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14)

他背对着乔薇,但依然能感受到身后人的热度。对他影响很大,浑身都躁。

许久,乔薇不再有声音,严磊开始动摇——她主动回房来同床,是那个意思吗?

是那个意思吧。

严磊心里当然有怨气,但他也真的如乔薇想的那样空窗很久了。平时都靠高强度体能锻炼发散多余的精力,回家看到妻子冷口黑面地跟他分房,也根本生不出什么心思。

可这会儿,乔薇穿着白衬衫,露着两条大白腿的模样在他眼前晃。

她都这样求和示好了,他也该原谅她了。

不是都说了以后继续过日子吗。

说了当以前她已经死了。

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

——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在严磊脑子里交战了许久,他终于决定接受乔薇的“示好”,倏地翻过身来!

……

乔薇已经睡着了。

严磊撑起身体看了她半天,她是真的睡着了,呼吸均匀绵长,睡容安谧。

她只穿了小背心。女同志的小背心都是半截式的,露着腰腹。她出门几天好像更瘦了,腰更细了。侧卧的时候,腰线像山谷跌落起伏。

严磊无奈地又躺下。

好半天,身体的热气才散去,才闭上眼睡着。

他不知道,乔薇睡得香极了。

虽然身下是土炕不是席梦思,却也是真正的床。医院的病床又窄又硬。褥子被太多人使用过太久的时间,摸上去里面的填充物已经有点疙疙瘩瘩。病人躺太久,渐渐生了褥疮,难受极了。

乔薇真的很久很久没睡得这么香甜过了。

一夜无梦。

睡得太沉,以至于第二天都不知道严磊是什么时候走的。乔薇起床套上白衬衫出来,看到严湘坐在客厅地上玩呢。

“妈妈。”严湘看见她起床了,喊她,“早上吃什么?”

吃什么,还真是个难题。毕竟不是躺在被窝里用手机就能点外卖的世界。

乔薇检索了一下记忆,立刻决定:“走,我们去大院食堂吃!”

家属大院有个内部食堂,跟澡堂子一样,不对外。但它的进货跟部队是一起的,比外面有保障。物资紧张的时候,国营的馆子也不一定比部队的食堂强。

昨天她在医院吃的饺子,在这个时代就是精食了。

一听要去大院那边吃,严湘高兴地站起来:“走~”

乔薇按住他:“洗脸刷牙了吗你?”

乔薇盯着小家伙洗漱完,自己回卧室里去换衣服。翻了翻,原主一半的衣服都是抖抖布。她顺手把那些抖抖布的都挂到一边去,在余下的衣服中找了条纯棉的布拉吉。

布拉吉就是短袖连衣裙,这款式是老大哥那边传过来的,后来就成了国内的日常款。

时尚真的就是个轮回,这个时代的布拉吉裙子看上去,跟后世的连衣裙基本没什么区别。天气热,乔薇挑了一件浅蓝圆领的布拉吉,穿上后照照镜子,健康,青春,靓丽。

这个身体才二十二岁,在后世是大学还没毕业的年纪,在这里却是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不管怎么样,乔薇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这么健康,就发自内心地高兴。

她去外面墙上摘下塑料编织提篮,又回屋照了照镜子。

这种也不知道该说是提袋还是提篮,搁在那种年代剧里,就是大妈逛菜市场的标配。后面塑料袋普及,这种就渐渐变少了。

再后来就是时尚圈仿过这种东西,拿来当作时尚搭配。

乔薇照照镜子,感觉自己很有点复古沙滩风,美滋滋:“湘湘,走!”

严湘却问:“妈妈你怎么没拿钱包?”

幸亏他提醒了。乔薇的世界钱包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出门根本不记得要带。

她记得昨天回来的时候有一个挎包,严磊卷在手里给拿回来的。她去挎包里翻,果然找到了钱包。

打开来看了一眼,里面还有两块七毛钱,还有几个钢崩。

虽然知道这个时代钱的数量和价值都跟后世不一样,可只带两块三块的还是让乔薇非常不适应。

检索一下脑子里的信息,她走到卧室外间的书房里,拉开抽屉。

抽屉里乱七八糟的,很多打开的信纸草草折起来,没有塞回信封里,就这么扔在里面。

乔薇顿了顿,食堂的饭食供应是有固定时间的,她先没有管这些,拨拉开信纸,从抽屉里面取出一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果然里面放着钱和票。

严磊每个月都会给家用,一般都放在这个盒子里,随用随拿。

各种面值的票子都有,乔薇拿了一张十元的,两张五元的,一元的和毛票都分别拿了好几张,折好放进自己的钱包里。

光有钱可不行,这可是计划经济时代。

乔薇看看那那些票,还记得严磊的提醒,按照有效期先用时间早的。各种票都塞了一些到钱包里:“走吧。”

严湘穿一件衬衫配了一条短裤。与其说是童装,还不如说是成人服装的缩微版。俨然一个袖珍老干部,特别可爱可乐。

乔薇拎着塑料编织篮,牵住严湘小手,母子二人开开心心地出门了。

“妈妈妈妈,我想吃馄饨。”严湘眼睛里全是期盼。

和小说原文里的寡言少年不一样,跟自己的亲妈妈牵着手,小孩什么要求都敢提,还会撒娇。

“好,吃馄饨。”乔薇一口答应。

听到妈妈一口答应,小朋友的眼睛里充满了快乐。

“走!吃馄饨去!”

第10章

一路上遇到人,乔薇观察着,更明白说起衣服的时候严磊为什么阴阳怪气。

不光是抖抖布本身就稀罕,是奢侈品。而且在省会的时候看不出来,但回到镇上,很多人甚至衣服还是老土布。衣裳上面甚至还有补丁。

乔薇还看到很多中老年妇女穿的都是旧式斜襟大褂。

怪不得原主不喜欢这里,镇子和乡里村里的区别真的不太大,而原主向往的是自己落难千金祖母描述的十里洋场。

以乔薇这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说不上错。

但真的与时代错位,使原主的生活和婚姻痛苦不堪。

希望来世,她能生在适合她的时代。

大院的食堂有人但不算多,应该是因为乔薇今天起的比较晚,大部分的人已经吃过早饭。

乔薇去柜台交钱,两碗馄饨两根油条。馄饨1毛一碗,油条3分钱一根。但是得给粮票和肉票。

乔薇拉开钱包的手微微顿了顿,这么算的话,她钱包里这二三十块钱相当于后世大几千了。此时对钱的认知终于落到了实处,有了真实感。

与后世不同的就是还得给票证。乔薇也不知道该给多少,试着往柜台上放两三张。收钱的姑娘奇怪地瞥了她一眼,从里面拿走了两张。

乔薇大概对票证的使用量心里也有点数了。

姑娘给了她四张边角毛糙的纸卡片,两张印着“馄饨1碗”,两张印着“油条1根”。乔薇拿去给了窗口的大师傅,等了一会儿等窗口叫,过去端了馄饨和油条回来。