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255)+番外

作者:九紫 阅读记录

他现在还在想着,要如何挣钱。

妹妹不在,他心底就不踏实,心就像飘在半空,无处安放。

再次走到江柠房子的房门口时,江柏还有些不真实感。

他先敲了敲房门,看会不会有原主人回来了,等确定里面没人,才小心地掏出钥匙,打开房屋大门,探头先往里面看了看,待看到里面真的没人,江柏才和童金刚二人放心的走了进去。

童金刚一进去,就往沙发上一座,双臂舒展地搭在沙发靠背上,翘着二郎腿,笑嘻嘻问江柏:“柏子,快看看,我这样像不像陈浩南?”他遗憾地说:“要是有照相机就好了,就给我用这个角度,拍几张照片,肯定帅呆了!”

童父看着前面的两个小子跟做贼一样探头探脑的样子,不由感到好笑,待听了童金刚的话,催促他:“你让柏子歇歇吧,你去把东西放冰箱去,天太热,别放坏了。”又提醒他:“鸡腿放在冷冻里。”

他自己拎着东西去厨房做饭。

江柏不好意思让童父做饭,可童父在家也是做惯了的,笑着说:“你们两个休息一下吧,这里交给我,放心,一会儿就好。”

江柠房子里是有冰箱的,之前钱经理跟他们介绍过,知道冰箱怎么用,插上电后,童金刚就将买的鸡腿腊鸭腿放在了冷冻室里,蔬菜放在保鲜柜里,童父洗锅淘米,江柏就在一旁洗菜,切腊鸭腿。

江柠厨房的煤气灶都按上了,就差一个煤气罐和一个炒锅,就能做饭。

可江柏身上钱财有限,添置一个电饭锅对他来说都是大件了,今天的这些米蛋菜还是童父出的钱,他和童金刚两人要在江柠的房子里住好几天,也不好什么钱都让江柏出。

三个人在江柠餐厅的餐桌上,吃的异常满足。

碗是童金刚洗的,江柏回到客房,摸着床上那崭新且花纹繁复华丽的欧美宫廷风的四件套,根本不敢睡上去,生怕把妹妹的被单床罩弄脏了。

况且现在是夏季,床上没有凉席,那厚厚的被子被褥,看着就热,舍不得开空调的江柏,和童金刚、童父商议了之后,都干脆决定打地铺。

江柏和童金刚都是带了凉席的。

吴城便盛产凉席,非种稻谷的季节,马路两边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编织草席的草,被割的整整齐齐的晒在马路两边,吴城很多失了业没工作的人,就领了编织凉席的草,回家编织凉席,挣点手工费。

所以草席在吴城本地卖的很便宜。

江柠的房间里全部铺的木地板,因为有钱经理和杨美蓉偶尔来打扫,看上去非常干净,江柏原本不想开空调的,可童金刚非常想要体验一下夏日有空调的感觉,于是三个人决定晚上睡在一个房间打地铺,这样就可以都能吹上空调了。

半夜的时候,江柏被冻醒,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一时间竟生出几分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分不清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他起身坐了好一会儿,才爬起来,走到客厅里,原本是想拿被子进去的,不知怎么,一个人走到落地窗前,望着外面寂静的黑夜。

夏季太热,工地早上起得很早,干的很晚,中午烈日整炙热的时候,他们可以回去午睡休息几个小时,到下午三点再继续赶工。

此时外面一片寂静。

九六年的沪市,还没有成为后来的魔都,沪东的城市上空,是可以看到星星的。

江柏抬头就透过阳台上封顶的玻璃,看到漫天星空。

啪,客厅的灯被打开了,童金刚揉着眼睛,看到江柏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星星,也站到他身边,抬头看天,又走到阳台前,投过玻璃窗俯瞰尚在建设中的沪东。

这个小区的房子总层高只有六层,但因为单层的层高都有六米二,所以总高度还是显得有些高的。

江柠这套房子买在了三层,和那些动则几十层的高楼住宅不同,无法看到整个沪东全貌,只能看到外面的黄浦江。

可惜这时候外面并没有路灯,黑漆漆啥也看不到。

“走了走了,回去睡觉。”他拉了江柏一把,抖了抖自己身上竖起的寒毛:“冻死我了!”

童金刚还是第一次在夏季,享受到被冻醒的待遇。

第一次开空调的他们,以为夏天嘛,想要制冷,把空调温度打的越低越好,打了22度,一个个的都被冻醒了。

江柏回去后,很快耳畔就响起了童金刚和童父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他原本以为自己会睡不着的,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睡在冰凉的凉席上,盖着毯子,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第二日,童父和童金刚就一起去送江柏去报名。

江柠在市里竞赛的成绩也出来了,不出意外的,江柠考了双科第一。

当竞赛成绩出来后,看到双科第一的江柠,当时将成绩排名打印出来的老师,还十分好奇,“这个江柠是哪个学校的啊?”

因为成绩排名上只有名字和成绩,没有学校,大家也就估计是几个老牌竞赛主力军的市重点,也就没在意。

等到他们要通知这些各科考试成绩排名前五十的学生,来市里集训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个江柠居然是吴城一中的。

第120章 120

他们开始还以为搞错了, 又去查了下江柠的学校,确实是吴城一中的。

“今年吴城的成绩还不错啊,这个第一第二都是吴城的。”省师大附中的竞赛班老师诧异地说。

“什么第一第二?”其他几个学校的老师也好奇的凑过来, 结果一看, 竞赛成绩单上,第一第二后面的名字, 一个写成吴城第一高中,一个写着吴城高级中学。

几个老师面面相觑,实在没想到,他们七个县区,市里五个区, 十所学校,外加荣昌县两个学校, 这么多县区学校,居然让吴城的两个学校拔得了头筹。

要是吴城高级中学嘛, 他们还能理解,这个吴城一中是什么情况?

省师大附中的一个老师忍不住酸溜溜地说:“吴城一中今年倒是出了个不错的苗子。”

“吴城一中的竞赛老师是谁啊?”又有人问。

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来,计老师是新老师,二来, 一中之前的成绩一直都是市赛一轮游就结束了, 极少有进省赛的, 所以计老师和他们市里的老牌市重点的老师们, 还真不太熟。

也有知道的说:“听说曾在省里拿过一等奖, 进过冬令营被保送的。”

具体他们也不清楚了。

有老师感慨地说:“原来是进过冬令营的, 难怪能教出个这么好的苗子了。”

竞赛就是如此残酷,光有好的学生苗子还不行, 还得有好老师,竞赛生就得有专业的竞赛老师来教,普通的数学老师并不能教出一个好的竞赛生,这也是全市的各个重点高中,不是没有出过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甚至在全市考试中都能拿到前十名,可在竞赛中就是一文不名,比如之前的吴城一中。

因为没有好的竞赛老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