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谁家子弟(95)+番外

作者:细品 阅读记录

只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

薄菡,薄菡,薄菡,薄菡……

两句十分风流婉转的诗,再加上许多个我的名字,现在忽然明白环儿在纸上随手写这些时的心境,那么个粗陋惫懒的小子却会为了我的喜好去记那些香艳的诗句,他那时已经把我摆在心中了吧,看着王府中一会儿王妃,一会儿琪官的,必定很不开心,可是我却这么晚才明白过来。

……

痛彻心扉,悔不当初!

……

后来大概是看我太不象话了,皇伯父亲自出面,将我叫到了宫中,皇兄也被他一起叫去。见到皇兄时我吓了一跳,他看我的眼神也差不多,估计两个人一样,都憔悴颓废到了一定程度,他竟也用了如此真心。

皇伯父现在虽然已经没有精力再管朝中政事,但是也知道我们两个不可这样闹下去,因此居中做了调停,说道他不管是为了什么事情,我二人也老大不小的了,怎可以这样意气用事,看他老人家的面子,不许再闹了,赶紧都老老实实的给他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我苦笑,人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好闹的,我最近躲在家中是因为伤痛难耐,去到人前只怕控制不住要失态。这么一想,还有点同情皇兄,我还能任性在家中躲躲,他可是没地方躲的。

向皇伯父他老人家请了罪,又再回去上朝,我和皇兄之间的关系又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只是对环儿的事情,两个人都很有默契的避而不谈。

甚至郦柏从西北回来后,我也刻意的和他避开这个话题,郦柏每每一脸愧色地开个头,我就赶紧岔开话题,我可不愿在他面前痛哭失声,那可有多么的丢人,况且这也不是他的错,他不必向我愧疚解释。

我替环儿照顾着他的姨娘和姐姐,皇兄也不甘寂寞,找了个借口让环儿的姐姐给老太妃做干女儿,隔三岔五地接进宫去。

随他吧,总得让他也有点念想才好。

过了一年多,柳湘莲柳公子忽然登门拜访,我差点忘了还有他这号人,他倒不怎么避讳的,主动和我提起环儿,还要求去见见环儿的家眷。

开始时因为他挑起了我的伤心事,所以只顾伤心了,等柳湘莲离开后,我才觉得不对劲,他不是向来很讲朋友义气的吗,怎么说到环儿的事情时看着不怎么伤心难过呢?

再把伺候环儿姐姐的人叫来一问,都说柳公子去和小姐,姨太太说了些私房话,把伺候的人都遣开了,所以不知具体说了些什么,只不过肯定是好消息,环儿的姨娘和姐姐自他走后就满脸的喜气。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啊……难道……我心中升起一丝希望,嗯,连夜派人去扬州,务必要打探清楚了。

我赶到扬州柳宅的时候正好是早上,迎客的管家很有眼色,看我的衣着气派就不敢怠慢,很是客气。

不过他很是抱歉,他家的二公子昨晚和柳公子一起出去和朋友吃酒了,还没回来,估计是不胜酒力,歇在外面,请我晚些时候再去吧,要不然就只能在客厅等着了。

我自然是要等的,站在客厅里随意看看墙上的字画,我心慌得厉害,虽然已经有九成把握,环儿这一年来就躲在这里,可我还是紧张。

有很急的脚步声跑过来,我立时转头,真的是环儿,霎那间充盈胸襟的喜悦和感动让我眼睛发涩,喉头哽咽,说不出话来。

环儿也在盯着我看,这一年不见,他长大了不少,可是比以前更俊俏了些,他忽然上前一把抱住我,开心大叫,“薄菡,薄菡,你来了,太好了!我要想死你了!”

我还是说不出话来,只在心中轻轻地应道,“我也是!”

……

后来才知道,皇兄那次还是比我速度快,环儿没有回家的那个晚上,就是和他在一起的,真是没办法了,皇兄这一年来的痛楚和神伤我都看在眼里,说实话,还有些同病相怜。我没可能要求他以后都不准见环儿。

况且他没有找借口再把我调出去公干,而是随我京城扬州的两头跑,这大概也是他的最大让步了,我还能多计较什么?还是顾着眼前,把那个越来越没心没肺,总是要气得我头顶冒烟的臭小子看牢点才是正经。

要想把他看牢点还挺不容易的,不只有皇兄在一旁虎视眈眈,还有他那柳大哥,绣蓉姑娘,最近听他姐姐还提到一个什么彩云姑娘……都是隐患,头疼,实在防不胜防啊!

第83章 番外六 蒋玉涵和王总管

蒋玉涵是苦出身,这很正常,好人家的孩子谁舍得送去学戏呢。

不过蒋玉涵又属于学戏的苦孩子里面运气很好的,他长得好,嗓子好,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天独厚,因此一出道就名声大噪。

相貌标致,身段窈窕,在台上的扮相妩媚动人,再加上清亮婉转的唱腔,让琪官蒋玉涵很是大红大紫了了一段时间。

蒋玉涵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性情好,既不羞涩腼腆也不冷傲酸硬,很圆滑温和的一个人。

成名之后,渐渐的出入于王侯将相之家,身价日高,一般的王孙公子见了他也客客气气,等闲不会因他是个戏子而怠慢了他。

蒋玉涵自己也很看得清形势,做事懂分寸,只用心笼络好几个大人物,他就能过得顺风顺水了。

几个他要费心讨好的大人物里,北静王水溶是他最中意的一个,每次被北静王召去,都不像是他在侍奉王爷,而像是他找了一个才貌出众的情人共乐。

北静王生得风流俊美,人又儒雅潇洒,对身边的人一向温柔体贴,情趣十足,只要你规规矩矩,别惹是生非,他轻易连句重话都不会说,和他在一起实在是很享受。

有好的就有差的,与北静王爷不同,忠顺王就是个年纪老大,还好色贪淫之辈,偏偏还强横霸道,经常仗势把他拘在忠顺王府中,十天半月都出不来,搞得蒋玉涵苦不堪言。

忠顺王年长辈高,他既然露出了独占之势,其他人自然就不去淌这个浑水。

蒋玉涵在京中混了几年,手里有了些积蓄,就萌生退意,在东郊离城二十里的紫檀堡,置了几亩田地房舍,准备归隐田园。

不想忠顺王出尔反尔,他才下大功夫哄得忠顺王松口放人,没过几天就变卦了,派人绕着弯儿的从贾府二公子贾宝玉口中打听出他的下落,又把他弄了回去,听说宝玉还因此事受了牵连,被他父亲痛打了一顿。

蒋玉涵心中愧疚,又很是担忧,照忠顺王这个态度,他就算再下功夫哄好了,日后也终是个麻烦。

考虑来去,决定还是去求北静王水溶帮帮忙,北静王爷在朝中手握实权,在皇上面前很有面子,和镇国将军又是至交好友,他只要肯开口,忠顺王自然要卖他这个人情的。

蒋玉涵是个聪明人,颇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北静王爷轻易不会为了他这么个戏子去和忠顺王交涉,要下大功夫去讨好求恳才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