人缘如此之差,才入朝不到半年,朕这案头给你上眼药的折子就有五、六本了,而且各部都有,你本事还不小,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朝里的人都给得罪了一遍?

永璂无奈,“儿臣秉公办事,不去给他们行方便,自然会有人不满,这个是意料中事,。”

他对此其实是不怎么在意的,他的立场和别人不同,做事风格自然没法相同。这江山他皇阿玛是要和他共享的,管自己的东西当然得严谨着来。那些结党营私,收买人心的事情肯定不是他该做的。

那些人爱不满就去告状好了,无论如何,在乾隆面前告他的状肯定是告不赢的,最多给他皇阿玛两个笑话他的借口而已。况且他今天还有一件要紧事要做,所以更加没心思去管那些人的无事生非。

捏着手里的几本东西,在心里思忖这话该怎么说才婉转些。

乾隆看他捧着几本奏折站在面前犹犹豫豫地想说话又不想说的样子,有点奇怪,“永璂你有什么事啊?”

永璂把手里一堆东西往他面前一放,“皇阿玛,您给儿臣看的几份折子儿臣都看过来,抒陈也写在后面了,您再过目一下就好。还有就是,下面还有两本书,儿臣觉着皇阿玛看看应该有用,这个,人非圣贤,不能面面俱到,有不熟练的事情那也很正常,学学就好,不用不好意思。”

乾隆看他一眼,莫名其妙,“朕还有需要你来指摘不懂的地方?不会吧!”

“嘿嘿,皇阿玛当然是博学多识的,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不过,不过,您也抽空看看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