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196)+番外
江爷爷原本以为,他将户口转到沪市去之后,就要跟着来沪市生活了。
在高兴孙子孙女在大城市买了房,未来将要定居在大城市,成为城里人的喜悦劲过了后,他就回到吴城的铺子里,坐在摇椅上,望着老家的方向,一日比一日的沉默。
他并没有说什么不愿意去沪市的说法,相反,他很愿意,他很开心孙子孙女成为沪市人,他也很开心他能成为沪市人,也想和孙子孙女去沪市生活。
可开心之后,剩下的就是沉默。
他知道他即将面对的会是什么。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
他现在在吴城说话,还勉强有人能听得懂,但到了沪市,是真一个人都听不懂了。
去了沪市几趟,他也知道,他也听不懂沪市的话。
他也并不介意,在沪市至少还能看到人,他在山里当守林员的那些年,除了隔三差五来山上放牛的老人和孩子,他常年都是一个人。
一个人又怕什么呢?
他都打算好了要离开这里,去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了。
没想到并没有,孙子和孙女都打算继续留在一中读书。
孙女说,怕现在过去,语言不通,听不懂老师的话,影响学习成绩,考虑再三,还是选择在吴城读书,将来高考时,再转过去。
目前只有江柏的学籍转过去了,江柠的还没转。
江柠明显的看到,在她做完这个决定后,江爷爷原本一直紧绷的神情放松舒展了。
他依然是躺在躺椅上,望着老家的方向,手里握着个据说是紫砂的茶壶,一摇一晃着,慢慢喝着茶。
春天到了,马上又是一年采茶的季节。
二儿子二儿媳过年那几天就在计划去深市找江松,现在估计已经去深市了,老大估计也带几个孙子出门给人家建房了,老家只剩下大儿媳和他老伴儿还在家里,家里的茶叶她们不知道摘不摘的完,还有他老弟,巡山的工作也不知道干的咋样。
脱离了他干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他依然会时不时的有种不适应感,经常半夜醒来,会想到:“哦,我该去巡山了。”
然后猛地清醒,啊,已经不用去去巡山了。
接着坐在床上,心底空落落的,好半响才能缓过来。
这种失落感随着天光的大亮,新的一天到来,打开店铺的卷帘门后,他又乐呵呵的按下录音机开关,开始新的一天。
周五,又有很多学生收拾着行李回家。
已经预热了几天,Z省的电视台也在黄金时间段打了好几天的广告,很多《大宋》的读者,或者《包青天》的老观众们,在周六的时候,都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Z省卫视台的《包青天》二的上映。
童金刚还把他家淘汰的一台二手的老式黑白电视机搬来,放到江爷爷的店里。
今年因为长红带着国产品牌的彩色电视机和日国电视机品牌抢市场,一下子把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打了下来,童金刚家过年也新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这台黑白的就放到了他的房间,可他每天晚上晚自习上到九点半,高三学习任务重,电视机在他房间几乎没有打开过,他见放着也没人看,就搬到江爷爷这来了。
“江爷爷,今天晚上Z省台放《包青天》第二部 ,你没事可以躺在床上看看。”
童金刚家第一台电视机买的早,外形非常的迷你古早,屏幕比江柠的十四寸显示器还要小,就放在她显示器的旁边,正对着江爷爷床的方向,让江爷爷躺在床上都可以看电视。
津市的李昂,广市的王咏和鲍主编他们,出版社的主编和编辑们,南市、沪市的《大宋》钱主编、钱经理、杨美蓉他们,省城的吴公安他们,全都守在电视机前。
吴公安他们在看到《大宋》居然改编成电视剧即将上映后,都看着自己手里握的书,说不出话来。
好半响才有个老公安说:“这……这不是瞎胡闹吗?这怎么能拍成电视剧呢?”这要是被上面写的案子的凶手看到,那凶手不是要逃脱了?
他们都相互打量,看看这事到底是谁干的,是谁把他们所的案子写成小说后,还拍成电视剧的,又紧张的守在电视机前,生怕有凶犯看到《包青天》后,联想到现实中的案子。
不过在看了两集电视剧后,他们彻底放松了下来。
第96章 96
《包二》的改编并不是瞎改编的, 原编剧在改编《包二》时,还得与《包一》的情节相互串联起来,比如朝堂斗争、太师、丞相、皇帝的戏份等等, 电视剧情节因为改成了包拯和展昭他们的视角, 查案过程中还加入了很多打斗、武功套路等。
案子还是那个案子,但看起来不能说和他们经历的没有一点关系, 只能说和现实中完全不相干。
他们是这些案子的查案人,才会觉得每个案子都和他们大队没破的案子有些相似,但各个案子的凶手,其实都是独立,他们在看到与他们不相关的案子的时候, 是不会有这个案子我看过的既视感的,且因为查案的过程, 都是以女主和捕头们的视角去写,更多的是在写女主和捕头们查案时发现线索的心理动态, 除非是刚好有凶手看到的正好是自己犯的那个案子,不然基本不会往现实案件中联想。
而一般凶犯在逃跑后,也是能低调则低调,哪里偏僻往哪里钻,也很少会有人选择《武侠》这样的杂志看, 首先‘侠’这一字, 就与他们是背道而驰的, 就算偶然翻到了一本《武侠》, 武侠是连载期刊, 他们也不会每期都追。
加上加入了太多的宋朝时的民生、武侠因素的存在, 非公安系统的读者看起这部小说来,就跟看《包青天》、《陆小凤》《狄仁杰》时的感受一样, 谁会把《陆小凤》《包青天》《狄仁杰》往自己现实中的案子上代入呢?最多会觉得作者写的很专业。
吴公安他们看完两集《包青天》后,还有些意犹未尽,不禁又拿出《大宋》出来翻看。
通过《大宋》这本小说,他们已经破了三个案子了,最近他们在看第四个案子。
第四个案子很有意思,说的是女主他们在查案过程中,发现某县的县令,居然早已被杀,现在的这个县令,居然是冒充这个县令的凶手,且已经冒充了多年,因为山高皇帝远,信息传递速度慢,竟一直没有人发现这个县令是假的。
女主角他们是追踪一个逃犯到本地,经过一系列的查案打斗过程,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县令的秘密,县令的秘密被人发现,自然也会派人追杀她们,女主他们一路带着这个秘密被人追杀进了开封,将消息递进了开封府。
江柠在写小说时,刚开始几个案子,还能按照她原本设定的剧情来写,因为剧情这个东西,她既可以控制,有时候又不受她控制,每个人物的反应,说的话,加上某段时间她非常忙碌,紧急赶稿时就难免卡文,一旦卡文,情节就会不受控制的放飞,不知不觉,有些情节就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大纲,变得和现实中完全不一样,加上并不是每个案子都参考改编现实中的案子,她也会根据情节走向,不停的修改和修正情节,以更符合当时社会、朝堂的逻辑,以至于与现实中情节毫不相干,改编的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